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政局動盪好幾個月,6月27日再傳最高法院遭到一架國內軍用直升機襲擊。委國情況外媒多有報導,反觀台灣媒體大都未予關切,而學界多呈深具西方色彩的負面評價。
兩種制度的競爭
西方觀點認為:拉丁美洲政治人物,任期將屆時,即想透過修憲或政變的方式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查維茲如此,馬杜羅亦復如是。然而,個人認為,此種陳述過於偏狹、侷限,還真稱得上是「後真相時代」(post-truth era)的一例。委內瑞拉動亂的本質,隱含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價值與制度的競爭意義,而非只是一般國家的政客權力鬥爭性質。
事實上,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 1954-2013)及現任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的意識形態,均屬於明確的「民主社會主義」(Democratic Socialism),是一種把現代民主憲政和社會主義經濟,合為一體的政治意識形態。他早期的政變、參選政見,即是反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在委內瑞拉導致的貧富差距。13年的總統任內,兌現承諾,實際付諸實行,完全翻轉為「民主社會主義」制度,財富重新分配給貧困人民的社會福利,包括教育、醫療等等的免費,徹底擊潰財團與資本家的市場壟斷。
查維茲具體的政策呈現於一連串的社會和經濟計畫:包括「魯賓遜計畫」(Misión Robinson),提供免費閱讀、書寫、和算數課程,給超過150萬委內瑞拉的成年人文盲為目標;「瓜依凱布洛計畫」(Misión Guaicaipuro),計畫保護委內瑞拉原住民族群的生計、信仰、土地、文化、和其他權利;「蘇克雷計畫」(Misión Sucre),以提供200萬名沒有完成基本教育的委內瑞拉成年人免費的高等教育為目標;「里巴斯計畫」(Misión Ribas),計畫提供改善的教育和文憑給500萬名委內瑞拉高中退學生;與古巴一樣,提供免費的醫學院教育合作計畫,未來將前往貧窮的南半球國家提供醫療服務。
委內瑞拉的反對黨聯盟領袖,與西方的理念如出一轍,屬於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查維茲宣稱他在對抗貧窮之外,也將會展開對「帝國主義」的鬥爭。實際上,即為針對「華盛頓共識」的打壓與反擊,在國際名聲上,頗為凸出,也備受爭議。
因油價低落財政發生問題
不幸地,委內瑞拉財政收入,超過90%來自原油出口,因此,其現況動亂,直接導因於一年來石油價格的攔腰砍折。順便一提,俄羅斯也深受此害,但是後者畢竟為一方大國,能夠撐過經濟動盪。委內瑞拉的國情不同,自然也就回天乏力,直接導致反對黨與人民的強烈暴亂。
查維茲在2005年聯合國高峰會,指責新自由主義推行的方針,例如資本流動的自由化、排除貿易障礙、以及民營化等,乃為造成開發中國家貧窮的原因。諷刺的是,幾十年來資本主義極端發展所帶給第三世界的長期災難,明顯逆轉,同樣的正在美國出現,成為川普刻正面臨的難題。不知川普與查維茲的感受,如何能夠明顯區分?
台灣菁英對制度缺乏反省
在此,凸顯的真正問題乃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徹底反思,以及進一步如何修正其走向極端的缺失?而非如同福山(Francis Fukuyama)已經認錯的─將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定於一尊,然而後者依然為許多國家發展的目標,台灣不正是如此?甚至,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走向全盤西化政策,全部照搬西方制度與價值,菁英們從未提出過兩種經濟社會制度的競爭性選擇政策思辨,降低國家干預,放任財團企業揮灑自由市場。其後果是,喪失國家長遠經濟發展與目標,停滯甚至是快速衰退在上一波的經濟循環中。
台灣的政黨屬性或價值觀,完全異於全世界的「左」、「右」意識形態模式。兩大黨偶爾會提出類似社會民主主義政黨的政策項目,又偶爾會提出相反的政策選項。說穿了,其實都是「右」派,兩相競爭的,只不過是族群性的、狹隘的,同時也參雜著政商利益的菁英權力鬥爭。台灣的知識分子與菁英,是否應該開始嚴肅思考,台灣社會長遠發展的價值與目標了?
(作者係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戰略研究學會執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