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地球其他地區而言,冰天雪地的北極特質迥異。若以空間而論,謂之荒遠;若以氣候而論,謂之嚴酷。因紐特人、薩米人等原住民在北極生存的歷史可以上述到數千年。在最近幾個世紀,北極曾經是捕鯨者獵殺鯨魚的場所,成為探險家測試自己生存能力和無畏精神的天地。在冷戰時期,這裡也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戰略核武器對峙的前沿。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使得北極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北極對地球有重要意義
多年前,北冰洋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表面絕大部分終年被海冰覆蓋。冰雪覆蓋的北極就像一面大鏡子,可以反射絕大部分的太陽光照和熱量,保持地球的涼爽。可以說北極發揮著全球氣候調節器的作用。當冰面因為氣候變暖而融化,意味著更多的陽光會被吸收,進而加速冰層消融。氣候變化將使北極從持續千萬年的海洋冰蓋,變為季節性的無冰海洋,從一個遙不可及的荒原,變成一個擁有開闊水域的大洋。其演變之劇烈,發展之迅速,遠遠超出人們先前的預計。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北極氣候反應:全球性影響》研究報告認為,北極地區的氣溫升高速度將是地球上其他地區的兩倍,這會影響到大氣環流,影響到歐亞大陸和北美地區的氣溫和降水變化,從而嚴重影響到這些地區的農業、林業和供水系統。該報告還得出結論,到2100年,因為南北極的冰化,地球海平面很可能上升1米以上。這對於所有沿海國家和地區都是一個挑戰。因為全世界約一半的人口居住於沿海地區,世界經濟的中心城市大多是港口城市。美國電影「2012」所描繪的場景並不僅僅是科學幻想。
除氣候問題外,北極升溫也帶來人類經濟活動增加的問題。海冰消融後,商業航運、油氣開發、礦產開採、捕魚及旅遊等活動逐年增多。其中特別突出的是北極資源的利用和航道的利用。根據美國國家地質勘探局2008年7月發布的報告稱,北極圈以北地區可開採的石油儲量和天然氣儲量,分別占世界剩餘天然氣的30%,以及世界未開發石油的13%。歐洲的一項研究表明,從歐洲鹿特丹到上海的商船,如取道北極北方海航道,會比取道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線,在時間上從30天減為14天,距離上減少約5,000千米。
航運時間和距離的減少意味著成本的下降,而且圍繞航線建設,很可能在北極形成一個世界新的經濟帶。北極蘊藏的豐富油氣資源和其他礦產資源,吸引各國企業進入北極,為大規模開發做先期準備。北極資源和航道的開發,會形成一個全球化的產業鏈和利益鏈,北極的環境保護也會構成一個超越北極地區的責任鏈和貢獻鏈。
中國與北極淵源很深
2013年5月在瑞典基律納召開的部長會議上,北極理事會通過了接納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義大利、新加坡、印度等國成為正式觀察員國的申請。其實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25年。當時段祺瑞時代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加入了《斯匹茨貝根群島條約》。根據該條約,中國的船舶和國民可以平等地享有在該條約所指地域(挪威現稱其為斯瓦爾巴群島),以及其領水內捕魚和狩獵的權利,自由進出該條約所指範圍的水域、峽灣和港口的權利,從事一切海洋、工業、礦業和商業活動,並享有國民待遇。
此後,由於中國戰亂和科學能力的限制,一直沒有在北極地區開展實際活動。1982年中國大陸作為簽約國,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的船舶和飛機從此享有在環北極國家的專屬經濟區內航行和飛越的自由,北冰洋公海海域的航海自由,以及公約所規定的船旗國的權益。上述兩個條約,保證了中國在北冰洋和斯瓦爾巴群島地區從事相應活動的權利。
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在全面融入世界經濟的同時,積極投入極地科學研究,在極地治理和海洋環境治理中承擔起大國的責任。在南極科考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大陸科考隊於1999年開展首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進行綜合性海洋調查。截至2014年9月底,共進行了6次北冰洋科學考察。主要在白令海和北冰洋東側(楚克奇海、波弗特海、加拿大海盆等區域),開展北極氣候系統與全球氣候系統相互作用科學的調研。2004年中國大陸在斯瓦爾巴群島地區建立了固定的科學考察站—黃河站,常年連續開展北極高層大氣物理、海洋與氣象學觀測調查。十多年來,中國大陸北極考察活動獲得了一定的冰區海洋活動能力、知識和經驗,極地科學家通過廣泛的北極科技合作,積累極地知識,為中國大陸參與北極事務起到了先導作用。
