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228中的白崇禧|郭冠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這幾年來,冒出個歷史大冤案,說228中白崇禧是台灣的救命恩人,因此蒙冤受謗,被蔣介石忌恨迫害。

這,完全不是事實。

「當時要不是你父親到台灣來,台灣人更不得了啦!」白先勇在《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一書中,描繪那「在台關鍵16天」,說別人都是草菅人命,就他父親仁慈寬大,清查濫捕濫殺,挽救許多無辜的性命。還有在送往刑場路上又被赦回的人說:「你父親的一道命令,讓我多活了66年。」

但白崇禧卻是最主張對暴徒要從嚴懲辦的。他一到台,就給蔣介石電:「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馬公要塞司令史文桂等,鎮壓最為得力。」

在228中,有兩個大壞人,彭孟緝與柯遠芬,他們濫殺無辜;但白崇禧這個大好人,卻對兩個大壞人有截然不同的評價。白崇禧指柯遠芬「處事操切,濫用職權,賦性剛愎,不知悛改。」但對彭孟緝則極嘉讚,許為模範軍人:「擇善固執到底而削平全省大亂,誠功不可沒。」  

白讚彭,就是他違抗行政長官陳儀的軍隊不出營的命令,獨斷專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斷然下山平亂,殺了近一百人。 

白崇禧是1947年3月17日到台宣慰,21日他在高雄召集全台上校以上的軍官講話,就大讚彭孟。隨後他到嘉義,這裡是暴民攻打水上機場,攻防最激烈的所在。25日,因到機場談判勸降而被押多日的四名「和平使」市議員潘木枝等,在火車站前被槍決示眾。

白先勇說:「父親是國民政府蔣中正主席親自任命的特派大員,可以說手上掌握生殺大權。」

白崇禧說:「『二二八』事件,係受共黨及少數本省暴徒乘國軍他調煽動爆發,幸經陳長官敏捷及鎮靜處理,社會秩序即告恢復。關於此次事件主動之共黨及暴徒決從嚴懲辦。」

幾年前白先勇出了一本《父親與民國》,第一章就是寫他父親在228中如何寬仁愛民,化解仇怨。事實上,白崇禧功業彪柄,228宣慰在其一生經歷中可謂並不突出,在白的一生行傳中,實在排一章來談都不夠格。而且,白崇禧在善後中並沒有襄公之仁,他的一切作為都是想如何最好地來鎮懾平亂。白也並不寬仁,相較與228,那殺戮更烈的大case,1927年412上海清黨,就是白的廣西部隊主持的,那才是白的「慧眼識破好機」。白絕不是仁慈的人,作軍人,也不能以此相繩。

 

新復之地需靠兵力維持

 

說白崇禧要對暴民以司法輕判,完全不是事實,1948年2月25日,事件一年後,白呈蔣電文,仍主張軍法審判:「以茲鎮懾,經職一再權衡,期於切合實際,台灣省特殊環境,請仍維持由軍法審判速予結束因事變所生各案。以維政府威信。」

平亂後,由於台灣防務仍顯空虛,白報蔣說:「必須將要塞充實兵力,應以維持基隆、高雄官兵各6000人,馬公3800人為標準,加強國防實力,以應不時之急。」

蔣介石日記載:「新復之地與邊省,全靠兵力維持。現時惟有懷柔。此種台民初附,久受日寇奴化,遺忘祖國,故皆畏威而不懷德也。」

白先勇說他父親,「後在台灣受到嚴密監控,是因為他二二八宣慰,在台灣民間有崇高的聲望,由此犯了當局大忌。」這完全是子虛之言。事實上,當時威權極重的時代,沒有人會去考慮「民間聲望」,也沒人會去誣陷228誰處理不當,只會以平亂有功相勵,連對陳儀都沒以此來公開誣他。而且若說有「名望」就犯了蔣忌,那為何陳儀留下的幹部,嚴家淦、任顯群、柯遠芬等都還受重用?可見228根本不值得再提,更不會以此為論忠衡奸的標準。

白先勇說:「父親因副總統選舉支持李宗仁,更因徐蚌會戰,國軍大敗,期間父親曾發電,建議美國出面調停。蔣須下野,才能和談。蔣對父親一直頗不諒解。」白先勇這裡說得很對,這也是歷史常識,但為了譁眾取寵,白先勇曲筆一轉,竟說:「父親入台後只任閒職,並無兵權政權,對蔣中正政權,不構成任何威脅,當局對父親如此防範唯一的原因,恐怕是跟二二八有關。」這,完全是自我抹粉,不合事實,損人不利己,白崇禧地下有知也會啼笑皆非。若「感恩」此理由為對,那陳誠土地改革,在台灣民間聲望更高,蔣為何不忌陳?再說,白對彭孟緝讚許最力,蔣為何不以此猜忌彭,還倚為最心腹將領?

