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全面理解兩岸融合發展新思路|王英津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馬英九時期,大陸希冀通過擴大和深化交流的途徑,來推動兩岸由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但事實表明,單單依靠交流來完成這一轉向並不現實,最有力的佐證便是,隨著交流的擴大,一個中國在台灣的認同率越來越低。在這種情況下,大陸必須尋找推動兩岸從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的新動力、新路徑。兩岸融合發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思路。


   能否準確理解兩岸融合發展的含義,對於我們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工作至關重要。目前大陸研究界對於融合發展的解讀有很多,但大多為側重某一個角度來闡述的。為了更好地理解融合發展的含義,筆者從以下五個維度,對融合發展這一政策理念進行全面、系統的闡釋。

 

兩岸融合發展的基本要義

 

「融合發展」是相對於「交流發展」而言的。在交流階段,「台灣的是台灣的,大陸的是大陸的」。到了融合階段,本來是「台灣的也是大陸的,大陸的也是台灣的」;但由於台灣方面不配合,暫時呈現出了單方面的融合樣態,即「台灣的還是台灣的,但大陸的也是台灣的」。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從領域說,主要是社會經濟的融合,而非政治的融合。強調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因為全球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統一市場規則的建立,兩岸的經濟融合本身就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由於市場的開放和人力資源的流動,必然帶來兩岸在就業等方面的社會融合。與此不同,兩岸在政治制度存在很大的差異,雖然存在著相互借鑒的方面,但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融合,甚至在意識形態差異下還存在某種對立。

第二,從路徑上說,有兩種含義。一是通過參與大陸主導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或發展戰略來實現的融合,譬如「一帶一路」、亞投行等等,該參與的主體是台灣整體;二是通過參與大陸的社會經濟建設來實現的融合,該參與的主體是台灣居民個人或企業等。融合發展是本來雙向的、共同的、相互的,但由於台灣的經濟體量比較小、社會就業容量小、對大陸抱有防範心理等原因,台灣暫時不允許大陸民眾融入台灣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去,這樣就使得兩岸融合發展暫時呈現出不對稱、不平等的狀況,即在台灣不允許大陸民眾去分享台灣的機會和資源的情況下,大陸卻允許台灣可以分享大陸的機會和資源。這是不平等的融合發展,但大陸出於「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等理念,故不再斤斤計較,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融合發展,既包括第一種含義,也包括第二種含義,但主要是指第二種含義。

第三,從次序上說,先推動經濟、社會領域的融合發展,後推動文化、思想、精神領域的融合。儘管大陸官方所聲稱融合發展是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但應該說,兩岸同胞不僅要在經濟社會上融合發展,還包括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文化、思想、精神方面的融合是深層次的,一旦實現融合,其發揮基礎性作用是最穩固的。只有在文化、思想、精神層次上實現了兩岸融合,未來統一才能真實是「心靈的契合」,才是最穩固的。

第四,從時間上說,不僅在統一前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在統一後仍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香港回歸20年來的實踐從反面告訴我們,即便兩岸統一之後,也需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香港目前出現的政治不認同(甚至「港獨」等)現象,均與我們長期以來忽視了推動香港與內地的融合發展有直接關係。因此,在處理兩岸關係時,只有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才能聚同化異,形成共同利益,一個中國認同才具有廣泛而堅實的利益基礎。

第五,從統一方式上說,不論未來採取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在統一之後都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在和平發展階段,通過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拉近兩岸的距離,增進兩岸共同利益連結,為未來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和奠定基礎。即便未來出現大陸武統台灣的情形,武統之後更需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以彌補武統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因為武統之後,一定會對台灣實行短暫的緊急狀態,台灣島內的社會流動和經濟發展必然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讓台灣同胞到大陸就業、生活和學習就成為必然選擇,因此,武統後的兩岸融合發展更有必要。

總之,兩岸融合發展是一個系統的、全面的工程,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原則上說,一個中國既是融合發展的前提,也是融合發展的目標。即便那些主張過台獨的個人或政黨,只要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上來,都可以加入到融合發展的進程。

 

澄清兩個相關問題

 

為了更深刻地理解融合發展的含義,還需要對下列兩個緊密相關的問題做進一步澄清,以便廓清在融合發展問題上存在的許多模糊認識。

第一,融合是否意味著未來兩岸統一時需要共同締造第三主體?