中國大陸對北極的貢獻,還在於參與涉北極活動國際規則的制訂。在全球層面,中國大陸參加的涉北極多邊條約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國際捕鯨管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斯匹茨貝根群島條約》等。國際海事組織(IMO)近年來正在制訂《國際極地水域營運船舶安全規則》(極地規則),該規則即將正式出台,成為規範北極航運行為、保障北極航行安全、保護航行海域環境和生態平衡最有約束力的法律檔和技術標準。中國大陸也積極參與涉北極國際組織或論壇,其中包括北極理事會、北極研究之旅、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極地研究亞洲論壇、北方論壇等。
按照歷史進程的時間座標來看,中國參與北極事務首先通過國際條約締造和簽署獲得北極活動的權益,然後在全球和地區層面參與制定北極治理規則,再然後是投身北極科學考察活動,直到現在才開始參與北極經濟活動。中國大陸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經濟發達、對國際貿易高度依賴的重要經濟體,中國大陸的航運、造船、港口等產業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作為占全球人口六分之一左右的新興大國,中國大陸是世界能源利用、產品生產和消費的所在地,以重要市場的身分與北極經濟相聯繫。2012年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穿越東北航道進行北極科考。2013年夏,中國遠洋公司「永盛號」商船滿載貨物,從大陸港口出發,經白令海峽,穿越北極東北航道,順利到達荷蘭鹿特丹港。
北極治理與中國的責任
中國大陸北極事業的目標是:在北極快速變化之際,著眼於環境問題對全球發展的重要意義,以科學考察和環境技術為先導,以航道和資源利用為主線,以國際合作為平台,遵從和利用國際機制確立的責任和權益,加快實現由單純科考向綜合利用、局部合作向全面參與的轉變,積累極地研究的知識和儲備人才,實現技術領先,減少中國大陸參與北極事務的技術和環境壁壘,也為地球環境、人類和平及技術進步做出貢獻。2011年,大陸國務院成立跨部委的北極事務協調小組,從國家層面來進行跨部門的協調,以新的決策機制,適應變化的北極形勢和需要。
作為近北極大國,中國大陸在享有相關國際法賦予的權利和權益的同時,也承擔起維護北極地區和平、保持環境友好、促進發展的責任。北極的地區和平、有效治理、環境友好、綠色開發、科技進步,符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利益,中國應為此做出貢獻:尊重北極國家的主權和主權權利;加強與北極國家、北極地區國際組織之間的合作,按照互利共贏的原則,為人類和平、為經濟發展攜手共進。
圍繞氣候變化的北極環境保護是人類共同的課題。2012年第三次「國際極地年」(IPY)大會的組織者,向全世界科學家提出「從知識到行動」的號召,鼓勵各國科學家投身解決極地問題的各種應用研究。中國大陸科學家團隊已經成為北極研究的重要的方面軍。中國大陸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博士,目前擔任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的副主席。
筆者於2014年6月隨著大陸北極黃河站科考隊,一起深入北極斯瓦爾巴群島開展科學研究,在新奧爾松地區實地考查了各國科學家通力合作,殫精竭慮地為解決氣候、環境、生態問題,為保證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身處北極科學村,感觸良多,當時吟賦小詩一首,現附於此,作為文章的結尾。
荒海冰川融雲下,
苔原玉指染塵沙,
五洲齊憂冷暖變,
觀冰化。
萬里追日及北涯,
道法自然天地察,
應記西湖柳常綠,
數歸鴨。
山一程,海一程,
冰融水下寄浮生,
洋流越關城。
群英聚,新傲松,
萬語千言同一夢,
物我共長存。
(作者係本刊主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歐洲《北極年鑒》國際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