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拒絕服貿協議 台灣的第二選擇在哪裡?|林金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服貿協議又把台灣撕裂成兩半,藍營說好,綠營極力反對。一邊一國,各說各話。經貿協議原本是一理性邏輯議題,但只要牽涉兩岸關係,它就不再理性。就在島內茶壺風暴上演的同時,台灣經貿最大競爭對手南韓,已經緊密與中國大陸結合。不久之前,朴謹惠總統親率史上規模最大的訪中代表團,一路藉由她所熟悉的歷史文化,與中國攀親帶故,又以中文發表演講,企圖心不言可喻。台灣許多人一方面拒絕與大陸經濟整合,另一方面又忌妒、感嘆南韓超越自己,但是對於南韓善用大陸經濟壯大自我的做法卻視若無睹。捨棄中國大陸這個發展平台,台灣的第二選擇究竟是甚麼?
  我們暫且撇下兩岸之間的ECFA和服貿協議,先談談歷年來台灣努力爭取、已經加入或渴望加入的經貿組織。
 
台灣急於加入國際經貿組織
  1990年代以來,全球化浪潮席捲全球,各國對參與WTO都趨之若鶩,台灣也不例外。當時大力提倡多邊自由貿易體制的美國,認定WTO架構下的經貿自由化符合本身利益,因此樂於催生、主導WTO。但是時過境遷,世界局勢已經改變,美國的戰略思維也跟著轉變。WTO的多邊貿易談判從「多哈回合」陷入僵局之後,業已寸步難行。美國對於WTO的態度已不再積極,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不再能在WTO體制內扮演主導地位。反之,以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為首的開發中國家,逐步取得更大的發言權。美國及經貿大國都意識到,必須改弦更張、另起爐灶。
  各國間的雙邊或複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就是為了因應區域經濟發展所需,逐漸取代WTO架構的新發展。全球風起雲湧,至今已簽署超過500個以上的FTA。雙邊的FTA當中,對台灣影響最大的,也是舉世矚目的,是美國與南韓以及中國與南韓的FTA。至於台灣與他國簽訂的FTA,至今不但屈指可數,而且佔台灣經貿的比重都微乎其微,謹具象徵意義,並無實質效果。最近台灣與紐西蘭簽訂的FTA,以及可能即將簽訂與新加坡的FTA,算是相對重要的兩個。但是即便如此,紐西蘭和新加坡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助益仍是有限。紐、新與台灣的FTA,只能滿足台灣外交突破的心理需求,實質經濟助益非常微小。
  再看複邊的FTA,它可大可小,大者(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所涵蓋的經濟產值與人口不但舉足輕重,對於該地區的經貿整合與發展,更扮演關鍵角色。由美國主導、仍在型塑階段、涵蓋範圍更廣的區域整合計劃,就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目前成員包含美國、新加坡、智利、汶萊、紐西蘭、澳洲、越南、馬來西亞、秘魯、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TPP正式文本尚未公布,但依據廣泛輪廓大綱(Broad Outlines),其內容除了一般自由貿易協定(FTA)必會羅列的議題之外,還包括電子商務、環境、金融服務、電信與勞工等新興議題。協定目的主要為消除商品和服務貿易關稅及非關稅壁壘,讓投資貿易流動更加便利。要言之,TPP可視為高標準、高門檻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
  近來,TPP常被拿來與另一個區域經濟整合計畫相提並論,那就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RCEP肇始於2012年8月。當時東盟十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經濟部長會議通過決議,將在同年11月召開的領導人會議上,共同推出RCEP。RCEP的目標包括:消除內部貿易壁壘、創造自由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競爭政策等等。RCEP的自由化程度,將高於目前東盟分別與這6個國家已經達成的自貿協定。RCEP擁有全世界約一半的人口,生產總值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台灣朝野有志一同,都渴望加入TPP和RCEP。如果台灣真能加入這兩大組織的話,一方面代表外交的突破,一方面也是經貿的生路。藍綠陣營都知道,其他國家都在加緊區域整合之下,台灣不能成為孤兒。問題是,拒絕兩岸服貿協議的台灣,如何加入TPP和RCEP?
  首先,TPP要求開放的條件絕不低於服貿協議,TPP各國也不會對台灣「讓利」。服貿協議下的弱勢族群,在TPP之下,焉能存活?其次,美國主導的TPP,其實含有對抗、封鎖中國之意。台灣如果捨近求遠,放棄與自己經濟關係最密切的服貿協議,加入TPP,這不但是經濟的不理性,也會影響兩岸互動。
  RCEP要求開放的條件同樣不低於服貿協議。RCEP表面上由東協主導,但實質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仍是中國。一直躲避「一中原則」,且又拒絕兩岸服貿協議的台灣,如想加入RCEP,不但是經濟邏輯的錯亂,也是政治運作上的不可能。
  開放、全球化、自由貿易對一國、一個地區,甚至全人類的影響,並非只有利沒有弊。但是此一趨勢是時代巨輪,無人可擋。如果大多數國家閉關自守,我們自有空間可以選擇開放或封閉。但當各國競相整合,以開放、競爭為尚時,我們已經別無選擇,必須積極融入,才有生路。台灣與大陸同文同種,只有一水之隔。大陸又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可見的將來會超越美國。台灣經濟整合的對象,不是大陸,該是誰?
 