準確地說,習近平沒有就此展開過論述。自2012年以來,習近平多次從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角度,做過一些論述,但沒有具體就未來統一的方式做過論述。但筆者注意到,的確有些學者對此做過發揮性解釋。至於融合發展後的統一模式是否兩岸共同走向第三主體,其實是兩岸統一模式的問題。兩岸融合發展與未來統一模式之間雖有聯繫,但沒有必然聯繫。融合發展僅僅為兩岸走向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和奠定基礎,但它本身並不是模式,充其量是個統一路徑。融合發展與統一模式是兩個概念,不能混同。融合發展後的統一模式既可能是武力的,也可能是和平的。即便是和平統一模式,既可能是吸收式,也可能是共同締造式。

第二,融合發展是否意味著取消「一國兩制」?

融合發展思想與「一國兩制」在精神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兩岸的最終統一,以及統一後兩岸人民如何才能更加和諧地共存與發展。融合發展思想的提出,是對「一國兩制」思想與時俱進的發展,是對「一國兩制」的進一步修正和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按照「一國兩制」的經典解釋,大陸民眾不參與台灣內部自治的事務;同時台灣民眾也不參與大陸的國家事務(只是在中央給台灣人士留出適當的名額)。然而,按照融合發展思路,未來大陸仍不干涉台灣自治範圍內的事務,也不參與台灣內部選舉等,但台灣卻可以在適度範圍、適度領域內參與大陸管理事務。從這一方面說,是對過去「一國兩制」所做與時俱進的修正。雖然這有失公平,但大陸作為兩岸統一的宣導者和推動方,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對台灣同胞做出適度地讓步,也是出於「兩岸一家人」的考量。

其二,「一國兩制」著眼於差異性的保存,而融合發展著眼於差異性的消除。1980年代,大陸的經濟及國際地位相對較低,台灣同胞大多不認同大陸的社會主義體制及經濟狀況,所以,保存兩制的差異性也成為統一後制度安排的主要內容。而今日之大陸,在各個方面的影響力已經接近世界最強大國家,大陸的自信已大大提高,台灣對大陸的認知也在改變中,超越差異,合力尋求共同發展空間,是時代的思潮,也是台灣同胞之所需。

 

一國兩制可解決棘手問題

 

融合發展並不意味著要取消「一國兩制」。過去,我們過分著眼於保存差異,認為保存差異是尊重對方的表現,是信守「一國兩制」承諾,一旦消除差異就被指責為違背「一國兩制」承諾。所以,很容易陷入了強調差異、固化差異的狀態中。從實踐來看,面對差異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保存,二是消除。過去我們過分強調了前者,而忽視了後者。今後在保存差異的同時,須注重逐步消除差異。事實上,融合就是消除差異的重要方式。

雖然大陸在思考兩岸問題時,注重「聚同化異」而宣導兩岸融合發展,但並非無視兩岸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現實差異;相反的,大陸非常尊重台灣同胞在社會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與大陸的差異,正如習近平在2014年9月26日會見台灣統派團體時所說,「我們理解台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習近平在此次會見時同時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

事實上,兩岸統一後,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通過「一國兩制」框架來解決。譬如,台灣政黨與大陸政黨的關係,短期內很難處理。譬如,目前按照大陸的說法,大陸的政黨制度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係是共產黨執政、各黨派參政,是兄弟黨關係。那麼,未來兩岸統一之後,國民黨與共產黨是什麼關係?民進黨與共產黨是什麼關係?台灣的政黨與大陸的民主黨派是什麼關係?這些問題都是現實中非常棘手的問題。

在「一國兩制」下,這些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但取消了「一國兩制」這個隔離牆,這些棘手問題立即會湧現出來,需要從理論和現實兩個層面來做出回答。然而事實上,這些問題短期內既無法從理論上做出很好的回答,也無法從現實中做出妥善的制度安排,需要借助「一國兩制」來做安排。

以上僅僅是一個例子,其他類似棘手的問題還有很多。事實上,「一國兩制」是一道很好的防火牆,既防止大陸對台灣的侵蝕,也防止台灣對大陸的侵蝕。因此,未來兩岸統一之後,「一國兩制」仍是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作者係本刊主筆、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