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變化多,不管是國際、亞太、兩岸、中國大陸及台灣內部都發生了關鍵性的發展及改變。「一帶一路」戰略的規劃、亞投行的提出、歐陸形勢的變化、日本首相訪美促動亞太的競爭情勢、台灣政治走到世代交替和結構更動的關鍵點,令人目不暇給。
中國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令人雀躍和期待;此乃「大中國主義」 的理想及願景。不過,作為一位知識分子,我也要提出「謹慎執行」的警惕訊息。根據哈佛大學教授Paul Kennedy 在 "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 一書中提出的大歷史軌跡,古今中外的強權,常常由於過度擴張,負荷與效益產生失衡,而逐漸殞落。所以,宏大的國家發展計畫都必須要有精準的效益─成本分析。這當中需有兩項思考:進程的速度及先後次序的安排。中國先哲說:欲速則不達;孔子也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最近的哥本哈根共識就是明顯的例子。
另外,台灣大部分學者根據自己的利益立場做思考和評論;支持國民黨的學者及政客絞盡腦汁規劃的兩岸政策,在於如何利用中共,威嚇台灣人,希望能夠讓國民黨在危境中起死回生,繼續掌握權力;而民進黨方面,則在於創造言說及政治的模糊空間,讓中共有所期待,同時讓美國表態支持。
在許多層面上,兩岸政策只能做,不能說;說多了,反而無法做。從這次「朱習會」來觀察,朱立倫市長的舉止言行無疑反應了上述的觀點;而習近平主席的反應,也顯示中共的自信,同時也表現出對台灣政治情勢的瞭解及掌握。
國、民兩黨各有盤算
國民黨一直認定,自己是中共對台政策唯一的對話管道,至少短期間內,民進黨無法修改黨章的情況下,國民黨能夠綁架著中共,以有助於它在台灣的選舉。但事實恐怕未必完全如此;當然,直接的溝通管道可能短期間無法形成,但間接管道肯定是有的。例如:通過美國就是可以想像的溝通管道;而美國顯然也樂於扮演這樣的角色。美國的亞太戰略在兩岸關係上,最擔心的是「激進台獨」及「意外統一」,而這個中介角色正有助於美國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掌握。
我曾在2010年暑期中寫過一篇文章〈從政策思維探討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FCA)的議題〉(刊於《海峽評論》237期),文中討論到,兩岸應攜手合作走進全球市場,共創雙贏。素來,我不贊成台灣的經濟過度依附於中國大陸的市場,所以,我提出了雙方應該透過整合型談判,協商出面向世界的合作方向及具體方案。
當年蔣介石及蔣經國統治時期,大部分台灣人幾乎不會懷疑兩岸終究會統一,只是不確定是「被中國統一」還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而已;換句話說,在台灣基本上沒有台獨的問題,那些少數有台獨思想的人早已移民海外,到了美國及日本,台灣人民並不在意未來是不是要統一,而只在意改變兩岸關係是否能夠改善生活。總結一句話就是:「笨蛋!問題在經濟」。也因此,七年來,兩岸來往熱絡,經濟互動頻繁,儼然已達到「實質統一」;而大陸方面也盡出善意,極盡可能「讓利」。既然如此,兩岸為何會走到今天的不確定景象呢?
要有具體方案創造雙贏
儘管兄弟系出同源,一旦面對現實的生活情境,弟弟要生活,哥哥也要生存,就一定會有競爭。宇宙運行有其一定的準則,想要得到雙贏,就必須找出輸的第三者,否則就不可能雙贏,也應該共同開發新的資源或發明新的科技。「和平發展」應該是我的發展將提供對方發展的機會,進一步攜手共同發展,共創繁榮(這些必須有具體的執行方案,不能只說空話),而更不應該是我的發展變成對方或他者的覬覦、壓力或威脅。
自「和平發展」被倡導以來,台灣人的眼光只專注著大陸的口袋(要錢),而大陸方面則一直看著台灣的腦袋(要命);這哪能真正達到「和平發展」的境界呢?國民黨新一代的領導者,沒能力顧得了什麼「歷史定位」,充其量只是兩手各抓著「要錢」及「要命」兩張牌,對著台灣人民揮舞而已。台灣人民曾相信馬英九可透過兩岸關係改善生活,如今完全落空,多少人在等待他趕快下台;現在不管再講什麼,人民怎麼可能相信?
不管情勢如何發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還是樂觀的。中國的國家發展在鄧小平的審慎規劃下已推動了四個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海洋、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在這樣的方向引導下,兩岸的和平發展應該可以「摸著石頭過台灣海峽」,逐步邁向和平共利的境界,共創光明的未來。當然,台灣海峽比「河」更寬、更深,兩岸當局和人民都必須更有耐心及耐性。
(作者係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