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中華服飾文化中心,最近接收到一批羅家倫兩位女兒捐贈的67件清末及民國初年服飾珍品,使該中心的收藏品更加豐富,也使得台灣學子能因此在創新時尚設計更上層樓。
以收藏中華歷代服飾文物為目標的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中華服飾文化中心,最近很榮幸地接收到一批珍貴文物。這些文物飄洋過海,經過一個世紀的輾轉遷徙,最終在各種因緣俱足的情況下,由教育家及文化運動先驅羅家倫(1897-1969,五四運動學生領袖、清華大學首任校長、中央大學校長、駐印度大使)的愛女羅久華,捐贈給中華服飾文化中心,使得該中心的服飾收藏品更加豐富、更臻完備。
輔大織品服裝系收集服飾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1970年在台創立,創系系主任德籍羅麥瑞修女當時就高瞻遠矚地認為,收藏中華服飾文物是一項重要且刻不容緩的事。自從1976年開始,羅修女毅然決然不間斷地收藏台灣原住民、漢族、中國歷代和中國少數民族的織品服飾文物,並透過各類專業展覽及出版品,為輔大贏得國際聲望,也證明輔大對中華文化的保存與發展高度關心並投入心力。
羅家服飾為珍貴收藏品
1979年羅久華(美國東密西根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由美返台找尋其研究資料,拜訪了當時在輔大英文系任教的大舅張沅長。輔大歷史系一位神父得悉羅久華專長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特邀羅久華至歷史研究所演講,羅教授與輔大遂有了第一次的接觸與交流。2002年,經由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的穿針引線,她與姊姊久芳透過美國輔仁大學基金會,將母親張維楨(1898-1997)的62件服飾品捐贈給輔大織品系。
翌年,羅久華來台,對輔大織品系保存中華服飾文化及致力時尚創新的理念,深表認同,更感佩創系羅修女對中華服飾文化的深愛與保護。之後羅久華每年返台時,都會隨身帶幾件自己收藏的古董服飾送給輔大中華服飾文化中心,累積迄今共增加了67件。該中心為這批珍貴服飾文物,特別於今年5月至6月舉辦了「羅珍海外」羅久芳及羅久華女士服飾捐贈展,展出地點在輔大織品系六樓展覽室。
展覽內容包含張維楨的服飾品,以及羅久華捐贈的清代服飾品。羅夫人的服飾以素雅著稱,其中以旗袍數量最多,有抗戰時期的藍色陰丹士林棉布旗袍,隨羅家倫駐印度時因應外交場合,特別在南京訂製的織錦綢緞旗袍。除旗袍外,1927年結婚禮服是此次展覽的焦點,米白色絲質洋裝,左側肩脇半開襟,波紋下擺,整件衣料縫綴水鑽,形成漩渦圖紋,是1920年代典型的歐洲流行樣式。另一個焦點是一件黑緞地花卉紋團花對襟掛,羅久華11歲時穿著這件外掛,隨著全家人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合影。
捐贈品中有多件紗羅組織的服裝,石青紗羅地納紗花卉團花對襟掛,是由經紗扭絞編織成紗羅組織的布料,以納紗彩繡花卉團花及海水江牙圖案,前開襟有包扣及扣攀,與常見的鎏金銅扣不同,紫紗羅地納紗繡鑲邊氅衣,則為清代晚期滿族婦女袍服,挽袖、左右開衩,鑲緄如意雲頭。
羅氏家族長期捐贈文物
1979年張維楨捐贈5幅明清書畫予故宮博物院,1996年又再度捐贈40件唐代至清代的書畫給故宮博物院。其子女們更將萬冊珍貴藏書捐贈政治大學,成立了羅家倫文庫,並捐助多所大學成立獎學金。羅家倫家人捐贈的文物、圖書,經過抗戰、遷台和移居澳洲、美國,經過地中海、印度洋、長江、台灣海峽和太平洋都完好無損。很榮幸地,輔大織品系中華服飾文化中心成為這批服飾文物的最佳歸宿。
(輔大織品服裝學系系所友會總會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