白到台為蔣嫉忌監視,一是因為這位「小諸葛」與蔣一直有隙,二是到台後蔣完全黨政改造,局面是陳誠與蔣太子的天下,白崇禧當然不能再做事,不只白,很多老將,何應欽、顧祝同都是如此。

至於監視,是蔣介石穩定政權的手段,他對誰都如此,連張群都有一大疊起居註,對葉公超當然更是,不單只是對白,這與莫須有的「台人感恩」完全無關。

若要說「宅心仁厚,寬大愛民」,那最如此的是行政長官陳儀,他一再交代懷柔忍讓,3月6日接彭孟緝電報說已下山平亂,急怒,立電責彭:「輕舉妄動,應負此次肇事之全責。著自電到之日起,全部撤兵回營,聽後善後解決。」

後來知道蔣介石已派兵來台,且暴徒要他投降,陳儀才在8日電彭:「貴司令英明果敢,當機立斷,打破和戰苦悶迅速平定高雄屏東南台嘉義等地,全省因而底定,功在國家,可欽可慰。」

白崇禧是9日接蔣令赴台宣慰,他即與來京的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委李翼中和陳立夫擬定《處理台灣事件辦法》,李翼中把事件全怪到陳儀身上,故白建議蔣:「台灣省主席人選,請主席先行決定」。

本來11日,白崇禧就要啟程赴台宣慰,但陳儀不贊成,當夜致函白:「關於改組省政府及民選縣市長等問題,原宣佈須請示中央核定,一俟二十一師全師到達,秩序大致恢復,隨即電請大駕蒞臨,宣達德意。」

白先勇說:「父親抵台時,面臨的情況,十分複雜敏感。當時全島人心惶惶,台灣人民陷於極端恐慌狀態,任何處理不當,即有火上加油、災情擴大的可能。」此言實係誇大,白來台時全台已恢復平靜,只有埔里一帶的謝雪紅「27部隊」還有點戰鬥,斃匪7人。實在要說極恐慌的,是外省人。

17日白崇禧到台,第二天就赴台灣警備總部,表示「此次台灣發生不幸事變,賴陳長官迅速處置,在台陸、海、空軍以少數兵力,對機場勤務、要塞、倉庫之守護、治安之維持,確已盡忠職。待增調國軍抵台,始於短期內,將變亂大致平定。」、「對此次事變傷亡官兵及深明大義、富於國家、民族觀念之台胞」,予以讚賞。

 

白對事件原因自有分析

 

然後白崇從北到南,視察全台,前後5天,電蔣報告:「密查此次台灣事變之遠因,乃由台胞青年過去受日本五十餘年狹隘偏激教育影響,致國家觀念民族意識薄弱。其近因即抗戰勝利後,中共假言論自由之名,恣意詆毀本黨及政府軍隊,台省一般不正確之報章輿論,亦同出一轍,醞釀既久,台人有政治野心者乘機操縱,伺機爆發,故最近以台專賣局緝私事件,藉題發揮,因少數共黨份子及日軍投降後,自海南島遣回之台籍退伍軍人與地方莠民勾結,煽惑叛亂,台省青年學生妄動盲從。事變係野心者有計劃的暴動,希圖奪取政權,非少數奸黨所能全面鼓惑,不過利用台人排外心理,推波助瀾而已。今後治台方針與職在京所擬者確有修改之必要,請俟視察完畢,與陳長官詳商再提具體方案,以供採納。」

