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尋訪偉大的古代工程─靈渠|卜一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桂林山水甲天下,舉世聞名,而不遠的靈渠卻乏人問津。靈渠是江的源頭之一,秦始皇鑿靈渠而定嶺南。沒有靈渠,今日的兩廣真不知所歸何方 ?兩千多年人世滄桑,靈渠風韻依舊。

 

靈渠沿革

 

靈渠位於廣西與湖南接壤的人稀地疏區域,由桂林乘車北上,一路青山秀水,風光明媚,一個多小時便到了興安縣城。興安位於湘江上游支流海洋河之畔,乃是靈渠由湘江連接江的東端,也就是湘江與靈渠交匯之處。下車後首先參觀了四賢祠,這裡祭祀秦代史祿、漢伏波將軍馬援、唐桂管觀察使李渤及防禦使魚孟威等四位對開鑿、維護靈渠有功的先賢。展覽室陳列了靈渠的模型及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之時,當今湖南南部、廣西東部及廣東為楊越及駱越等南越人民的生息之地。南越文化未開、部落分散,處於漁獵及簡單農耕社會階段。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著手經略南越,派屠睢大將於西元前218年進兵嶺南。當時嶺南氣候炎熱潮濕、山高林密、瘴霧遍地、毒蛇猛獸橫行,進軍十分緩慢。最困難的乃是糧草補給,路途遙遠、山河阻隔,靠肩挑背負,困難重重,以致戰事連連受阻,對峙了三年,屠睢不幸陣亡。

當時負責運輸糧草的史祿,了解到長江水系支流湘水的發源與珠江水系支流江的發源相距不遠,遂籌畫開鑿靈渠,連通湘江和江,借舟楫之便漕運糧秣。 秦始皇33年(西元前214年),靈渠完成,長江流域的糧草可直接運到番禺(今廣州)。始皇遂平定了嶺南,使其納入中國行政統治之下。他又從中原調動50多萬戍卒,令他們定居嶺南,鼓勵他們與當地越族雜居通婚,使中原文化與南越文化融合。

秦始皇死後,中原紛亂,南海尉趙佗擁兵自重,將嶺南獨立於中原。西元前204年,趙佗稱王建南越國。他是個長壽的君主,活了100多歲,其後傳了三代,王室內亂,漢武帝趁機派五路大軍進攻南越。其中一路經靈渠,沿西江,一直攻到番禺。靈渠在武帝平定南越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南粵平定後,武帝將現在的兩廣、海南島及越南北部都收歸版圖,直接受中央政府的統轄。自秦、漢以來,靈渠對我國南北交通、運輸、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及民族的融合,一直有著至偉至大的作用。

 

景色靈秀瑰麗

 

走出展覽館,不遠便到了靈渠水利工程的樞紐—分水塘。湘江上游支流海洋河在此被擋成一個寬闊的湖泊。湖水清澈,兩岸青蔥如畫。初夏水勢頗旺,江水泄過大小天平壩向北流去。湘江(海洋河)平淺寬闊,許多孩童或在水中游泳,或在水邊戲耍,一派桃花源景象。

我乘渡船到分水塘東岸,走至嘴頂端看到「湘漓分派」四大字碑,兩岸景色異常瑰麗。目睹湘二水由此奔流南北,追思古賢的功德,一時感慨萬端。回到西岸,看見水道規整的南渠,約有十來米寬。河床兩旁均有石砌的護牆。沿岸古木參天,渠水清澈如練,三、五個小兒垂釣其間,其樂無窮。

 

工程精巧、艱巨

 

我在那流連多時,體會到靈渠工程之精巧與景色之秀麗。以兩千年前鑿靈渠時秦代的科技水準,要解決如下幾個困難的工程問題,顯露我國古代先民高度的智慧與工藝。

如何穿越分水嶺?要將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連接起來,必須穿越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湘江發源於海洋山北麓,上游支流稱為海洋河,海洋河流至興安縣與漠川河匯合而稱為湘水。而江則源於貓兒山南麓的六洞河,流至榕江鎮附近與靈河交匯而稱為江。靈河上游有一支流叫始安水,流經興安縣的鐵爐村而流入靈河。江支流的始安水與湘江支流的海洋河以越城嶺為分水嶺,而始安水在鐵爐村距湘江最近,僅有1.6公里。在此處越城嶺經遠古時代風化而成僅寬約300米,高約20多米的土質小山坡。如能鑿開這300米長,20米高的分水嶺,不就可將江與湘江,即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連接起來了嗎?

