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非核能源轉型方案引起更大恐慌|林建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為安定工業領袖對於「非核家園」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蔡英文政府在近日草成「非核家園能源轉型方案」,不過,看草案內容,蔡政府的「用心努力」,顯然沒有達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以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為首的產業企業界領袖,早在六個多月以前,就已經公開表示,蔡英文只專注「轉型正義」,而不顧經濟民生,使得台灣有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問題,以及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等「六失」問題,導致台灣投資環境走向崩壞。此一訴求也得到美國、歐洲及日本商會的共鳴呼應。

因此,5月10日,經濟部政務次長沈榮津、能源局局長林全能,銜命前往全國工業總會理監事會,向近50位各產業公會理事長簡報「電力供需政策方向及相關措施」,保證2017年至2025年的工業能源供給「不會缺、不會斷」。不過,從簡報中所說明的經濟部初訂方案,完全看不出台灣「能源供應數量的安全穩定保證」,乃至「能源成本價格倍增情勢」預計設算之「具體可徵的初步結果」,反而引起產業界更大的恐慌與不滿,應算是蔡政府對工商業界「溝通再溝通」的莫大失利,甚至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

 

政治正確的「虛擬」方案

 

經濟部的「非核家園能源轉型方案」(以下稱方案),幾乎完全採用「2015固定情勢不變假設前提」,既脫離「前瞻現實」,也毫無「需求面情境設算」的依準,當然難以有效溝通達陣。

「電力供需政策方向及相關措施」是以2025落實非核家園為願景目標,虛擬出一個號稱是20-30-50的潔淨能源結構,未來台灣能源轉型發展,將以逐年增加再生能源與燃氣發電、降低燃煤比例、核能完全歸零,作為施政策略目標。

依經濟部的規劃設算,自2015起始年到2025目標年,各類能源發電占比:燃氣自31.4%跳增到超過一半的50.1%為最大,燃煤自44.6%降至26%居次,太陽能發電從原本不到1%份額,大幅度增至14.6%,成了居第三位的「大咖」,幾乎是可以完全取代核能發電現行角色地位與職能份額的「非核悍將」,燃油自4.7%減至1.7%,最自然的抽蓄水力則自3.3%降為1.2%。這當中,最為特出的是太陽能光電,發電容量將由80萬瓩/年,在短短十年之內爆增25倍,而能夠溢出到2000萬瓩/年。

 

無法消除限電斷電危機

 

自從蔡英文掌政宣布在2025年落實「非核家園」政策願景,核四作廢、核一核二核三除役,工業界領袖就公開質疑「不切現實」、「備載容量根本不足」,尤其對「供電數量危機」及「供電價格危機」,無不存有高度的不確定感。可是,這份方案試擬出來的「推計」內容與作法,根本無法消除工商企業界對供電數量與價格的危機感受。問題主要出在以下幾點。

第一是,方案通篇只考量到如何使能源裝置容量「依循計畫而自動大幅度增減」,以及如何讓供給結構依計畫全面翻轉,純粹只是一廂情願的供給面定制設想,其可靠度完全不足以為信。

第二是,台灣產業部門最關注的應該是未來十年間「單位能源成本」的演進變化情勢。倘若這項方案改採滾動式變動費率作為推計基礎,則電價成本應會出現高達25倍數的爆增,而不會像經濟部僅以初始年固定費率直線推計所得的20%增率。設若電價成本暴增,則台灣投資營運極可能出現「全面棄逃」的景象。

 

依存燃氣發電的危險

 

第三是,長久以來,台灣燃氣的對外依存度一向高達100%,現實上根本不具備任何自主性與自主能力。但進口供氣來源國家的不穩定性,加上國際供氣價格的波動,都會導致占比51%電源的意外「供給能量不確定性」及「供給成本費率不確定性」,燃氣供給的政經不牢靠程度,勢必對未來台灣工商產業的投資營運造成致命衝擊,也必然會影響到台灣的經濟成長。而更令人引以為憂的是,燃氣發電會排放大量的碳,這更是未來台灣難以向國際社會交代的課題。

第四是,聯合國全球能源發展調查報告指出,直到2050年,全球再生能源占比都不可能超過5%,而核能供電不會少於20%;是則台灣究竟何德何能,可以達到非核能源轉型方案所虛擬的「再生能源高占22.5%」?尤其,怎能將再生能源占比中的70%以上,完全繫於在台灣一向極不穩定可靠的「太陽能光電」?如此不牢靠的能源供需方案,實非正常國家產業政策NIP之所當取。

當場無法回應各種問題的沈次長、林局長已承諾,會把民間產業領袖的疑問帶回部院研商,近期內再「實問實答地」回應工業總會,但是,經此簡報,已然讓民間社會對政府「非核家園能源轉型方案」的修正案,不抱任何指望。

 

(作者係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