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立法院新會期正式開議。最近有媒體傳出,民進黨欲放棄「兩國論」版的兩岸監督條例草案,引起外界高度關注;此前,蔡英文多次重申會盡全力維持兩岸現狀,對「九二共識」也發出善意信號。這一連串的舉動,被有些人視為民進黨將拋棄「兩國論」,改走中道路線的訊號,筆者卻不如此認為。
第一,蔡英文作為「兩國論」的重要推手,不會輕易放棄這一政治資產。
蔡英文於李登輝時期入朝從政,其間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成就」莫過於由她主導的「兩國論」。儘管「兩國論」一面世便立即遭到大陸及國際社會的反對,但正因為「兩國論」,蔡英文才從一個無名小卒,漸漸被民進黨接納、信任並委以重任;反過來,作為一種政治回報或感恩,蔡英文也從無黨籍成了民進黨黨員,兩者在價值立場上愈發契合。
如果蔡英文因欲打開民共交流大門而放棄「兩國論」,恐會招致如下後果:其一是失去黨內權威。原因在於,台獨、「兩國論」是民進黨立黨之魂,倘若蔡英文主動棄守這一理念、信仰,黨內大佬如何臣服於她?其二是失去綠營民眾的支持。放棄「兩國論」不僅會使蔡英文光環銳減,深綠民眾如何伴隨左右?其三是縮短民進黨在朝執政的時限。假若蔡英文不犯大錯,理論上說,民進黨八年執政可期,但藍綠光譜一旦趨近,國民黨東山再起的機會是否加大,也會是民進黨的考量。
更何況,以蔡英文的政治性格,怎麼可能會束手就擒?政治資產作為社會資本,是蔡英文接賢納士、治國理政的招牌。沒了這一法寶,她又如何打造「小英王朝」、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
第二,民進黨作為全面掌權的綠色政黨,不會輕易接受一中主張。
民進黨既已達成全面執政,政治顧慮也就較少數政府少了許多。在政策的擬定、議程的設置,以及法案的審查等各個環節上,均有能力根據自己的政治偏好來進行政治安排。因此,在有關兩岸定位的問題上,民進黨既可以選擇面對,也可以選擇回避。假如,民進黨想要建立民共互信,採取回避兩岸定位當屬最好辦法。民進黨黨籍立委羅致政就表示,民進黨不應在非兩岸定位的議案上凸顯兩岸定位,否則就會扭曲立法精神,卡住立法工作。
520民進黨執政的首要任務就是打開民共僵局。選後至今,大陸有關部門多次強調了「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的重要性,希望民進黨積極面對。就任在即,蔡英文必須開始出牌,漸次回應大陸的主張。
從目前來看,在根本立場上,民共雙方都沒有各讓一步的打算,反倒是各不相讓的態勢漸明顯。民進黨心知肚明,以硬碰硬只會是以卵擊石。於此之故,民進黨欲想維持和平的兩岸現狀,就必須在策略上做出一些調整。所以,凍結「兩國論」的指導思想,一方面是蔡英文應該兌現的競選承諾,另一方面也是蔡英文送予大陸的第一份禮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凍結「兩國論」既不意味著終結「台獨論」,更不意味承認「一中論」。
第三,蔡英文作為美日盟友的新代理人,不會輕易得罪國際靠山。
在一定程度上,蔡英文此次能夠順利拿下總統寶座,離不開美日等重要盟友的支持。首先是假若沒有美國的點頭,蔡英文也無法行銷她的「維持現狀論」。其次,蔡英文與日本的曖昧關係,也讓她在僑團中贏得了不少聲望。顯而易見,美日有意扶植蔡英文上位,不外乎是想維持兩岸「似國非國」的政治關係。從這一層面上來講,蔡英文不可能忘恩負義,選後倒戈。更重要的是,有了美日的保駕護航,蔡英文會因為大陸而對自己以前的言行說「不」嗎?
身為代理人,蔡英文深知美日在亞太乃至全球的利益所在。當然,民進黨也十分清楚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如何在「中美日」大三角中扮演好應有的角色,是蔡英文執政之路的重要考驗。縱使,「美日台」小三角的穩固並不必然繫於「中美日」大三角的穩定。然而,一旦大國翻臉,台灣的處境勢必會更加艱難。因而,「親美友日和中」的對外政策或被沿襲。但與馬政府不同的是,「和中」是以「親美友日」為前提,它們是條件狀語,而非等價關係。不言而喻,現今把回歸「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看成是放棄「兩國論」的說辭過於誇張,不切實際。
綜上所述,「兩國論」雖為假議題,但政治潛能和價值巨大。蔡英文及美日都不可能輕言放棄。
(本文作者系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兼任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