國民黨重新擁抱「一中各表」和「不統、不獨、不武」,其實,「一中各表」在李登輝時期就出現了,「不統、不獨、不武」將其深化發揚,結果導致2014年與2016年的潰敗。擁抱已經失敗的路線,吳敦義究竟在想什麼?
8月20日,國民黨在全代會通過了新版的政策綱領,在「五、確保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部分,提到「連胡五項願景」,確定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主軸,重新擁抱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拿掉洪秀柱時代的「和平協議」、「深化九二共識」等文字。想以此複製2008年重返執政的軌跡,這顯然完全符合吳敦義的意思。不過,在8月20日早幾個小時的就職演說中,吳敦義只提「九二共識」,未提自己一再主張不能分開的「一中各表」,這種兩手表現意欲為何,還要觀察。
自吳敦義當選主席回覆習近平賀電之次日起,大陸許多官媒對「一中各表」負評連連,迄今未止,不久,官方明文禁止「一中各表」。吳的新政綱顯然是逆勢操盤,究竟有多少底氣,值得分析。
歷史不會重複,失敗會
吳若是花個幾分鐘時間,看看「連胡五項願景」,可輕易發現,馬英九及他現在的主張與「連胡五項願景」之間,存在重大的差異與矛盾。
幫馬制訂兩岸政策的蘇起於2014年多次公開批評「不統、不獨、不武」太過消極,「已不足因應時代變化」,也就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應該在淘汰之列,等於唱衰了馬的大陸政策。太陽花學運就是在失敗的「已不足因應時代變化」的政策上找到突破口,而能興風作浪的,令國民黨2014與2016接連大敗,迄今猶未還魂,此為不爭的事實。
曾任海基會副秘書長多年且與馬英九關係良好的馬紹章,2016年7月16日在媒體發表專文〈發展不出兩岸論述的好人─馬英九〉,判定馬英九沒有兩岸論述。也就是說,馬英九所說的「一中各表」與「不統、不獨、不武」,根本不具備論述的檔次與素質,僅僅是與現實矛盾、無根空洞的口號。
另一名馬系兩岸大將趙春山在今年8月4日《中評網》刊出的訪問中也說到:「我個人感覺,現在大概不能再回到『一中各表』的時候了。…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默認『一中各表』的時空背景,在今天也發生了變化。」這話說白了就是,吳的新政綱其實是一種呼叫亡魂的作為。
在2014年與2016年兩位馬系的兩岸大將分別說出,馬的主張「已不足因應時代變化」或「發展不出兩岸論述」,在2017年又有一名大將判定「一中各表」過時,不知吳敦義給這些東西加了什麼神奇酵素,讓它們在2017年突然變質創新,變成有了論述,而且可以用「叫魂」的方式應付以後的新情勢?
國民黨似乎丟了魂,也喪失了記憶力!他們都忘了,「一中各表」是李登輝時代的產物,從來不是大陸接受的「九二共識」,而是「兩國論」的先聲,馬英九實際上一直走在李登輝台獨路線的延長線上,「不統、不獨、不武」是深化發揚李登輝路線,幫民進黨深化獨派主張,怎能不令國民黨的路子越走越窄,一路潰敗?
2008年的歷史場景已經過去,兩岸的情勢經過馬英九8年的獨台路線,已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這清楚地反映在2014年與2016年的選舉結果。歷史不會回頭,想要複製2008年的軌跡,在人間已經找不到掛搭處。若是依然走在潰敗路線上,還是有可能繼續潰敗的。不要不信邪。
和平願景不能只是空話
吳執意刪除洪秀柱任內的「和平協議」,在8月7日就指出,「兩岸只有政府授權的單位才能簽所謂的協議,對於所謂的和平協議(定),如果未來國民黨贏得民眾信任,兩岸要簽和平協議,也必須是在國人有高度共識、國家有需要,以及是在國會全程監督、全民公投許可下,才會簽署。」就職講演時提到「深入研討兩岸和平願景,確保台海的穩定與和平」。
吳的講法其實是拿假議題掩飾真問題。一點兒不錯,兩岸任何協議只有政府才有簽訂的正當公權力,但台灣整體發展已經明顯受兩岸政治問題的制約許久,長此以往下去,情勢只會越來越不利於台灣,任何的「和平願景」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只是一個不亞於蔡英文之「維持現狀」的謊言與空話。唯一的解決途徑在於兩岸的政治談判,所以,重點不在和平協議或和平願景,談都沒談,怎麼知道有沒有「和平」與「協議」或「願景」?重點是兩岸的政治談判,而主張政治談判是可以合法正當地作為政黨的政綱推動的,吳難道沒此常識?
