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閩都文化研討會首次在台北舉辦|吳雨宸 在 Facebook 上分享!

   4月23日,第三屆閩都文化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文化大學開幕,兩岸百餘位專家學者圍繞「閩都文化與台灣」主題,深入研討閩都文化在開發、建設和保衛台灣中的獨特作用與貢獻等。此次研討會由福州市閩都文化研究會與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聯合舉辦。

研討會上,兩岸學者就船政文化與台灣關係、閩都文化與台灣教育發展關係、閩都文化與台灣關係三個方面進行研討。與會的著名學者、全國台聯會長汪毅夫,曾祖父汪春源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位台灣省籍進士。1895年舉人汪春源和另外兩名台灣舉人一同來北京參加會試,其間聽說清政府準備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要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三人憤而聯合兩位台灣京官,一同向清廷上書,抵制割台。後來,這件事被稱為「公車上書」。獨特的家族經歷使汪毅夫格外關注船政與台灣關係,此次他提交的論文是《王元稚:親歷台灣近代化進程的福州船政學人》。台灣史學家黃克武提交《嚴氏家族與閩台文化交流》,闡述船政名傑嚴復家族在閩台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地位。

福州船政創辦於1866年,是近代先賢為救亡圖存在福州市馬尾閩江邊創設的一個集國家級船政與海軍行政部門的大型國辦機構。中國第一艘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軍艦、第一艘鋼鐵軍艦、第一艘巡洋艦、第一艘炮艦、第一艘魚雷艦、第一架飛機全部誕生於福州馬尾,中國近代第一支艦隊─福建船政輪船水師1871年也誕生於此。

十分難得的是,三位對建設台灣做出重要貢獻的船政大臣後人,共同參加了這次研討會。他們是: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六世孫女、台灣大學教授、著名音樂史學家沈冬;沈葆楨六世孫、著名影視製片人、《喬家大院》製片人沈呂遂;繼任船政大臣丁日昌的玄孫、連戰辦公室主任丁遠超;1874年隨沈葆楨赴台驅日,後任船政大臣,同時參與撫番的魏瀚的曾外孫,美籍企業家毛觀岱也從美國趕來參加研討會。

今年是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巡台140周年,不少論文都探討沈葆楨140年前率福建水師赴台驅日,以及他在保衛和建設台灣的獨特貢獻。24日,與會的兩岸代表專程前往台南,到140年前沈葆楨赴台驅日時所建的台南延平郡王祠,去憑弔沈葆楨與福建水師。

閩都文化研究會是專門研究福州歷史文化的社團組織,自2011年4月成立以來,先後在福州、北京等地舉辦第一、二屆閩都文化學術研討會和「福州三坊七巷與台灣」等研討會,並承擔了建設閩都文庫等福州歷史文化展示及傳承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