政府對服貿協議宣導有改進空間
  反對服貿協議者,固然不少別有用心之人,但是馬政府對於服貿協議的宣導,亦有改進空間。簡言之,政府應在第一時間,主動把協議的利弊得失並呈,而不是報喜不報憂,只講好處,避談受害(報紙廣告幾乎都是如此)。所有經貿協議,不可能只取不給,更不可能讓己方各部門都獲益卻無人遭損。遭損的部門、必須轉業的人員,必定心生怨懟。這是反對陣營最佳的道具與題材。執政黨如果自己先承認、安撫這些部門,反對黨借題發揮的殺傷力就減輕很多。反之,這些弱勢族群如果沒有得到政府的關照,轉而投向在野黨,儘管事後政府仍舊負起補貼、輔導的責任,但已經化主動為被動。不但傷害到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也種下一邊一國各說各話的惡因。這好比父母勸誘小孩接受預防注射,只告訴他注射可有免除疾病的長期好處,但卻隱瞞他注射的短期痛苦與發燒,這不但會造成小孩的反彈,也破壞了他們對父母的信任。
  政府對於報喜不報憂的解釋是:服貿協議的效益評估來自中經院,而中經院分析過程中的產業分類無法分得太細。當產業分得越細時,服貿協議對各業的利弊得失越能忠實顯現。當細分類加總成中分類或大分類時,因為整體產業內部的截長補短,而且利大於弊,所以總合的效果就只見利不見弊了。分析的結果只能夠顯示對台灣整體經濟及各大類服務而言,是利大於弊。從學術角度來說,此一辯解合理可以接受。但從政治操作角度來說,民眾只覺得政府說謊,或刻意隱瞞真相。這種印象一旦造成,就得付出極大社會成本收拾善後。與其如此,何不事先打預防針,妥善說明。
  服貿協議生效實施後,即便將對整體服務產業發展有利,但某些產業中的部分廠商仍將受到衝擊,導致部分企業主轉行或勞工需要更換工作。若欲化解服貿協議的反對聲浪,政府必須明確指出受害者是誰?救濟措施為何?這兩大問題講得越具體越好,否則人心惶惶,以訛傳訛。反對聲浪與真正的受害者人數不成比率,害服貿協議淪為千夫所指,好事也成壞事。
 
政府應有效協助受衝擊產業
  服貿協議並未開放大陸職工來台,大陸人來搶台灣人工作屬無稽之談。但是兩岸交流之下,優勢產業可以攻城掠地,弱勢族群必須改弦更張。這是經濟鐵律,任何兩經濟體的經貿整合都是如此。對於可能受害族群,政府的標準說帖如下:「目前正以99年行政院核定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為基礎,調整及強化『振興輔導』、『體質調整』及『損害救濟』等3大支援措施的經費及具體作法。對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轉型升級、開拓大陸市場等協助及輔導;對失業者則提供就業安定及轉業再就業等協助。」這些說法,對於瀕臨失業的民眾而言,實在有如天馬行空,無補於事。
  反對服貿協議的第二種聲音是:此協議圖利特定財團,一般人卻分不到一杯羹。前已述及,兩地經貿整合確實有利優勢產業的發展,例如大陸方面金融服務部門的開放,對於台灣保險業者及銀行業者都是利多。但我們不該因為妒忌優勢產業而反對服貿協議,而是應該督促政府經由賦稅制度,讓獲利產業的部分利益分享其他民眾。更何況誰是優勢產業,並非一成不變,永遠如此。台灣有人擔心美容業生意被大陸搶去,但積極的業者卻看到大陸有十三億人需要理髮。服貿協議把兩岸的大門打開,積極靈活者因此獲利,不願或無法調整者因此吃虧。經貿整合的現實就是如此,以往台灣加入WTO,今後想加入TPP、RCEP,面對的局面都是如此,豈能獨怪服貿協議?
  總之,中國大陸已從「世界工廠」逐漸轉化為「世界市場」,因而成為各國廠商兵家必爭之地。繼ECFA之後,服貿協議之簽署,可進一步協助台灣服務業者以更好的條件進入大陸市場。尤其重要的是,服貿協議將向外界展示兩岸經貿繁榮發展之訊息,可望激勵更多國家來台投資,並加速與台灣洽簽經貿合作協議。「走向世界」是台灣朝思暮想的遠景,然而TPP和RCEP都是天邊彩虹,ECFA與服貿協議卻是路邊花朵。拒絕服貿協議,奢談其他經貿整合,不只是邏輯不通,也不可行。
(作者係本刊主筆.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