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且看台灣漠視「中華情」的下場|許成之 在 Facebook 上分享!

2016年,中國國民黨二次交出政權,國會席次不過半,政黨資源大幅減少,顯示其政黨競爭力已經急速衰退。2018年,國民黨雖然贏得地方首長選舉,成果輝煌,但2020年大選却再次失利,而且這次選戰曝露出其團隊組織管理及運作的嚴重缺失,政黨競爭力流失。有關組織管理方面的缺失,大企業領導人和組織管理學者專家相當清楚,筆者不在此多言,謹就選民的中華情部分提出觀察所見。

台灣處在大陸東側,中華民族早在明清朝代就大批前來台灣開疆闢土、建立家園,而官府也在台灣行使治權,其間雖曾被歐洲國家短期占領部分地區,但整個主權始終屬於中國,台灣人交往者也是大陸沿海地區鄉親。

對台灣影響最大的是,1895年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如果只考慮6歲入學到12歲畢業的國民教育年齡層,概算一下,189512歲的少年人到1945年已62歲;而光復時已滿12歲不必再入國民小學(筆者沒有查到,當時國民政府對此有特別的處理方式),那麼這些當年12歲以上到62歲的台灣老居民,根本從來沒有受過任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反而,接受了6年的日本國民教育,或再加上6年的日本中等教育,或又再加上4年到7年的日本大學教育,甚至擔任日軍軍官,他們在國族認同上當然不會有中華情。

再說,從1945年台灣光復到2016年是71年,當年6歲的小孩子這時已77歲了。他們在過去71年間透過個人、家庭及參與社會活動,對台灣政治社會顯然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力。

1995年李登輝就開始「去中國化」,接下來陳水扁當政的8年中華情日益淪喪,2008年中國國民黨重返執政,馬英九雖握有執政權,卻未在8年任期內匡正「去中國化」的教育,甚至姑息養奸、隨波逐流。也難怪2014年會發生太陽花事件,對年輕人影響甚大。

2000年出生者今年剛滿20歲,由於成長過程完全缺乏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作為首投族的他們,幾乎都毫不猶豫地投給蔡英文,還認為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

建議長輩們不要怪年輕人,從台灣1895年割讓給日本到現在已經125年了,這125年間的大幅演變,絕非年輕人可以用現代世界的一切去想像。

台灣光復初期,台北每個區之間都是稻田,走路及騎腳踏車是主要交通工具,戰亂造成社會蕭條,當時人們三餐不繼,現在的年輕人怎麼能想像?尤其,第三代的年輕人是享受台灣經濟起飛的寵兒,若非從學校和家庭中學到從前社會的困苦與奮鬥,豈能自省自覺?

建議年青朋友們多去認識老祖宗的智慧,中華五千年文化傳承中,嚴肅的有儒道墨法、四書五經。古典通俗文學小說有封神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西廂記、兒女英雄傳、老殘遊記、白蛇傳等,不僅文字情懷俱佳,而且相當有趣。《孫子兵法》及《易經》為西方各國極力推崇。中醫、武術、氣功、民族音樂及舞蹈、服裝、藝術也廣為世界所推崇。佛經的文筆修養也很好,並以發揚儒家思想、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為宗旨。

有果必有因,漠視中華情的結果已清楚顯現了。

 

(作者係競爭力及政黨組織發展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