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台青年音樂家古曉梅任廈大教授|陳淑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古曉梅今年獲聘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鋼琴教授,實現了她多年來想一面教學,一面演奏的夢想。她認為,人生要學以致用才能活得精采,而廈門給了她發揮專長的機會。

 

    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已升格為台灣藝術大學)畢業的古曉梅,是台灣第一個也是唯一榮獲俄羅斯及美國雙博士的鋼琴家,2016年2月獲聘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鋼琴教授,消息傳回台灣,知悉的親友師長無不替她感到高興,一方面因為這是一個五年聘約,相較於在台灣無法找到一份專任發揮所長的工作,實顯難得;二方面,這個職缺是向全球徵才,古曉梅能在眾多競爭者脫穎而出實在不容易。趁著暑假返台探望親友的時機,她來到雜誌社接受專訪,向記者細說去廈門發展的因緣。

「2013年廈門工學院新成立音樂系,我在朋友推荐下應聘任教。」那是古曉梅第一次到廈門,她回憶,「廈門的氣候與食物跟台灣很接近,生活上沒有不習慣,只是沒有什麼朋友,一切要從零開始。不過三年下來,我在廈門感受到滿滿的愛。」

古曉梅舉例,當同事知道她一人來廈門,都很熱絡地照顧她,約她吃飯時,會帶其他很多朋友來,就這樣,她認識的人愈來愈多。

 

感受大陸重視專業人才

 

又如,廈門新朋友知道她在1995年去莫斯科音樂學院修讀音樂博士,並於2001年拿到學位;隨後又去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深造六年,2008年獲得鋼琴博士學位,畢業後還曾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辦鋼琴演奏會,都很佩服她,也紛紛主動幫她投履歷,詢問演奏機會,「對於朋友的熱心幫忙,我真的很感激,也同時感受到大陸人很重視專業人才。」

今年獲聘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古曉梅謙稱自己很幸運,除個人的學經歷專長符合校方的需求,她又具備美語與俄語兩項外語能力。

古曉梅同時精通美語及俄語,要從大學時代講起。就讀藝專時,她曾跟隨知名鋼琴家藤田梓老師到莫斯科參加暑期課程,從此與俄羅斯結下緣分。1995年畢業時,同學多數選擇赴美進修,「家境無法供我留美學費,而俄國的學費跟台灣私校差不多,所以我選擇去莫斯科音樂學院讀書。回想我去俄羅斯時才20歲,俄語也不好,但留俄生涯卻是我人生的精華期,除了學到專業,也學到很多生活上的功課,還取得了俄國文化部頒發的俄文鑑定證書。」

從俄國學成返台的古曉梅,原本以為可以好好在家鄉就業展開人生下半場,未料,鼻子過敏的老毛病導致她身體狀態很不好,甚至影響她登台演出。偶然間,朋友告訴她,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音樂系有全額獎學金及助教職,在沒有經濟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她再度赴美讀書。「畢業後有機會留在美國任教,不過2008年恰逢全球金融海嘯,加上父親身體不適,我也認為未來亞洲會是世界發展最快的地區,就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家。」

 

在廈門大學實現夢想

 

返台後,古曉梅想找一份全職的音樂教學工作,無奈台灣音樂系的老師呈飽和狀態,新人不易進入,於是轉往政治大學斯拉夫語系擔任俄國音樂鑑賞課程老師、社區大學教音樂欣賞,替國家音樂廳出版的表演藝術雜誌撰寫樂評,在中正文化中心及台北世貿科技展覽會擔任俄語口譯,並在中央廣播電台俄語組主持節目。

一個人同時做四五樣不同的工作,日子過得不輕鬆,但她說「現在回想起來,那段經驗非常有趣、非常好,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履歷,造就了現在的我。」「我除自小接受中華文化教育,20歲以後又接觸了美、俄兩國的文化,視野因而提升,尤其很開心因有外語能力,我得以看到音樂以外更寬廣的世界。」

古曉梅雖然惋惜她不能在自己的家鄉工作,但她在廈門大學真的能夠發揮所長。目前除了在廈大教學,也因為大陸積極推動國際交流活動,她同時負責筆譯、口譯等對外交流工作。此外她也經常舉辦講座,受邀擔任音樂比賽的評委,更有機會開個人的鋼琴演奏會,9月底她將與廈門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鋼琴協奏曲,11月跟廈大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黃河鋼琴協奏曲》。古曉梅認為她自己隨時「保持演奏狀態,對學生是好的示範。」

她指出,音樂本身就是語言,有時無法用字詞準確表達的言語,但琴一彈,就懂意思;一聽,就知音色的要求為何。演奏與教學相輔相成,老師演奏能力愈好,教學質量也會愈好。

古曉梅最後建議青年人,人不能改變環境,只能改變自己,唯有不斷培養自我的優勢條件,工作來時才能把握住。她相信,人要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就是要能學以致用,而廈門給了她融合所學,發揮所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