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對習近平訪英的觀察|趙國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近平於10月19日至23日訪英,這是中國國家領導人10年來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專程出訪個別國家的「點穴式」外交,這在中國對歐洲的交往中很少見,這說明當前中英關係已進入新的高點。

對於習近平伉儷訪英,大多數英國人都認同。從英國的角度來看,習的到訪是引入資金的良機;對中國來說,英國是個主要的貿易和知識技術夥伴。

習近平伉儷此行在倫敦出席了英國女王主持的歡迎式、在女王官邸白金漢宮下榻、在英國議會演講、出席了盛大的國宴,並與英國首相舉行正式會談。英國拿出全套最高禮儀盛情款待習近平,是表達對一個大國領導人的尊重。

英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歐盟的核心大國,中英關係已超越雙邊範疇,越來越具有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

 

中英共同打造黃金10年

 

英國和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貿易關係,在過去10年裡穩步上升,中英兩國也彼此以語言向對方示好。舉例說:中國稱今年是兩國關係「重要的一年」,英國則以「黃金的一年」 作回應。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致電李克強總理時,更將中英雙邊關係提升到了「黃金時代」。

此次習近平與卡麥隆在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進行正式會談,雙方簽訂的經貿投資協定金額高達400億英鎊。

其實,英國財相奧斯本(George Osborne)9月在北京訪問時就說,英國正在積極尋求成為中國「在西方最好的交易夥伴」,並且應允「英中兩國攜手合作打造黃金十年」。英國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預測,到奧斯本力求打造的「黃金10年」最後一年2025年,中國在英國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將可達到1,050億英鎊。

奧斯本9月還踏上了「陸地絲綢之路」,成為首位訪問新疆的英國內閣大臣,並在那裡尋求商業合作。他始終保持著謙虛的姿態,不像有些西方高官常常擺出「人權導師」的架勢指手劃腳,令人討厭。

英國財相奧斯本在2012年就設計了對中國開放,把經濟與外交結合的新策略,被稱為「奧斯本主義」(Osborne Doctrine),當時中英兩國關係因首相卡麥隆於2010年會見達賴喇嘛而陷入低潮。

在英國,「奧斯本主義」沒有引起輿論討論,沒有議會辯論,也沒有中國專家提供意見。首先,英國樂於與中國經濟利益相結合,寧願讓英國銀行和基礎設施專案冒中國經濟放緩影響的風險。其次,英國選民自由開放,並不介意外國人擁有英國的基礎設施。英國應對全球化,比大部分歐洲國家好得多。其三,中國人愛面子,吃軟不吃硬。雖然奧斯本在外交上不是鴿派,但是他認為影響北京最好的辦法是不公開分歧,擴大經貿聯繫,一旦關係好了,私下什麼都可以談,而且有效。

 

英國對中國的重要性

 

當然,英國無法同美國相比,中英關係也不能和中美關係相提並論。但雙方都希望習近平這次訪英可以為互利奠定基礎。英國對中國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英國有意成為西方對中國最開放的經濟體,對中國投資和技術發明方面開放。中國通訊巨頭「華為公司」在西方國家發展受阻,美國和澳大利亞都禁止「華為公司」競標政府合同,但英國政府卻允許「華為公司」為英國的通訊網路提供敏感的設備和服務。

其次,中英關係沒有中美關係裡防範中國崛起的因素,因此中英兩國有機會形成不同類型的雙邊關係。

英國讓中國國營企業進入英國核工業的心臟,中國國企核電公司將置身英國能源和下一代原子技術的戰略要地,而不會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潛在的威脅。英國政府為爭取中國企業參與建設英格蘭薩默塞郡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電站,特別對核電項目開了綠燈,並且提供了20億英鎊擔保金。英國有非常嚴格的監管標準,如中國設計的核電站技術能在英國運行良好,一定也能在其他地方運行良好。英國為中國在西方興建首個核電站鋪平了道路,英國可以作為向全球推廣中國核能技術的發射台。

再者,英國也希望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由於中國經濟發展放緩,從澳大利亞、巴西和德國進口的大宗貨物和器械產品減少,但中產階級增加,導致服務和奢侈品進口增加,這就為英國創造了機會。

最後,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也可以滿足英國迫切的基建需要。雖然英國在中國投資比較多,但同中國的貿易量並不大,遠落後於德國。但英國的目標是同歐洲其他國家進行競爭,爭取中國的貿易市場和投資合作機會。英國貿易投資署(UKTI)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

 

中英和中美關係有所不同

 

中英關係和中美關係的最大不同點是:英國不似美國,沒有遏制中國崛起的動因和運作。與中英關係升溫相比,中美關係在逐漸冷卻,而中英關係將不斷開闢更廣闊的前景。

美國為遏制中國崛起,接連在東海和南海進行聯合軍演,製造緊張,促銷武器軍品。在東海,美國慫恿日本無端購買釣魚台;在南海,拉攏和煽動小夥伴菲律賓、越南同中國蚌相爭,美國漁翁得利。

習近平9月下旬訪美,曾與歐巴馬就南海問題交換意見,但美國在南海動作不斷。習近平無懼於美國軍艦的虛聲恫嚇,於10月18日訪英前夕表示:「南海諸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容外人置喙,一旦侵犯中國主權,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不料,10月26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將派遣「拉森號」導彈驅逐艦,到中國南沙渚碧礁及美濟礁一帶水域航行,並會同時派出P-8A偵察機到該海域巡邏。看來中美在南海的衝突一時間不會緩解。

另外,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對中國的投資謹慎防範,禁止外國公司擁有關鍵性的基礎設施;而英國談生意在商言商,張開雙臂歡迎中國公司,中國資金大舉投入英國的能源、通訊、基礎設施等戰略領域,包括自來水(泰晤士水公司)、港口(Felixstowee港)、煉油廠(Grangemouth煉油廠)。

 

英國不再隨美國起舞

 

英國政府對中國態度的突然轉變,引發種種解讀甚至質疑。2015年3月英國不顧美國反對,帶頭申請加入亞投行(AIIB),為其他西方國家的加入鋪平道路,令美國不快。

英國對華政策的轉變,表示英國不願繼續當美國的小兄弟。其實,過去幾年中,英國在介入中國的人權狀況、會見達賴喇嘛、鼓動顏色革命、疆獨恐怖活動、香港占中運動、東海釣魚台和南海衝突,以及網路駭客等,都選擇放棄對抗,這已招惹華府老大哥的不滿。但英國不在乎,反而舉起歡迎的彩球,希望能夠吸引中國的經貿投資,中國也希望借這次機會,推動包括在英國發行人民幣債券在內的幾項措施。

中國外交多年來把重心投注在經營中美關係上,現在終於得到春秋管仲的智慧:「攻堅則瑕者堅,乘瑕則堅者瑕。」痛定思痛,發人深省。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