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捕捉楊逵最後一年的足跡|石文傑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由於去年楊翠在擔任促轉會代理主委時,言行充滿爭議和台獨味,使其統派阿公,也是著名的抗日作家楊逵(1906-1985),再度成為很多人的談資。

楊逵去世前一年多,曾至鶯歌國際新城簡醫師的花園別墅養病,由時值豆蔻年華、就讀輔大的孫女楊翠陪同。1993年我到鶯歌任教,想起在《楊逵全集》中看過楊逵在鶯歌養病的照片,便多次訪查卻徒勞無功,乃電請楊逵的次子楊建,請他提供地址,但他卻說已不復記憶,但依稀知道如何走法,多年後我邀請楊建到鶯歌一趟,希望能捕捉20年前楊老在鶯歌的足跡,補足其生平。

2007914日下午,楊建夫婦專程從台中驅車到鶯歌尋訪舊地,由我和鳳鳴國中薛慧筠老師陪同。由於人事已非,舊景不再,我們費了好一番勁,才在許多友人的協助下,在國際新城香賓街最邊角處,找到20餘年前的老房子,冥冥之中似乎有楊逵帶路。楊建在屋前駐足良久,多年前的記憶,一幕一幕重新映入眼簾;觸景生情,楊建泛著淚光一一陳述當年的陳年往事,卻忍不住淚水汩汩而下。

楊建對我證實,目前收進國中國文課本的〈壓不扁的玫瑰〉(原題〈春光關不住〉),其實是他在綠島坐政治牢時所寫,當時為能通過監獄的書信檢查,以及能順利在報章雜誌刊出,故意把時間往前推到日據時期,而故事的情節其實是在講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國中課本的編輯未知原委,將歷史倒置。

楊建說,楊逵生於1906年,因此他享壽80歲才屬正確。楊逵1924年東渡日本攻讀文學,1928年返台參加抗日運動,曾被日警逮捕下獄多次;台灣光復後,積極投入台灣社會重建與文學活動;1949年因起草〈和平宣言〉被判入獄12年。其作品大多描寫台灣人民的辛酸血淚生活,具有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

關於楊逵有沒有加入台灣共產黨?根據楊建的記憶和他父親的說法,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前後,謝雪紅和蔡孝乾(時任中共台灣省工作會主委)曾去台中找過楊逵,請他加入並且擔任地下黨的文宣工作,但被婉拒。楊建說,父親從事文學創作,當然希望作品廣為流傳,豈能走入地下?楊逵在坐完十年政治牢,從綠島回到台灣後不久,蔡孝乾再度到東海花園看他,但這時蔡因向國民黨輸誠,已官拜少將。

根據楊建說,楊逵的意識形態應該是溫和的社會主義,他把大女兒取名「秀俄」,大兒子取名「資崩」,應該與日本大正時期國際社會主義狂潮有關,楊逵對社會主義蘇聯有著一種憧憬。

我們也聊到女兒楊翠,我說楊翠近來的理念和言行似乎與阿公有不小差距,楊建也不諱言,女兒受女婿魏貽君的台獨意識影響極深,但卻不願多談,只能嘆聲「唉」!統派的阿公竟出了獨派的孫女,似乎也是一種異化!

 

(作者係中學教師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