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520與兩岸關係」座談會(續)|編輯部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陳建仲:蔡英文自以為有本錢「拒答」

 

蔡英文提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三新主張,大陸也有「三新」:全球共享經濟的「新途徑」、圓中國夢的「新時代」,以及面對經濟長期弱化的日本、政局空前混亂的美國,加上準盟友的俄羅斯、穩定轉移軍工技術的鳥克蘭的「新局勢」。而台灣面對的新形勢卻是嚴重斷裂。

學者張榮豐曾提出「納許均衡」,大意指「台灣不獨,中共不武,美國實質控制亞太」。在台灣不獨部分,阿扁當總統時大踩地雷,拋出「一邊一國」論,蔡英文則繞開地雷,從法制面、立法面,做到阿扁做不到的事。她認為只要不被扣上法理台獨、不改國號,大陸就拿我沒辦法。而且她全面掌握話語權,台灣的任何政黨、網媒等皆無法與之對抗。

反觀國民黨急速弱化,藍營過去因為選舉鬧分裂,現在則為了路線之爭扯破臉國民黨領導階層必須放下恩怨及紛爭,團結起來,才可能穩住2018年選舉。國民黨的話語權、資源皆不是民進黨的對手,民進黨透過招降納叛的方式吸走了不少國民黨的角頭,即使吳敦義當上黨主席,也很難改變此狀況。

面對台灣的新形勢,北京若繼續用過去的手法將很難操作。蔡英文為何敢拒答,因為她只要在2018年前完成轉型正義,將國民黨斷奶,收編國民黨的樁腳,掌握司法、輿論工具,民進黨絕對可以掌握大優勢。目前蔡英文民調很低,好像快完蛋了,但民調真的能反映在選票上嗎?何況國民黨的民調也未上來。

民進黨只要繼續掌握媒體話語權、社會團體、地方樁腳影響力、中央資源分配權,就可確保長期執政。蔡英文相信只要民進黨2018年又大勝,北京自然不得不配合她,所以她敢拒絕補答問卷。加上她認為中共19大前,大陸對台的打壓有限,頂多就是緊縮台灣的外交空間,這些都在她能承受的範圍內,反可藉此繼續凝聚黨內向心力。

蔡英文執政至今最大隱憂是黨內新潮流派系,不過蔡英文利用安排職務,擺平新潮流,例如蔡利用前瞻計畫做資源分配,林全才轉危為安,從之前要求換閣揆,現在則只要換幾個部長就好。

在兩岸方面,至少在第一年兩岸不會有太激烈衝撞,有人說國安局給蔡英文錯誤資訊,才讓蔡拒答,其實她不是誤判情勢,是思考手中的籌碼後下的決定,就是要跟你軟對抗,看大陸能如何,而且,她認為兩岸交流中斷反而有利民進黨擴張版圖。對蔡英文這種頑強的態度,北京很無奈也很頭痛,但很難直接在島內使得上力。

紀欣:吳敦義能在國民黨主席選舉中第一輪就過半當選,避免了歹戲拖棚,也降低了國民黨分裂的可能性,對國民黨而言算是一大利多。我個人以為他的當選與兩岸主張關係不大,而是國民黨員希望有一個較強勢的黨主席,成為制衡民進黨的在野黨,吳敦義領導的國民黨是否能符合這個期待,值得觀察。當然,我們最關心的是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在兩岸主張上,是否會與民進黨有明顯區隔?是否能引領民意,對抗全面「去中國化」的民進黨政府、遏止台獨?

接下來請各位對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對兩岸是利多還是利空,以及國民黨是否可以重新再起,發表意見。

 

張麟徵:統一沒能力,被統不願意

 

國民黨對統一沒主導權,又不想被統一,這是問題所在。吳說他是馬英九的接班人,要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深化九二共識」,我認為都是沒有意義的。「九二共識」如何深化?吳敦義敢說他是中國人嗎?敢說要追求兩岸終極統一嗎?缺此目標,怎麼可能「推動兩岸和平的制度化」?

政黨是以理念號召同志,而國民黨沒有理念,如何號召同志?吳敦義說要兩岸和平,難道蔡英文不要兩岸和平嗎?如果國民兩黨沒差別,我為何要選國民黨?蔡英文執政成績太差,但我對國民黨不抱任何期待。國民黨或許有機會在2018年取得多幾個縣市長席位,多一點縣市議員,但根本上不可能扳回大勢,尤其現在黨產遭清算殆盡,組織又永遠在改造中,樁角又被剷除,國民黨在選舉上已不具優勢,何況深藍及統派,不一定會投票給國民黨,想在20年之內拿回政權非常困難。

還好,儘管台獨分子勒緊褲子也要追求台獨,台灣還是獨立不了,因為中共不可能放棄統一的目標,美國人也不會救你。只是,繼續拖下去,對台灣是不利的。

 

毛鑄倫:獨台無法與台獨競爭

 

