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陸配的政治認同及其現實意義|王偉男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兩岸婚姻是兩岸人民從心靈相通到心靈契合的最佳例證,也是「兩岸一家親」的生動實踐。自198711月兩岸重新開啟民間交流以來,兩岸婚姻就日益成為兩岸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8815日第一例兩岸婚姻在浙江舟山誕生,迄今已30餘年。30餘年來,兩岸婚姻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單純到複雜,從以經濟因素為主要動因,到目前兩情相悅的正常婚姻占主流,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歷程。這個歷程實際上也是30餘年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兩岸婚姻從屬於兩岸關係,兩岸關係制約著兩岸婚姻的發展。

 

兩岸關係制約著兩岸婚姻

 

根據台灣當局公布的統計資料,截至2018年底,在台灣地區登記註冊的兩岸婚姻累計已達35萬例左右。而根據大陸民政部門的資料,截至2018年底,在大陸登記的兩岸婚姻累計已達39萬例左右。也就是說,迄今已有近40萬大陸居民與台灣居民通過婚姻關係建立家庭。兩岸婚姻中的大陸方當事人,就是常被台灣媒體簡稱為「陸配」的大陸配偶或大陸籍配偶。由於女性在陸配群體中的比例高達95%,所以早期的大陸配偶也常被台灣媒體和社會輿論稱為「大陸新娘」。

兩岸婚姻首先屬於兩岸社會交流的範疇,但在錯綜複雜的兩岸關係背景下,又不可避免地帶有明顯的政治意涵。兩岸婚姻當事人無論來自大陸還是台灣,他們都是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他們跨越海峽組建家庭,是「兩岸一家親」理念與兩岸社會融合發展的鮮活體現者和生動實踐者。他們不僅是國族意義上的一家人,更是通過婚姻關係結成血緣和法律雙重意義上的一家人。

由於兩岸婚姻家庭、尤其是陸配群體與大陸社會之間存在天然聯繫,他們在融洽兩岸同胞感情、增強台灣民眾的中華民族認同、維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認同方面,有意無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然,這種作用能發揮到何種程度、指向何種方向,要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

 

陸配認知會影響其子女

 

除了兩岸一家親和心靈契合理念外,30多年來大陸方面還提出過「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兩岸命運共同體」等對台工作重要理念,而在台灣生活的陸配群體,實際上應該是落實這些理念的首要目標群體。道理很簡單:如果連自幼在大陸成長和生活的陸配都不認同大陸的對台大政方針,甚至在政治認同上發生像有些台灣民眾那樣的「異化」,大陸怎麼可能做好其他台灣人民工作、爭取到台灣民心呢?因此,陸配群體的政治認同問題,不只是台灣地區某一特殊群體的政治認同問題,它還是大陸官方檢驗廣義上的對台政策、對台工作實際成效的重要依據。

陸配群體自幼在大陸生活長大,雖然大陸可能也有令他們不甚愉快的因素,但他們絕大多數人在大陸仍有親屬,存在頻繁的聯絡溝通,有些陸配在大陸還有財產,涉及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他們本人也經常來往於兩岸之間,或走親、或經商、或求學、或旅行,這就使得他們對大陸有長時間、近距離、客觀全面、動態辯證的認知,既能理解大陸落後的一面,也能體認大陸發展進步的一面。他們對大陸的理性認知,也容易影響到其台籍子女對大陸的認知,進而把這種認知傳承下去。

 

陸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根據筆者最近幾年在台灣調研發現,絕大多數陸配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多數人支持大陸政府反分裂的立場,過半數支持兩岸最終統一。近年來,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的重大事件,如釣魚台、南海等問題,陸配群體往往是向台灣當局和美、日駐台機構抗議示威的主力軍。例如,日本政府於20129月對釣魚台實施國有化後,約有一千多位台灣民眾到日本駐台機構門前抗議,其中超過半數是陸配。

因此,在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完整這類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陸配群體是值得大陸信賴的島內新生力量。當然,也有少數在台陸配,出於各種複雜原因,在政治認同、甚至國家認同上有所改變。這也表明,研究陸配群體的政治認同狀況、做好陸配工作,對於大陸的對台工作大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項研究的理論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自1949年以來,兩岸在法理上雖然仍屬一個中國,但一直處於政治對立狀態。這種政治對立的基本內涵,自1990年代以來發生深刻變化,從之前兩岸對中國合法代表權的爭奪,轉變為當前分裂與反分裂、促統與拒統的鬥爭。

 

陸配認同須接受現實檢驗

 

在台陸配作為中國內部的跨境婚姻移民,從政治對立的其中一方管轄區遷移到另外一方管轄區居住,所處的政治生態和政治文化在短時間內發生根本變化。他們在大陸所接受的政治教化(也就是學術界所說的政治社會化進程),到台灣生活後幾乎完全中斷,並被動地進入到一個新的、與之前相對立的政治社會化進程中。

一般意義上的政治認同理論、跨國移民的政治認同理論、婚姻移民的政治認同理論,或許都能夠部分地解釋在台陸配群體的政治認同問題,但面對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又必須接受現實的檢驗。

例如,如果一位大陸女性與一位美國男性結婚,婚後赴美生活並經過法定程序加入美國國籍。她可能認為自己是美國人,也可能認為自己仍是中國人,還有可能認為自己在法律上是美國人,但在感情和文化上同時也是中國人。但她不可能在中美是否屬於同一個國家的問題上犯難,也無需因為熱愛其中一個國家而去反對另外一個國家。

但生活在台灣的陸配群體,由於兩岸存在政治對立,就有可能面對兩岸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支持其中一方政府很可能意味著要反對另外一方政府的政治難題,這是傳統的政治認同理論不曾面對過的理論問題。

當分裂與反分裂、促統與拒統成為不可調和的、同時也必須面對的現實矛盾時,作為個體的陸配如何應對這種局面?是堅持既有的政治認同並進行強力抗爭,還是以沉默來迴避現實?是憤然出走離開台灣,還是留在台灣調整適應?這些問題既帶有輕鬆活潑的故事色彩,更具有莊重嚴肅的政治意義。

筆者自2010年起,就一直關注陸配群體在台灣的生存生活狀況,也關注他們的政治認同及其變遷,並為此曾多次赴台灣進行田野調查,包括發放問卷和深度訪談,總計歷時三個多月。

筆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不管他們的政治認同是否發生變化,或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陸配群體仍然與所有大陸同胞是骨肉同胞,他們都渴望大陸經濟更加繁榮、政治更加清明、法治更加健全、民主更加完善、社會更加文明。

筆者相信,只要中國一直朝這個方向穩步前進,在台陸配群體、乃至台灣民眾的政治認同就會越來越有利於統一大業的最終實現。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