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為兩岸而生的奇人田圻暢|習賢德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田圻暢是投身兩岸探親工程,提供雙向服務的第一人。年過70,他以親身經歷為筆,以血淚為墨,記下失散親人的悲哀,讓中華民族這道瘡疤永遠清晰可見,也讓還在對立者思考,如何讓苦難歷史盡快結束。

 

 

自比不該出世的硬漢

 

    田圻暢是北京城外大戶人家的後裔。1947年國共內戰,兵荒馬亂,田父在北平加入國民政府青年軍,留下母子,成了兩岸對峙的犧牲品,一生隨著兩岸關係變化而沉浮轉換。

田圻暢30歲前,一直揹著「黑五類」、「狗子」、「五一六反動分子」、「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符號。所幸憑著天生好嗓音,突破「餘孽」包袱,進了中國戲劇學校。自謙是個不知名的戲曲工作者,也曾與大陸劉曉慶、姜文、殷秀梅、張暴默等影藝聲樂名家同台演唱,體驗了當明星的滋味。

田圻暢的乳名叫「海軍」,紀念僅僅與母親有過9天婚姻之實,就隨部隊赴台的父親;多年後,他特別給兒子取名「曉灣」,深藏對父親的孺慕深情。

費盡千辛萬苦,31歲才在香港首次與生父相見,卻不能跟著回台灣,因為國民黨怕「統戰匪諜」,一家三口只得長期流落香港,成了繁華都市裡餬口掙扎的難民。目前定居深圳的田圻暢,形容自己是「不該出生的孩子」,過去一直在走鋼絲,怕得罪共產黨會失去母親,得罪國民黨會失去父親。

田圻暢利用香港特殊的條件,向香港聯合國難民公署呼籲,促請關注兩岸失散同胞的痛苦,祈求兩岸當政者基於倫理親情和人道,給予失散同胞通融與方便;請求香港紅十字會為失散同胞提供幫忙。更多次直接寫信給兩岸政要名流,催請媒體共襄義舉,因此與香港《中正日報》與台灣《申報》結下不解之緣,希望合力推倒高牆,造福失散同胞。

 

在香港成立博愛事務所

 

儘管這些呼求收效極微,但田圻暢仍獨力在香港設立「博愛事務所」,突破法律文件的重重限制,不惜冒著偽造文書的風險,取得國共雙方「憑誠信而放水」的人道默契,不斷奇蹟似地成全了申請者的心願,安排他們在香港會親團聚。

博愛事務所促成500多個失散家庭在港團聚,總算「一不小心做出名了」。每當外界投以質疑的眼神,田總是答以:他是堂堂的炎黃子孫,絕非國民黨特務,更非美帝走狗。

田圻暢第一次踏上寶島,是在1986年10月,隨「志清觀光團」參加雙十國慶。數年後獲得台灣居留權,有了另一種中國人的身分。其後穿梭兩岸三地,目睹種種變化,不斷對比反思,希望促成永不再戰。他認定,加強溝通和瞭解是兩岸當務之急,他在戰火中出生,最希望的是兩岸和平相處,直到永遠。

田圻暢曾經陪同湖南籍的政治大學老教官返鄉,一行三人剛走到羅湖橋,老先生額頭已冒汗、手腳發抖,遇到海關武警邊檢戰士,路都走不動了。原來是幾十年未見共軍,把他嚇壞了。

 

田家故事是民族聚散縮影

 

1988年10月,正忙著成全兩岸親人會面,也順勢安排自己親人到港與父親歡聚,分隔整整40年,泣不成聲的情景,猶如昨日。許多老先生由台灣太太陪著,和大陸的元配會親;遺憾的是,田家就不行,也太難了。只因僅有9天姻緣的生身父母,別後各自嫁娶,情份已淡,致有生之年未再相見。

田父已於1995年2月病逝。出殯日,在父親靈前,跪著他三個出身背景完全不同的兒女。田圻暢是親生兒子,妹妹是台灣媽媽帶過來的女兒,弟弟是和台灣媽媽婚後抱養的兒子,這個家成了國共內戰最好的拼湊見證。

至於北京繼父的家,21世紀第一個春節,他專程趕去團圓。田圻暢感謝大弟弟主辦盛情,舉杯對著媽媽、繼父和三個弟弟及弟媳孩子們感慨地說:「上個世紀,我們這個家支離破碎,新世紀以德報怨,尋夢團圓,是回京過春節最大的目的。」他向繼父敬酒:「是您當年保護了我們娘倆,我謝謝您。如今弟弟都很優秀,我以他們為傲,您也該心滿意足,希望您和我媽白頭偕老,歡度晚年。」

繼父是貧下中農的共產黨員,曾是頭上保護田家母子的大紅傘,直到政策轉向。儘管繼父曾逼田圻暢改姓,要將他掃地出門,但這一切都可忘掉。田家悲苦的故事並非唯一,卻是整個民族聚散的縮影,後人要學會包容寬恕,更不能忘記!

 

(作者係前輔仁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