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辭舊迎新談中西賀歲樂曲|湯元智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農曆新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是一個根植數千年農耕文明的文化傳統,不僅未因中國進入工業化的現代社會而退隱,而且更成為所有炎黃子孫最堅強的認同紐帶,以及凸顯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特質。

 

近兩百年來,中華文明迭遭西方文明衝擊,至今未曾稍歇。辛亥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政府廢除農曆,改奉世界通用的太陽曆,正式定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八世(Gregory VIII) 1582年頒布的曆法為全國通用的西曆,以西曆11日為元旦日,改傳統農曆元旦為春節。但民間依然視陰曆正月初一為一年新的開始,此後遂有了兩個新年。西方文明還帶來了基督教,並奉創教者耶穌的誕辰為耶誕節。

衝擊如此之大之深,民俗春節卻巍然屹立如昔。概因為中華文明崇尚實際,從春秋時期開始,思想全面專注於世間之事,所謂未知生焉知死,文明中的宗教信仰因素逐漸萎縮。一般而言,中國信仰一直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向來都以祖先崇拜來代替宗教信仰的大部分功能,所以當百分之百漢人原創的儒家老莊思想,在魏晉之際已是山窮水盡難以為繼時,佛教應運而起,迅速填補了中華文明信仰上的部分空白,即使理性入世如儒家也並不排斥這個過程,此後出現唐末兩宋以來,揉合了外來佛教思想,更新過的新儒家思想。

 

音樂隨著市民文化興起

 

在西方,天主教、基督教徒先過聖誕以示宗教虔誠,後過除夕新年回到世俗歡樂,使其精神世界得到平衡。中華民族雖歷經西方文明洗禮,但民俗春節集宗教世俗意義於一身,精神世界仍然完好,並未分裂。

近代歐洲市民社會興起後,市民文化相應而生。到了19世紀後半期,日益成熟的市民社會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流行文化。特別是20世紀的美國,生產力空前發達,適合小市民胃口的流行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成長。以往只有歐洲王室才能享受到的高尚生活,都被引入美國加以市民化,使得普羅大眾都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文化娛樂生活。不過,平民百姓更喜好屬於他們的流行音樂。

 

西方歌謠陸續引進中國

 

今天西方世界紀念耶誕慶祝新年兩大節日,音樂必不可少。既有傳承中古的宗教音樂,也有成百上千,多由美國人創作的流行歌曲為節日助興。其中原創於英國的兩首作品值得一提。

Greensleeves是一首英國民謠(中譯《綠袖子》失之於野,不雅不達),相傳為英王亨利八世所作。史稱他喜好音律,尤善長笛,因偶遇一綠衣女子,留戀不已而吹出Greensleeves一曲,抒發朝夕思慕之情。故事有點像楚襄王夢遊雲雨中的巫山,邂逅女神,與之交歡。曾幾何時,Greensleeves 逐漸成為英語國家耶誕音樂會上的必備曲目。

Greensleeves何時引進中國已不可考,而另一首英語國家歲末送舊迎新必不可缺的歌曲《友誼萬歲》( Au Lang Syne)倒是有跡可尋。此曲本為蘇格蘭民族詩人伯恩斯(Robert Burns)以傳統旋律填上他的詩作,成就了名曲。

1940年好萊塢出品的大片《魂斷藍橋》伴隨援華美軍一起來到中國,片中別離曲《友誼萬歲》迅速傳遍全國。有華文憲君遂將此曲填上新詞,名為《驪歌》,勉勵畢業在即的莘莘學子為深處危難的國家民族奮鬥犧牲,驅逐日寇,光復河山。曲調繞梁,歌詞感人,唱遍大後方各個校園。詞曰:驪歌初動,離情轆轆,驚惜韶光匆促。毋忘所訓,謹遵所囑,從今知行彌篤。更願諸君,矢勤矢勇,指戈長白山麓。去矣男兒,切莫躑躕,矢志復興民族。

中文歌詞寓意深切,要比伯恩斯原旨更勝一籌。抗戰勝利至今已75載,當年千千萬萬少年俊秀唱著驪歌踏出校園,怕都已作古。但生於今天的中華兒女,重溫此歌,更當恢宏志氣,完成先輩留給我們復興民族的偉大使命。

1946年美國電影《美好人生》(Its a Wonderful Life)以大夥高聲合唱《友誼萬歲》結束全片。辭舊迎新之際,鄰里慷慨解囊,親故凱旋歸來。劇情簡單卻動人,頗能準確掌握大戰剛剛結束後,一些人性真情的流露。

 

祝賀歌曲表達走出苦難

 

同樣的年份,同樣的時代背景,在中國出現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恭喜恭喜》,多年來高居賀歲歌曲之首。今天人們回憶此歌,頂多只追溯到鄧麗君的版本,大家歡唱此曲慶賀新年之際,已然忘卻原作者以及作品原意。時值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剛剛結束不久,深陷淪陷區,飽經滄桑的陳歌辛終於盼到了勝利,興奮喜悅之情可以想見,但八年煎熬,滿腹心酸苦楚,久久不能釋懷。於是當時有歌仙之稱的陳歌辛創作詞曲,迎接勝利的到來,高興中透著悲涼,是那時心境的真實寫照。如此方能理解最後一段歌詞,作者本意不在慶賀新年而在抗戰勝利。此曲當時原唱應是姚敏、姚莉兄妹二人。

其實,今天流行的賀年歌曲中,不少都是抗戰勝利後短短的三年時間寫成的。除《恭喜恭喜》外,1948年陳氏還寫了《大拜年》,《賀新年》於同年出自張帆之手。此外還有陳棟蓀詞、姚敏曲、吳鶯音首唱的《大地回春》,還有黎錦光作、梁萍唱的《恭喜大家新年好》。這些歌曲內容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借著祝賀新的一年到來,表達走出往日苦難,大家能有個安穩美好的未來。可惜,國民政府未能體恤民生,不思休養生息,一味剿共,最終敗逃台灣。

1949年後,有不少上海人遷往香港,他們慘澹經營,促成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取代了上海,成為新的流行文化中心。數不盡的國語電影、歌曲不停地流向台灣。也不停地流向東南亞各地華人社會,凝聚他們繼續心向中華。姚敏、張露合作的《迎春花》和《小拜年》兩首賀年歌,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出現於1950年代的香港,傳承流行文化,別具意義。

 

(作者係民間歷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