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也可以節能樸實平價
世界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2021的得主是法國建築師雙人組Anne Lacaton和Jean Philippe Vassal。這兩位建築師的國際知名度並不高,但評選委員會給他們的評語是:「他們搭檔完成的作品,包括私人住宅、社會住宅、學校、文化建築、公共空間和都市發展策略等,持續關注建築與環境間的關係,並深究居住空間對人們的影響,在設計中時時體現建築師在社會正義、環境方面的深刻責任,反映了普立茲克建築獎『為人類社會做出持續貢獻』的宗旨。」
這兩人的專業生涯,從非洲東岸的尼日共和國開始,繼而在法國本土做了許多與社會環境有關的建築設計。節能、永續、樸實、平價是他們設計的原則,有多少錢做多少設計,每個案子都能在預算內執行完建設工作。
在拜金主義充斥,建築追求怪異的當下,能秉持「質樸」的價值觀逆勢而為,誠屬可貴;這也難怪他們能獲得建築最高榮譽獎的青睞。
同樣因作品充滿人道色彩而得到普立茲克獎的,還有2016年的得主,智利的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Alejandro Aravena)。他的作品致力於公共利益與社會性。他認為「建築師工作的主要目標是,藉著個人與社會需求的平衡─包括政治、經濟、環境各種議題,改善人類的生活。」
亞氏為智利工人設計的住宅社區Villa Verde Housing,每個單元造價被嚴格控制在2,500美元以下,簡潔中富有多樣性,且可隨各個家庭的需要,彈性改變內裝。他的另一個為墨西哥做的社會住宅,不論構造、形式與生活行為的反應,都極富創意。
另一位充滿人道情懷的普立茲克得獎建築師是印度的Balkrishna Doshi。他師承現代建築大師科比意(Le Corbusier),雖然非常具有形式創作的能力,但不忘情於為低收入的同胞設計住宅。Aranya低收入住宅材料與工法簡單廉價,但卻提供了鄰里間非常人性溫馨的生活空間。
歷屆普立茲克獎得主中不乏怪咖。像設計北京中央電視台「大褲衩」的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以及設計西班牙畢爾包美術館的美國建築師Frank Gehry。這些建築大師的作品自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也成為建築潮流的領航者。普利茲克獎不將建築的榮譽著眼於新鮮的創意,而能等量齊觀的看待「社會性」強的作品,這也是這個獎能傲視世界,領先各大獎的原因。
台灣出了個謝英俊
反觀台灣與中國大陸,我們是否也有具「社會情懷」的建築師呢?大陸改革開放後生活趨於富裕,一線城市的房價,甚至已是台北精華區的好幾倍,當然看不到為普羅大眾蓋的房子。反倒是在台灣,出現了一位自許為「常民建築師」的建築專業者謝英俊。在台灣這樣高強度資本主義的社會,他高舉充滿社會主義色彩的「人民」旗幟,是相當政治不正確的行為模式。但如果了解他做了些什麼樣的事,就知道他不是說著玩的。
1999年發生921規模7.3的大地震後,謝英俊前往南投日月潭邵族部落,協助當地災民重建居所。為了以較低的成本及當地居民可以參與建造的「協力造屋」概念,他開發出了容易組裝、具有自由性與擴充性的抗震「輕鋼架型式」。
2004年他開始在中國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區推廣他的理念,嘗試讓當地農民協力建造抗震、環保、並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他主張蓋房子是基本人權,傳統建築多由農民動手建造,累積很多智慧、技術及文化,非常值得學習、延續。2008年汶川大地震,謝英俊走入四川偏遠地區協助重建工作。2009年台灣莫拉克風災,謝英俊受世界展望會和紅十字會的委託,協助700戶家庭重建。
2011年,因其在台灣及中國災區協助災民重建家園的貢獻,獲得以人道關懷著稱的美國Curry Stone設計獎首獎,他是該獎的首位亞洲受獎人。2012年他獲頒台灣第16屆國家文藝獎。
謝英俊總結這幾十年來的經驗與作法,解說他的建築系統共有三個主要部分:「持續性建築」、「開放系統架構」與「互為主體」。上述三個系統所涵括的內容,分別是建築的材質與材料、建築時的合作與溝通,以及建築如何與使用者在居住前或居住後,產生更多「住」以外的互動。
「常民建築」的美學觀
謝英俊的建築哲學,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有機建築」,「房子」是運用熟悉的模式,運用自然的材料,經過居民自己的參與,建構而成。他認為,自古以來,房子都是這樣建成的,因此人與房子間充滿了感情。經過資本化、工業化後,人與房子間的深刻意涵不見了,只剩下金錢與物品的關係。
謝英俊的最大企圖,是找回「建築」的本質、重建人與環境的關係。他發展出了一套輕鋼架系統。在他來說,這樣的構造系統是提供一種營建模式,是邁向新的建築世界的重要工具。因為對偏鄉地區的弱勢族群而言,這樣的系統既經濟又容易操作;即使缺乏建築師,仍能自力自建。這正是體現「常民建築」的理想狀態。
建築涉及的層面很廣。當結構達到安全,需求得到滿足,行為方便有效之後,形式的美好,會變成另一個追求目標。「常民建築」的美學觀便成了有趣的議題。「美」固然有普世的準繩,但在資本化的當代,物資充裕的社會,「美感經驗」趨向於精緻化,直白點說,是「奢華化」。即使是標榜著「極簡」的創作,卻也是費盡心機與不計成本,營造出來的「奢華的極簡」、「昂貴的樸實」、「人工化的自然」。
謝英俊與類似的普羅建築到底美不美,是很多局內與局外人經常探討,甚至評論的問題。這當然也「困擾」了謝英俊,讓他花了很大的精神,建構他的「常民建築」美學觀。引自老子的「為—無為」,成為他相當重要的思想基礎。
謝英俊的建築途徑在華人世界,甚至在當今的世界建築,都有可觀之處。尤其是這樣的建築行為所揭櫫的「價值觀」,更是流行的、學院派充斥的建築世界所欠缺的。謝英俊的建築態度,更挑戰了建築為誰服務的大議題。以此觀之,如果說,謝英俊的建築,為當今的建築世界的拼圖,補上了殘缺的一角,也不為過。
(作者係建築師、台大城鄉所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