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根源猶在|鄭海麟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日本軍國主義者通過陰謀策劃盧溝橋事變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使中國人民遭受到極大的災難,同時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很大的痛苦。對於日本軍國主義所犯下的罪行,戰後,東京國際軍事法庭已根據國際公法做出正義的審判。本來,作為製造災難的日本,應該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過去,追探導致這場人類浩劫的軍國主義思想根源,讓日本民族在未來的歲月,避免重蹈前輩軍人的覆轍。

 但是,部分的日本人(包括首相安倍晉三等當政者)並不這樣想,他們認為反省過去,「負罪」的話說多了,會影響日本民族和人民的「自尊心」,妨礙日本民族未來的發展。他們說:「日本人,甚至與戰爭毫無關係的子孫們,都時常有侵略中國的負罪感,難道日中關係必須以贖罪的形式出現嗎?」 有些人甚至認為:「如果一味地反省和過分地強調完全脫離事實的日本人自身的恥辱,並以此作為『贖罪』的標誌,……那樣的態度不僅是可悲的,而且還會失去對方及世界的信任。」           

 

 

修改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

 

基於這樣的認知,他們要否認過去父輩所犯下的侵略罪行,這就必須推翻東京法庭的審判,「重新評價」日本發動的「大東亞戰爭」,以「侵略無罪」的姿態出現於世人面前。而要達到以上的目的,又必須從修改歷史教科書開始。下面的兩段話清楚地表述了部分日本人的心態:

「讓日本無論何時都承擔戰爭責任,而在同亞洲各國的外交關係上以負罪的姿態出現,坦率地說是不合理的。」 

「各出版社的教科書正是貫徹『東京審判史觀』,把我們的父輩視為歷史上空前的戰爭罪犯,片面地判罪於大東亞戰爭,這種史觀必須改變。」 

以上的言論不僅混淆了歷史與現實的區別,而且也混淆了侵略有罪,還是「無罪」的是非。正是在這種有意混淆是非的心態影響下,日本政府通過對教科書的審查,將中小學歷史教科書裡日本「侵略」二字刪去,把日本近代對中國及亞洲各國人民屠殺和掠奪的血腥侵略史,竄改為「和平」的「進入」史。近年以來的「教科書事件」,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然而,日本政府這種顛倒是非的舉動,引起了中國和亞洲各國所有被日本侵略過的人民的嚴正抗議和譴責,在歷史事實和人類公義面前,他們才不得不改變過來。

雖然,教科書事件引起的風波似乎過去了;但是,日本朝野不願深刻反省歷史,要求「重新評價」所謂「大東亞戰爭」者仍不乏其人。近日媒體曝光有關安倍以中國為假想敵,試圖跟中國開戰的言論,就是這種思想意識的反映。

 

從日本民族文化找到根源

 

以安倍為代表的部分日本人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想法呢?我認為必須從日本的民族文化去追尋它的思想根源。

自從進入近代以來,日本經由明治維新,國力開始強盛,軍國主義勢力亦從此抬頭。當日本從西方列強的不平等條約下解脫出來之際,便把魔掌伸向亞洲人民,它所鼓吹的「解放亞洲」,實際上就是將不平等條約的繩索從自己身上解下來,重新套在亞洲人民的頭上。

而且,由於日本民族文化中長期鼓吹「皇道」、「大和精神」,強調「天皇萬世一系」的血統純一性和種族優越性,往往視亞洲各國人民為「低等」民族,誠如日本史學家山清行寫道:「日本人過去長期存在著蔑視中國人的觀念,雖然最近是好一些了,但一直到戰爭結束前還稱呼中國人為『清國奴』,把他們看成劣等人種。」因此,二戰期間日本對亞洲各國以「優等民族」和「神國」自居,把侵略亞洲各國稱為「聖戰」,從而將其對亞洲各國人民的統治和奴役正當化,於是發動盧溝橋事變,挑起全面侵華戰爭被當作是「發揚國威」來宣傳,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也被當作「皇恩浩蕩」來報導。

以上強調血統單一性和種族優越性的文化思想,便是近代以來日本軍國主義猖獗,對外擴張侵略的思想總根源,只要這種思想文化沒有得到徹底的清算,日本民族便不可能對過去的侵略行為和戰爭罪惡產生真誠的反省意識。與此相聯,類似參拜靖國神社與竄改歷史教科書的事件將會不斷重演。因此,為了真正開啟日本人的反省意識,徹底破除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思想文化傳統,使二次大戰的歷史悲劇不再重演,在抗日戰爭結束70周年之際,回顧一下盧溝橋事變的歷史教訓,深入檢討日本竄改教科書的思想根源,確實很有必要。

 

(作者係香港亞太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