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重啟「羅福星烈士紀念館」的意義|羅秋昭 在 Facebook 上分享!

117日,苗栗縣大湖鄉舉辦「羅福星烈士紀念館重啟典禮」。當天聚集了上百位地方鄉紳及縣府課長、客委會副委員長等,筆者忝為羅烈士後裔,也參加了盛會,感到重啟紀念館具有重大意義。

 

當天陽光普照,一群女將以充滿節奏的客家大鼓打開序幕。鄉長胡娘妹介紹整修過程,並期待整修後的「羅福星烈士紀念館」,可以發展大湖鄉的觀光產業。胡鄉長說:重啟「羅福星烈士紀念館」有兩個意義:一是發揚羅福星抗日革命的精神,認識苗栗事件的經過;二是活化當地文化產業,達到宣傳與增長經濟的效能。

作為羅福星的孫女,我認為重新展示羅福星抗日革命的事件,確實有它的重要意義。

第一,認清日本人統治台灣的真實目的。日本統治台灣,目的在掠奪本島的物質,不曾關心人民的福祉。羅福星在他的抗日革命宣言中說:「⋯⋯台灣亡於日本,於茲十有九年;今人民所蒙之害,譬之身體,不過剝其皮膚;四五年後即削其骨肉;八年後必至吸其骨髓矣!⋯⋯若不記祖宗之恩澤,謝絕同胞之情誼,不知國仇為何物,此等罔顧國仇與同胞之冷血動物,其與禽獸也奚擇。」而且寫了12項日本人苛虐台灣同胞的事實,喚起同胞不作亡國奴的決心。

第二,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苗栗事件」最後被判死刑及有期徒刑的297位志士,來自基隆、台北、新竹,苗栗、台中等地;年齡在39歲以下的占了81%;職業上,不乏巡查補、公學校教師、保甲職員、土地測量師、通譯等。日本在「苗栗事件」過後,對受刑人做了「資產和教育」調查,發現革命志士能讀書者占了24%,在當時就學不普及的年代,這許多參加抗日的知識分子,用行動告訴日本人,中華文化是不會被消滅的。

第三,台灣與大陸是一家人。日本統治台灣50年,所有抗日行動不僅是為了爭自由、爭人權,更是爭台灣人民對祖國的認同。羅福星銜孫中山之意來台,明示同胞,祖國沒有忘記台灣人民。羅福星在寫給他祖父的信中說:「小生來台是為振興已隔絕多年的祖國恩義,結合同胞之情誼,鼓舞台民之思想,增進祖國崇拜之意念。

第四,台灣是族群融合的寶島。「苗栗事件」是客家人、閩南人、原住民等族群,為爭自由、爭平等發起的革命。如今展示館裡的志士照片,可以看到他們來自北台灣各地,這正是因為族群的融合,才讓1913年轟動社會的「苗栗事件」,受到日本國會議員的重視。議員們經過反省之後,認為日本統治台灣近20年,內地移居來台者不過10萬人,反觀統治朝鮮才三、四年,已經有17萬日人移居朝鮮半島,於是1916年開始掀起大移民潮。

第五,表現台灣同胞善良與感恩的美德。羅烈士就義前的遺言:「余不死於家鄉,永為子孫紀念,而死於台灣,永為台民紀念。」台灣同胞也從沒忘記為這塊土地付出生命的先烈。羅福星紀念館緊隣昭忠祠、義民廟。大湖義民廟原本命名為「義民宮」及「忠魂塔」,1952年將羅福星等志士忠骸從台北迎回苗栗,後將「義民宮」更名為「昭忠祠」;「忠魂塔」更名為「昭忠塔」。從此,羅福星與志士等忠魂得以朝夕相伴,同享千秋。

1988年政府以「立足台灣」為重要政策,羅烈士後人及地方民代倡議在昭忠祠旁建羅福星紀念館,可以昭示先烈事蹟,緬懷先烈愛國精神,還可以作為客家文化展示中心。於是義民廟捐贈土地,省政府撥款,完成這座富有客家元素的建物。只是紀念館年久失修,有漏水現象,而且館內設備不全,對苗栗事件資料不足,兩年前,大湖鄉公所向客委會申請補助修繕。如今紀念館四層建築,經過修整和設計後,一樓有四個大看板分別介紹:羅福星生平、苗栗事件始末、紀念館由來及紀念館與義民廟的關係。另有視聽中心、電視看板等。二樓是大湖地區的農產品介紹;三樓為表演空間,可作音樂、舞蹈等演出場地;四樓為互動體驗區,可辦親子互動、DIY等趣味的客家民俗活動。

羅福星紀念館經過改造後,外觀色彩鮮艷,充滿朝氣,內容豐富,頗有看頭,以後到大湖的遊客,就不再只是採草莓、到酒庄品酒了。遊客可以在採完草莓、品完酒之後,延著路標指示而上,到紀念館參觀。緬懷先烈精神,認識客家文化,品賞客家美食。相信重新啟用的「羅福星紀念館」,將可以發揮更高的價值。

 

(作者係羅福興孫女、退休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