如何解決水位差的問題?史祿進一步對地形地勢做了更細緻的勘察,發現在鐵爐村海洋河的水位比1.6公里遠的始安水低6米,如果在此處打通連繫江與湘水,首先江的水就要流向湘江北去,江水系就會遭到破壞。其次,在此處接通,在1.6公里之內有6米的水位落差,就將造成急流,對順水及逆水航運都增加因難,順流易失控,而逆流需拉縴,因此,史祿採取了捨近求遠的方法,在鐵爐村之南,海洋河的上游作為連接湘江與江的交匯點。為保證水位差及靈渠流向,史祿設計了一套靈巧的工程系統,在海洋河上游建了分水塘-嘴-大小天平-南北兩渠:分水塘為靈渠水利工程的樞紐。湘江(海洋河)在此被截流擋成一個寬闊的湖泊;嘴位於大小天平接合處的頂端,其目的在於保護大小天平和分導南北兩渠的流水,為一前銳後鈍,形似犁的建築物。其銳角方向正對海洋河主流,將海洋河水劈分為二。

大小天平乃是擋水建築物,為一座重力式砌石溢流壩,主要功能在於:(1)攔河蓄水,抬高水位;(2)大壩分為兩段,較短的一段稱小天平,導向南渠進水口(南陡),南渠流至大溶江而合于江;長的一段稱大天平,導向北渠進水口(北陡),北渠至州子上村仍歸湘江。由於長度不同,引水流量也就有了差異。約70%的水量進入北渠,另30%進入南渠,故有「湘七三」之說,這樣湘江上游至少七成的流量都回到湘江下游,得以減低對河流自然狀況的改變及破壞;(3)大小天平壩兼具防洪泄水的作用,氾季多餘的河水可從大小天平壩頂部溢泄,沿湘江向北流去。

如何鑿通南渠連接江?史祿開鑿靈渠連通湘江和江的運河為南渠。南渠工程計分為三段:首先他從海洋河的分水塘沿湘江故道挖開一條4.1公里長的沿山渠道,通過約300米長,高20米的太史廟山坳分水嶺,則與始安水銜接。從始安水入口至靈渠與清水河匯合處,這段始安水長6公里,原河道窄小,遂進行擴寬浚深。從清水河與靈渠匯合處到大溶江的靈河口,屬於人工整理過的天然河道,長23.2公里。這三段靈渠的總長為33.3公里,統稱為南渠,連系了湘江與江。

如何減低水流急湍不利航行的困難?因分水塘提高了水位,造成由北渠流回海洋河故道水位落差較大,易於產生急流。史祿將北渠挖成兩個連續彎曲的「S」形河道,經過3.25公里的渠道折回到州子上村旁的湘水(海洋河)故道。因之延長流程,降低渠道比降,以利船隻通航。秦以後,歷代都對靈渠工程不斷擴建及維護。唐代增建了「陡門」,為現代船閘的前身。

如何防洪與泄洪?為防止汛期及暴雨後南北渠氾濫或崩堤,在設計大小天平時適當地確定壩的高度,在洪水期及暴雨後多餘的洪水可以從大小天平壩頂部溢泄,沿湘江故道向北流去,而保持正常水量進入南北渠,保證水量平衡及航行安全。另外,在南渠也設計了涵孔 ,秦堤與泄水天平以備防洪、泄洪。

如今靈渠已不再行舟,但維護得很好,作為農業灌溉之用。二千多年前的巨艋要道,現已見不到任何舟楫形跡,靈渠的水卻依舊靜靜地在流,訴說著過去 的光彩,

此行令我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靈渠風光增靈秀」。我很希望去桂林的旅客都能像我一樣在暢遊江陽朔之後,北上觀賞靈渠秀麗的風光,同時領略先人的偉大工程與帶給後世的澤惠。現在正在進行的「南水北調」工程,將影響到我們子孫的福祉,但願千百年後子孫們對「南水北調」工程,就正如同我們現在對靈渠、都江堰一樣,感到驕傲與恩澤。

 

(作者係石油開發管理學者、文史及旅遊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