27日還在台大法商學對6,000人訓話,指出「毆打公教人員及眷屬,種種殘暴行為,慘不忍聞,此實有過於滿清義和團盲目打外國人的不智行為。」白剴切告喻台胞,說因日據50年,「致光復後不能馬上全都交給本省同胞自己治理,但亦未似日人時代連一小學校長都是日本人,各軍政要職中本省人並不在少數。」他認為「即如二二八處委會中均係無政治眼光、無智、無能力的一群,其中實無一人可以辦領導政治工作的,即中央要派來台之公務人員全部離開,以短期間之處委會一切表現及行為,實不能成功。」

白又在廣播中說:「其企圖,直欲推翻政府,奪取政權;而其行動,亦極偏狹殘忍,內地來台幫助台灣建設,及教育台灣子弟的公教人員及其眷屬,被暴徒擊斃、擊傷者,在千人以上。」「按照軍法,對此暴動內亂分子,本當處以極刑,但中央為寬大處理,即予嚴正審訊,除首要主犯以懲辦,以振綱紀外,其情節較輕者,即准具保開釋。」他認為,「如二二八事變處理委員會所提三十二條,要軍隊、要塞繳械,更要接收政府機關」、「充分表現幼稚、無常識、不度德、不量力」。他相信,台灣大多數父老同胞都是深明大義的,「這種罪惡,絕不能加在整個六百多萬台胞身上。」 

此時白崇禧已對事件有清楚瞭解,對陳儀的處置也甚為認同,他電告蔣介石,認為「此次台變內容並不單純,共黨暴徒操縱煽動,蔓延既廣,被害復大。目下對被劫之多數械彈,與共黨兇犯之竄匿,正待加緊追繳,清剿一切,善後尚須審慎處理。」建議「台籍各團體、人民代表,僅憑風說,提出種種要求,尚懇鈞座勿輕許諾,以免增加善後困難。」蔣介石批示同意,說:「陳長官查辦案亦已打消,勿念。」

4月2日,白崇禧飛返南京,呈送蔣台政改進意見。行政方面,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可即改組為省政府。各縣市長民選於暴徒尚未肅清、地方秩序未完全恢復前,可暫緩議。也就是說,白崇禧考察了台灣,知道起亂之因,就是陳儀在政治上放得太鬆,開放民主之故,故不宜再蹈覆轍,實行直選。

當時,最慘的是外省公教人員,被毆打殘殺,因此事後紛紛想攜眷離開台灣,白崇禧於3月20日,在長官公署大禮堂(今行政院),召集公務員講話:「余今仍盼諸君繼續留台工作,勿稍灰心。須知中國不能離開台灣,台灣亦不能離開中國,諸君留台服務,實與前往內地服務無異。且台灣乃新收復之領土,即就教育而言,吾人之工作必須五年至十年始可完成。日前侮辱諸君以及傷害諸君者,僅為極少數之不良分子,極大多數之台胞仍極愛國,且願與諸君精誠合作,二二八事件,純係意外之偶然事件,余信今後決不致再有此事,余並保證今後中央亦絕不容許再有此事。」  

 

陳儀浩氣磅礡留萬古

 

事實上,真正該被肯定的是陳儀,其大義凜然,堅持法治的態度,令人動容。柯遠芬就說,暴徒包圍警察局、憲兵團,要求就地槍決前晚查私煙擊殺暴徒的私員傅學通,警總軍法處本已被迫同意,但陳長官卻正色曰:「此事完全為一法律事件,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我絕不能接受暴徒要求。人可廢,法不能廢。」

白崇禧在台南謁鄭成功祠,撰聯留贈:「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礴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這幾句話,正好可作為陳儀一生的總結。

白崇禧對二二八的處理大致不差,但是絕非其子先勇所說的是多愛護台灣人,台灣人多感激。事實上白處理的原則是執行蔣的命令。蔣從來主張從寬處理,白也從來沒有一點刻意討好台灣人的意思。

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心臟病發逝,有輓聯說:

「憶當年蓬瀛事件微將軍及時趕到台民早已成冤鬼;

痛此日禹甸淪胥正王師準備反攻天上漢河殞巨星。」

上聯實係溢美之詞,下聯才是228陰魂不散的關鍵所在,就是後來的政府退居台灣,反攻大陸未成,漢河絕斷,國家分裂之故。白崇禧說的:「台灣為我國國防重鎮,中國不能分離台灣,台灣更不能離開中國。」正是他為228事件所下的結論暨認定起亂的原因,這才是切中實際,高瞻遠矚之見。

 

(作者係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