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威尼斯冒險家、作家卡薩諾瓦(Giacomo Casanovo 1725-1798)晚年寫下這麼一首詩:
「往事記憶猶新,而今老懷彌慰;多年飽經滄桑,竟是歡多愁少;敬謝皇天厚我,深慶不負此生。」
200年後,相隔萬里的這一端,名攝影家許捷芳為他的《行腳天下 見證外交─許捷芳五十年攝影生涯集錦》(2011年1月 台北出版)寫下:
「公職生涯,真實、感激,塞滿了心田。野叟遨遊,看星垂月湧,覽平疇峻嶺,依舊是真實、感激,同樣塞滿了心田。」
卡薩諾瓦是浪者,一生放蕩不羈,遊走於貴族名媛之間。許捷芳則是樸者,拙於言辭,卻一頭栽進攝影世界,至今無悔。
在序中,他說:
「歷史的足跡,沒有逝者如斯乎的感歎,只有記憶中不捨晝夜的山谷回音。」
「藝術,塑之形貌,播之語文;攝影,捕之瞬間,傳之久遠。藝術融於攝影,攝影化入藝術,都在娓娓訴說真、善、美。」
就這樣,許捷芳浸淫其中超過50年,與攝影結下一生緣。
《行腳天下 見證外交》
20世紀60年代,20多歲的許捷芳進入外交部,開始他長達40年的專責攝影,為未嘗間歇於途,絡繹來訪的友邦元首、閣員、政要留下歷史紀錄。
當貴賓結束官訪、即將登機之際,一冊精緻的攝影專輯適時送達其手。前外交部長錢復於卸任多年後,還公開稱譽許捷芳的績效,讓「來訪人士對我國的工作效率讚不絕口」。
1963年10月7日,中共訪日機械代表團團員周鴻慶,進入蘇聯駐日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國府當局要求日本將其送交我方不成,引發與日本外交關係的重大危機。翌年2月23日,日本首相池田勇人派前首相吉田茂為特使,來台尋求解決。許捷芳以蔣介石與吉田茂合照為首頁,再選輯百餘張外交樽俎的新聞圖片,編成《行腳天下 見證外交》一書。
1982年6月來訪的美國資深聯邦參議員、曾參選總統的高華德,摟著許捷芳的肩頭說:「許先生,感謝您,每次為我們服務。請和我們夫婦合照,讓彼此留下珍貴的回憶。」高華德的體貼召喚,化為一幀太平洋兩端大人物與小人物的溫馨畫頁。
1982年11月泰國國王蒲美蓬之兄、前總理杜尼巴莫親王伉儷來訪,總統府資政沈昌煥在日月潭涵碧樓設宴款待,地主南投縣長吳敦義夫婦作陪。喜愛繪畫的親王驚艷蔡令怡女士的典雅端莊,即席為縣長夫人揮毫作畫,為此行留下罕見的一頁趣聞。
1995年11月21日,總統府資政辜振甫出席在日本大阪舉行的APEC領袖會議,會中與大陸國家主席江澤民晤面,兩人微笑握手寒暄。這歷史性一握,打破了兩岸相隔46年來的禁忌,比國民黨主席連戰2005年4月底前往大陸,展開破冰之旅,並於4月29日在北京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握手,早了9年5個月。
這些各具意義的歷史畫面,一一載入書中。
公職退休後,許捷芳揹起攝影器材,10年間遍歷五大洲,尋幽、探奇,把「萬里寫入襟懷間」。在《行腳天下 見證外交》後半段,許捷芳用攝影「寫」紐約華爾街「輕輕一咳 舉世震動」﹔「寫」聯合國大廈「誰主浮沉」﹔「寫」克里姆林宮「俱往矣 徒歎今朝」﹔「寫」萬里長城「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40年的外交場合、10年的天下遨遊,都進入了許捷芳的鏡頭,彙成這一本輯有738幀圖片,共270頁的巨冊。錢復寫序說「可為有意研究我國近半世紀外交史者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書成,他分贈知友、同好、海內外知名公私立圖書館及駐外使領館。
說他不擅言辭,卻處處見其胸中丘壑。
《台灣東北角地質景觀》
世人皆知野柳女王頭,唯獨攝影家兼知台灣東北角還有更多珍奇的地質景觀。許捷芳說,東北角的神奇造化豈止野柳的女王頭而已。過去五、六年的漫長日子裡,他踏遍了長達100公里的東北角風景區,痴迷涵泳於那些鬼斧神工之中,曾不知已歷千百回。他說,那些奇景,一如蘇東坡說的「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從朝陽未升守到夕日西沉,只為捕捉他靈感中的瞬間,傳達久蘊內心「為大地留美、為人間存真」的呼喚。
歐陽修活了65歲,就是那一年,他還在修飾他以往的文章,有的甚至還通篇改寫。老妻不捨地說:「何必自苦如此,難道還怕先生責備嗎?」他答稱:「不怕先生罵,只怕後生笑。」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寫了再修,修了再改。終其一生,不改其改。
許捷芳沒有修改他的作品,不盡滿意,就再去守,再去捕捉,直到技窮。他未必是怕後生笑,但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人生不就該如此嗎?
今年6月,許捷芳從萬千圖片中篩選百幅,在中正紀念堂展出,同時發表《美的呼喚──台灣東北角地質景觀》一書。
許捷芳訴說海蝕,細繪風化;他捕捉剎那,他留住永恆。
畫頁中,許捷芳拍攝「巨浪乍起,英雄何處」、「人生際遇如斯乎,潮起潮落」、「蝸步緩,終可達」、「獨遺仙履戀沙洲」、「鴻泥多少興哀跡,留與人間話海桑」、「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
誰說他拙於言辭?他的言辭早已巧化為幀幀圖片。
80多歲的許捷芳,仍有說不盡的衝動,他要為大地留美、為人間存真。
(作者係退休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