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否認中華民國或名存實亡?|毛鑄倫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聯合報》9月15日報導,日前在廣州召開的「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研討會」,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於會上指出:民進黨蔡英文執政後,「主導台獨做戰略性改變,不再把反中和去中作為主要策略,而是在文化上建立台灣新文化,然後把中國文化作為台灣文化的一個部分;在政治上,建立台灣新的制度模式,然後把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納入新制度模式中,成為後者(新制度)的一部分。」因此,「蔡英文向台灣原住民道歉的目的,不是什麼轉型正義,而是要建構以原住民為起點的台灣國家歷史和國家文化。在這樣的邏輯下,台獨在文化上不再是簡單地去中國化,相反,它標榜自己尊重每一種文化,然後將各種文化都納入一個以原住民文化為起點的新的文化體系中。」

李秘顯然認為,蔡英文是在推動一個具前瞻野心的「建國工程」,也就是她要打造出一個以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為骨架的,同時也收編其他各種文化的「台灣新國家文化(the new culture of national Taiwan)」。這種文化雖然可能包含有經過「政治性篩選後的」中國文化成分,但將僅聊為陪襯,甚至只是枝微末節或惡意詮釋。吾人認為,這是迂迴地為鍛造「台獨國家國民」的政策操作,也是始自李登輝,歷經陳水扁、馬英九,走到蔡英文的台獨一貫路線的「現」或「後階段」。蔡英文選前已明言,這是完成台獨的最後一哩路。

李秘發現蔡英文上台後,凡碰到施政難題,幾乎都捨現成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而以召開「國事會議」因應之。他認為,「國事會議將走向常態化⋯⋯將成為台灣日常政治活動的根本制度。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則淪為國事會議的附屬制度,甚至是後者的橡皮圖章。」所以,「台獨也就不再去否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李秘精準而犀利地揭穿了蔡政權隱藏在「依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處理兩岸事務」盾牌後的真面目,兩岸關係的「現」被操弄成實質台獨,距離法理台獨似乎只剩一步之隔。

李秘認為,大陸當局面對這樣的台灣,「要轉變過去試圖用中國認同取代台灣認同的做法,⋯⋯要把培育台灣同胞的雙重政治認同作為努力的目標,爭取台灣同胞既認同中華民國,也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新的形勢下,「需要優先考慮的不是台灣同胞為什麼不接受大陸的法律和制度,而是優先考慮大陸的法律和制度是否接受了台灣同胞。」

李秘饒具新意的論述,透露出大陸研究人員對台灣當前情有深入了解。不過,筆者願意補充的淺見是:對已遭到名存實亡的中華民國的認同,在台灣社會仍存在明顯對立的分歧,不宜一刀切式地將之歸列為「蔡英文/台獨式」;同時,台灣社會一直存在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們,他們被刻意壓抑與漠視。李秘卓越的研究中似乎漏掉了此一部分,這可能影響了他對台灣內部統獨鬥爭與力量的對比,以及未來可能發展的評估。

 

(作者係本刊主筆、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