這次國民黨選舉,黨員在洪秀柱及吳敦義之間做出了選擇。不過,國民黨的獨台究竟不敵民進黨的台獨。尤其,國民黨各山頭都想自尋生路,那勢必會造成黨在組織及目標上的虛空化,而且美國、日本決不會讓國民黨轉向大陸。

我不認為吳敦義帶領的國民黨能夠重新執政,而國民黨如果太長時間拿不回政權,就可能從台灣的政治舞台上消失。

獨台論述在台灣其實是沒有市場的,國民黨也不可能靠它再起。可悲的是,美國、日本要加速國民黨的死亡並不困難,而大陸要它活下去卻很難。這主要是美日在台灣有很多內應,而台灣的統派卻始終勢力單薄。簡單說,國民黨的存亡繫於中美日之間的角力,國民黨領導層必須看清楚這一點,才能做出明智的抉擇。

 

陳建仲:國民黨自發性的危機總動員

 

此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有幾個觀察點。第一,這是國民黨首次自發性危機總動員,這次投票率近六成,出人意外,顯示國民黨上下體認存亡困境,給了吳敦義整合黨內的機會。選舉恩怨總會過去,真正困難在明年的縣市長選舉,如何與黨內有力人士協調折衷,考驗著吳敦義的領導力。

兩岸關係部分,吳敦義強調他是馬英九「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接班人,他在回應習近平的賀電中清楚寫到「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對於它的涵義,雙方同意用口頭聲明方式作各自表達」,這是國民黨主席第一次用書面表示「各自表達」,這不是大陸所樂見的,但選舉要保持彈性與模糊這或許能爭取到一些中間選票。他在同一封信中也表示了要「深化九二共識」、「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互相尊重與包容」、「 弘揚中華文化」,這些至少是善意的。中共將在今年11月召開19大會議,或許今年底前還來得及舉行「吳習會」,這對吳敦義個人及國民黨,都是一大利多。

不過,我對國民黨的未來感到悲觀,國民黨的財務、決策從來不是獨立的,過去靠黨產足以應付選舉,現在已無法跟民進黨綿密的募款機制相比。而國民黨的舞台在立法院,要靠立委的戰力、表現,但一些有經驗、有戰力的人,如林郁芳、吳育昇都不再是立委。馬英九喜歡用形象牌,但往往好看不好用;新黨根本沒有立委,親民黨席次太少,又選擇與民進黨維持盟友關係。國民黨唯一能做的是找議題,清楚表述立場,不能只靠反對,以免民進黨只要說「再野蠻,也不能阻擋預算或改革」,國民黨就輸了。

民進黨會從地方挖牆腳、清算國民黨黨產,一路割到底,絕不留情,所以國民黨勿心存僥倖。吳敦義應至少先把路線之爭止血,再努力把地方樁腳穩住,才有可能重新再起。

 

周陽山:國民黨面臨多重考驗

 

這幾年來,國民黨除了漠視《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權能區分,拒絕一個中國、否定兩岸統合之外,已經提不出任何有力的主張了,甚至也找不到有實力的青壯代接班人。

民進黨掌權後的中華民國已經不是原來的中華民國了,它是另一個「新而獨立」而且「國際孤立」的鎖國。那麼,國民黨本身的本土化究竟還要不要追尋民進黨的主流路線,複製民進黨的台灣主義和台灣主張?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大陸所領導的全球化,國民黨究竟有無積極的對策?面臨台灣的國際空間不斷被壓縮、兩岸關係急劇惡化的新情勢,國民黨有什麼解決的好辦法?而國民黨在清算黨產、轉型正義的壓制下,自身的財務危機和發展困境,又有哪些突破的契機?更重要的是,國民黨要如何面對民進黨所謂的「新而獨立」的國家?它的兩岸論述究竟是什麼?我想這些都是新任黨主席吳敦義所無法迴避的考驗,也決定著國民黨能否在浴火鳳凰的試煉中重生奮起。

 

楊開煌:應從不同面向看吳敦義勝選

 

我想從以下幾方面來談國民黨主席的選舉。

第一,吳敦義的當選其實是國民黨空前的危機感被激發出來後的結果。今天四大報都以國民黨選舉作為頭版,可見主流媒體對國民黨還是有期待的。

第二,吳敦義在第一輪過關,顯示台灣人民普遍對蔡英文不滿,最少可以殺殺民進黨的威風,從這個角度言,它是好事。

第三,吳敦義不認為「九二共識」是有統一目標的「一中原則」,對吳而言,「一中原則」可能是工具性原則,不具有統一目標,也可以說是獨台,北京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看法。未來國共如何交流,會有本質性的難題。面對台灣的獨台綁台獨,大陸要有長遠配套措施。

第四,吳至少不反對中華文化,北京要做的是將吳敦義這樣一個可以被統戰的對象,變成可以被團結的對象,這需要有長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