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新冠肺炎對經濟衝擊有限|林建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23日周一上午,是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威脅明朗化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中國股市重挫近9%,全球各地股市也跟著數日大幅下挫。然則,跨入2月下旬,各方從全球宏觀格局做了理性的檢視,悲觀情緒開始趨緩。

 

可望不比SARS疫情嚴重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正式把在中國大陸和世界多地因新型冠狀病毒(nCoV)所引發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下稱新冠肺炎),比起同屬冠狀病毒的2003年的「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疫情、2009年的「流感病毒新型變體H1N1(N1H1)疫情,算是最輕微的一次。

根據國際專家確認,新冠肺炎感染在2月底之前應該可以越過峰頂,也就是總感染人數超過35萬人的機率不高;此次病毒感染的傳播方式不同於SARS,而是與2009年墨西哥等地流行的H1N1引發的全球性流行病毒疫情傳播方式最為相近。SARS死亡率大概約為10%,而H1N1的死亡率不到0.5%,顯見這種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呈現遞減趨勢的曲線;以此推斷,這一波新冠肺炎感染者死亡率實際上可能只在0.20.3%之間。。

對世界經濟的衝擊被誇大

中國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被開放進入全球市場當時,主要是利用看似源源不絕的低工資勞動力生產廉價消費品外銷創匯;入世初時中國經濟以出口為國家經濟活動核心,本國內需的消費者市場仍處在起步階段。依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在2001年以後的不到20年間,中國的年經濟產出總值翻了將近10倍之多,從1.7兆美元增至近17兆美元。

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資料顯示,中國在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成長了一倍多,從20035.3%增至201912.8%;中國的人均經濟產出,則從2003年僅約1,500美元,成長到2019年超過9,000美元,致使中國家庭有更多錢購買各種消費品,造就了16億美元的內需市場。

因此,新冠肺炎疫情被引申,可能嚴重危害依賴中國製造的零部件企業,從美國中西部和墨西哥的汽車廠,到孟加拉和土耳其的服裝廠。

倘若客戶不能再從中國大陸購買所需物件,勢必導致中國企業廠商削減進口機械、零部件和原材料訂單。例如,減少從亞洲台灣和韓國進口電腦晶片,減少從美洲智利和加拿大進口銅,減少從歐洲德國和義大利進口工廠設備;這勢必會擾亂全球供應鏈,而這種衝擊影響究竟會持續多久,給國際競爭市場社會帶來「莫大不確定性」。

科技產業供應鏈有危機感

回顧2002年和2003SARS爆發時,國際間也曾有過類似的擔憂。當時,病毒最早出現在廣東省,後來蔓延至大陸各地和世界各國,造成17個國家至少近800人死亡。SARS冠狀病毒出現時,中國的製造業工廠大都是為全球客戶生產供應T恤衫和運動鞋等低階次、低成本產品。

17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崛起成為全球經濟科技產業供應鏈的最多元關鍵的重要成分,致使這次疫情爆發,對先進各國財富經濟構成莫大威脅;特別是依賴中國製造業工廠供應的世界性產品,以及益發依賴中國內需市場消費者的跨國公司,更是備感「經濟大損失」的終極威脅。

以兒童經濟為基底的世界玩具業為例,基於美中貿易戰效應,實際上早已為中國供應可能深受威脅而做了準備。201912月,當川普政府威脅要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玩具加徵15%關稅時,許多玩具公司都加快了下單速度,趕在關稅生效之前完成訂貨;有些公司為徹底避免加徵關稅,而轉移到泰國和越南生產。但是,2020開年之後,國際玩具製造商普遍都已進入急需重建庫存階段,倘若疫情危殆情況再持續四個月,全球玩具業勢將面臨莫大的問題。

過去十年來,在中國內需市場獲大利的蘋果、星巴克和宜家等跨國民生消費公司,目前都暫時關閉了在中國的門市店面;而大商場的空蕩蕩,讓耐克運動鞋、安德瑪服裝(Under Armour)、麥當勞漢堡的銷售受到威脅。為了阻止病毒擴散,中國政府延長了春節假期,也要求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的工廠推遲「復工」日期;而包括美國航空、達美航空、美國聯合航空、漢莎航空和英國航空在內的國際航空公司,也都已取消往返中國的航班。

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保守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將下滑至5.6%,低於2019年的6.1%;這或將導致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減少0.2%,年成長率跌至2.3%,成為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危機以來的最低成長率水準。

 

2021第一季即可升至7.3%

不過,另外一些跨國經濟學家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會造成中國赴海外遊客減少,以及中國內需下滑和供應鏈斷裂等情況,在很短暫時間內的確會拉低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但就更宏觀、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其實它對經濟影響不至於太過深遠;中國實際GDP年成長率或有可能在202013月降至5.6%甚至於4.0%,但2020年下半年將迅速復甦到6.1%以上,2021年第一季則可恢復至7.3%

主要理由是,只要新冠肺炎跨過最艱困的頂峰時期,工廠就可復工,供應鏈的短暫「斷鏈」將可隨之復甦活力,此前被壓抑的需求將浮出水面;就基本面的調研理解,新冠肺炎疫情並不會導致中國國內需求實質性消失,目前所見都只是「暫時性經濟遞後」的短時期緩後罷了。更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經濟也有加速觸底的跡象。

美利率上漲才是更大風險

春節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沸沸揚揚,但並未造成全球股市長時間大跌,原因何在,值得探索。

跨國經濟學家認為,受美中貿易戰爭開打影響而從股市撤資的長期投資人,目前正處在不得不冒投資風險的狀況下,手中持有的「真實資金」(Real Money),正以1月份《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以及「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改善等作為再投入的契機,有可能在看到疫情趨和緩後,可以再放膽「全面買入股票」。

不過,國際投資人最新關注的焦點在於利率動向。倘若當前穩定在低檔的美國長期利率上漲,則估計目前顯然偏高的美國股票持股水準勢必無法繼續維持;2020年初猶處在1.9%左右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得美國國債大量被買入,20202月初,殖利率一度為之降低至1.5%附近。之後長期利率上漲,美國國債被賣出,使得目前殖利率水準穩定保持在1.6%左右。

不過,目前國際資金投資市場(Call To Action, CTA)的盈虧分界點為1.7%,也就是說,美國10年期利率水準應該在1.7%左右,才符合投資人的決策邏輯;只要超過這個水準,即表示利率上漲,CTA很可能就會被迫清倉而拋售;屆時勢必更可能導致美國利率大幅上漲,而導致國際股價的下行。

所以說,今天國際證券市場沒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出太大反應,國際資金持有者依然看好,美國利息仍屬低點和資金充裕的金融情勢可以持續;然一旦美國聯準會(Fed)再次調高利率,則將對世界金融市場經濟造成莫大震撼,其衝擊影響力,將遠超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態勢的「短暫性激動影響」。

也因此,對於世界經濟前瞻性景氣動向的觀測,利率的動向應該更為重要。

 

(作者係環球經濟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