其次,「國人有高度共識」和「國家有需要」都是含混不確定的說法。多少才算是「高度」?51%?還是99%?誰說了算?誰代表「國家」?誰定義需要或不需要?這都有「高度」的不確定空間可供政黨操作,與民主法治的精神背道。
主張政治談判既然是可以正當地作為政綱來推動的,只要人民接受此政綱,讓國民黨重新執政,就滿足了民主法治所代表之「國人有高度共識、國家有需要,以及是在國會全程監督、全民公投許可下」的基本條件。問題在於是否有責任感、使命感和膽識?
吳敦義豈會不知政治談判才是重點,故意借助錯誤的問題,順水推舟,轉移話題,正反映出一種逃避或不準備進入此重點的心態。「一中各表」只會令台灣陷入必須以中華民國的名義進行談判,才符合理則的處境,不就是根本不想政治談判的同義詞嗎?這能最終導致什麼和平穩定嗎?竟然還說什麼「兩岸若簽訂和平協議,…,受影響的不只兩岸,包括美國等重要的第三方也將波及,…,那美國還要賣武器給台灣嗎?」
美國賣給台灣的武器向來是過時的低能產品,處今之世,連防衛都有問題,吳當過行政院長與副總統,難道連這點認知都不具備?最重要的是,台灣的前途能以考慮這些不夠格的、徒耗台灣寶貴資源的武器為前提嗎?
底子不足,片面思考
在大陸方面對「一中各表」負評連連,明文禁止的情況下,吳敦義何以堅持繼續這個過時且虛假的主張?他在想什麼?依筆者見,可能有幾方面的因素。
首先,吳長期作為孤鳥,如今操持大盤,必須仰仗大量馬系人馬,對馬念茲在茲的政治遺產不得不先買單。
其次,雖口才便給,辯才無礙,但都是在小格局的遭遇戰中見其長,與大格局的戰略思維是兩碼事兒,這種慣於逞一時口舌之利的性格可能恰恰阻礙了長遠大格局戰略思維的發展。簡言之,對兩岸這塊,吳平日無素養,出現戰略空白,只好打出自認的安全牌,又能拉攏馬,一舉兩得。
再者,吳團隊可能認為,在蔡政府台獨傾向明顯的情況下,大陸應樂見國民黨重新執政,對「一中各表」等主張沒有拒絕的空間,這與當初蔡英文自認當選後大陸會自動來找她談是類似的情況。結果呢?蔡政府在兩岸與國際碰得滿頭包。
第四,吳可能堅信,以「一中各表」區隔大陸一中原則或兩岸同屬一中的說法,可以與民進黨爭奪本土票市場,難道2016年國民黨不是這樣做的嗎?不是空前慘敗嗎?
最後,也可能吳敦義自己心中就是獨派,只是基於藍綠奪權的需要,對綠營要有所區隔以為號召,表面不敢說獨。
吳敦義自當選主席以來,在兩岸關係上被大陸官方媒體不斷打臉,鼻青臉腫,竟不感覺疼痛,依然伸頭朝著棒子挺進,是麻木?空虛?沒招了?還是想東施效顰,學蔡英文,演一齣苦肉計給台灣老百姓看,以博得同情?不過,他心裡可能有一種篤定,就是在蔡英文執政下肯定會搞得天怒人怨,好似當年阿扁一家貪腐太盛,民覆其舟,他可以不需上進改變,就坐等江山吧。
(作者係本刊主筆、獨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