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窺探台商資金回台虛實|李沃牆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受美中貿易戰影響,經濟部宣稱台商資金大舉回台投資,表面上看似利多,但是否造成租稅不公及稅收流失?此外,資金若流入股市及房地產進行炒股、炒房,不啻成為禍水。

 

受美中貿易戰,大陸實施「全球肥咖條款」《共同申報準則》(CRS)及環保等內部成本逐漸升高所致,大陸台商自去年起即逐漸出現生產基地轉移至東南亞地區或回台的熱潮;而台灣當局為協助台商順利返台投資,行政院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實施期程為3(2019-2021),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提供客製化單一窗口服務;整合土地、水電、人力、稅務與資金等政策措施,積極協助台商回台投資,進而帶動本土產業共同發展,形塑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供應鏈,以厚植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的實力。

據經濟部所公布的訊息,台商回台方案自今年元旦實施迄531日止,已有66家廠商通過資格審查,總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300億元;主要產業為電子資訊及金屬機電,將帶來逾31,300個就業機會。這成績確實讓蔡政府眉飛色舞。坦然言之,台商資金回流若能往實體經濟投資,帶動產業發展,不啻久旱逢甘霖;但若重蹈過去炒房、炒地皮及炒股的覆轍,那反而會帶來禍害。

 

台商回台能成一罈活水?

 

台灣投資不振由來已久,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不少鄰近國家在投資項有顯著成長,但台灣卻由於五缺及政黨惡鬥,導致民間、政府公營事業投資下降,經濟成長明顯落後於香港、新加坡、韓國。

再者,台灣超額儲蓄不斷增加,成為經濟發展的隱憂。行政院主計總處估計,去年的超額儲蓄(國民儲蓄毛額減掉國內投資毛額)將達2.28兆元,連續5年破2兆;超額儲蓄率(超額儲蓄占國民所得毛額GNI比率)則是12.49%,連續6年破1成。而且,企業儲蓄首度突破2兆,再創史上新高。尤有進者,台灣壽險業的國外投資金額已增至16.3兆元,占可運用資金的68.5%,堪稱全球之冠。

今年第1季陸資來台投資件數為31件,較上年同期減少2成;而投資金額1,1007千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7.53%;反之,台商對大陸投資金額,自2011年累積至2018年,共計793.1億美元;其中,累積至去年第2季止,台灣上市公司662家,上櫃公司523家,合計1,185家赴大陸投資,占全體上市(櫃)公司的75.24%,累計投資金額達新台幣23,832億元。兩岸投資極度不對稱,更加速台灣資金的傾斜。外人直接投資更是每況愈下,不及南韓、香港,甚至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但台商大舉回台能成為一罈豐沛的活水?

 

台商資金回台的虛與實

 

(一)回台投資可享受優惠貸款。大陸為嚴防資金出逃,對資金匯出有相當的管制,台商要將資金透過正常管道匯回台灣,恐怕相當困難。據此推斷,目前回台的資金應是台商將之前放在東南亞或其他國家的資金匯回,當作回台長期投資的部分資金,進而享受優惠貸款。

依國發基金所訂「歡迎台商回台投資專案貸款要點」,共提供新台幣200億元貸款額度,貸款利率不超過郵政儲金2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年息0.5%計息。舉例而言,若某台商向國內銀行申請貸款,利率原為1.685%,通過「歡迎方案」核准的話,國發基金即補貼1.5%;換言之,業者只須支付0.185%的利息給銀行,何其優惠。而銀行也樂得配合,因為不僅可收取0.1%的手續費,還有國發基金1.5%的補貼。

(二)對台商回流減稅造成稅損。行政院已於411日通過「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草案」,提供回台資金在投入一般產業,或特定產業時給予不同程度租稅優惠。明定台商匯回資金須存入金融專戶,不得購置不動產。第1年匯回資金,可享優惠稅率8%,第2年匯回則課徵10%。台商若對特定產業進行實質投資,政府再退回半數稅額,稅率等於只有4%5%。其中,所指的「特定產業」除「5+2產業」外,也包括高附加價值產品、關鍵零組件相關產業、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產業、有自有品牌的國際行銷產業、與國家重要產業相關等六大區塊。

但問題是,原本海外資金匯回國內需課20%稅,而透過此專法進來立即變成8%,形同讓海外資金賺取12%稅差,是否符合公平原則?台灣租稅負擔率在去年為13.4%,仍居全球偏低國家群;對台商回流減稅戶所造成的稅損,是否能回補?

(三)會產生藉機囤地炒作的情形。專法允許70%的匯回資金可透過私募基金進行投資,但有不少「5+2產業」是上市櫃公司,台商所匯回資金難道不會投資股票?又此波回流台商泰半是製造業,尤以科技廠商占比最高,不僅對對工業區土地需求大,用電需求量也高。據悉,台商這幾年的「回流潮」早已湧入工業地產市場,例如,新北五股工業區有單坪破百萬的土地行情,外界擔心可能會有藉機囤地炒作的情形。

根據房仲資訊顯示,去年前3季工業用地和工廠交易總額為新台幣290.2億元,其中,桃園便獨得126.5億元,稱霸所有縣市;地價更是3年狂漲75。除此,也有資金流入辦公室及豪宅市場,亦可能帶動一波房價上漲。政府雖訂定回流資金運用限制,但真的能防止工業區炒作?

坦白說,台灣歷經產業外移,國內外投資長期不振,經濟成長每況愈下,的確亟需吸引台商回台,但政府公布的台商資金回台,若係騙取選票而過度誇張,那民眾應睜亮眼看仔細了。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