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從分裂時代的中國意識談中華民族發展|黃麗生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從日據到兩岸分治

  120年前清廷因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而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此一歷史轉折,使台灣自納入中國版圖後第一次與大陸分離,而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對日抗戰勝利後,台灣雖然光復重返中國懷抱,但國共內戰及冷戰格局再次影響台海情勢,形成兩岸分治的現狀。近年來,兩岸關係趨於和緩,雙方經貿、文化、社會交流日趨熱絡,民族分裂的悲劇似乎終結有望。

但就在晚近中國大陸逐漸崛起的同時,台灣的分離主義更形高漲,更明目張膽地標舉反華或反中旗幟,年輕世代高喊「我主張台獨」,高比率的台灣年輕人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兩岸關係和緩的表面,暗藏極端對立的危機。2014年3至4月在台北爆發的太陽花事件,表面上是反服貿的學生運動,事實上是一場幾近政變的反中大集結。此可由集結現場出現「推翻中華民國殖民體制,終結四百年外來政權」這類的標語,以及學生演講中傳播台獨思想等現象可為印證。他們反對的對象,已不只是國民黨或中共政權,而是包括了歷史文化民族整體的中國。

換言之,當前兩岸分治的問題,已不純為中國歷史上分裂時代的翻版。因為中國歷史上分裂的政權,無論胡漢,皆競以「中國」自居而未嘗自外於中華;但當前台灣的分離主義,則是要從中國歷史文化與中華民族群體的脈絡中分離出去。何以致此?至少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120年前甲午戰敗使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的歷史,至今仍在發酵─台灣有些人仍懷抱著日本皇民意識,而不願為中華同胞,甚至藉由執政機器改造了中小學社會科(歷史、地理、公民)課本。已有人分析:主導太陽花事件反華、反中的學生,正是這個近20年改造工程的產物。如此刻意型塑的「去中國化」中小學教育,不但影響了當代台灣政治、社會、文化的走向與國家民族認同,也成為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變數。

分裂時期的中國意識

「中國」一詞濫觴於商朝的「中商」觀念,迨至西周始正式出現,且與「華夏」並稱,可說是周人繼承夏、商的歷史文化、土地人民、政治權威、天下觀念,並以特定人文精神為內涵所創衍而成。《史記》所記述的「中國」至少有下列涵意:相對邊緣的核心中樞、仁義禮樂教化的文明之國、天下一統之國、四方往來互動的中央之國等。秦漢以後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政權並存時代的「中國」意識,既有其一貫性亦有獨特性,可分四個階段略述:

(一)三國時代「中國」約有三義:代表舊有一統的中國、相對於四方邊族之歷史文化的中國、代表位於中原的曹魏政權。

(二)東晉南北朝時代「中國」稱號情境趨於雜異:(1)邊族入主中原以「中國」自居,除了是華化的結果,也因其與西、北其他民族互動,更強化其「中國」身分;(2)南朝亦自稱「中國」:自認為中國歷史文化民族的傳承者,以維持其「中國身分」,並以此身分與南海、東海、西北等外邦往來。其對外關係越活躍,越能強化其中國身分,而使原為邊緣的江南轉化為具有核心地位意義的「中國」;(3)「中國」代表歷史文化民族的總體。

(三)五代十國「中國」稱號狹義化:以「中國」表述歷史文化民族的總體,或指中原地區及其所在的五代政權。

(四)兩宋遼金時期「中國」具多重詞義:(1)指中原地區;(2)北宋繼承唐朝及五代的政權立於中原而為中國──相對於其他區域政權而以「中國」自居,並以此身分與四方外邦往來;(3)金朝取代北宋立於中原而自為中國──相對於日本外邦及南宋、吐蕃、西夏、蒙古而自稱為「中國」,並與南宋分庭抗禮;(4)南宋偏安江左仍自稱「中國」──延續宋朝社稷和漢人政統,並以中國身分與南海外邦、西南蠻夷往來互動;此外,亦強調其以仁義禮樂教化立國而為中國,以超克其不在中原的限囿;(5)泛指古來延續政統的國體與傳承禮樂道統的文化體系,各分裂政權無論宋、遼、夏、金,皆須面對並傳承的歷史文化遺產。

綜上所述,「中國」一貫詞義約為:(1)代表天命所在的執政中心,亦即國體或政權;(2)代表具有道統意識之歷史文化民族的整體;(3)代表在天下結構中,與四方往來互動的中心或主體。

分裂時代南北政權「中國」身分的取得,條件不同。入主中原的邊族,享有傳統政治地理區位與華夏化的過程,而自為中國。南遷的漢人政權要維持其中國身分則需有以下條件:強烈的主觀意志、有效的統治與功能、傳承中國歷史文化與認同的成員與空間、有足夠的對外關係伸展她的中國身分等。南朝、南宋莫不如此。

分裂時代南北並存的二個「中國」,其實是共處於同一歷史文化傳統的政治關係體內,此關係體自然也名曰「中國」;南北政權在此關係體中往來互動,並各以中國身分發展對外關係。此至關重要,因為同一的歷史文化傳統與同時具有對外的中國身分,即使分裂時代南北分立,卻無損整體中國的保障,也是後來分裂合為一體的基礎。

中國意識與中華民族發展

比較歷史上分裂時代的「中國」,當前兩岸分治的局勢已遠為複雜艱危,前述二種保障條件都已脆弱不堪。

就前者而言,同一的歷史文化傳統,在近代以降遭逢西方文明的優勢而受到重挫,稍早之前大陸並未善加珍惜;晚近,台灣分離主義者則利用執政機器和大眾傳媒,刻意塑造「去中國化」的歷史文化論述與教育內容。

就後者而言,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以後,更難在國際上以中國身分伸展其對外關係,並陷於歷史文化和國家民族認同的困境;「中國」一詞也日漸窄化為大陸在國際上代表中國政府、獨霸中國身分的代稱,「中國」代表「歷史文化民族總體」的意涵則被忽視甚至遺忘。長此以往,要終結民族分裂的苦難路途,只怕愈來愈遠。

為中華民族長遠發展計,上述情況應受兩岸識者的重視並加以改善。其一、近代以降,西方所主導的現代世界體系,已取代傳統以中國為中心的「天下」結構,兩岸皆應思:如何奠立「中國」在此現代世界體系中,為一主體而非附庸的定位,以確保中華民族的生存與尊嚴?又如何在分治現狀下,共同朝此目標,合理務實地處理兩岸關係。

其二、中國特有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統固為中華民族所傳承,亦為世界文明的重要遺產,兩岸皆有義務延續中國文化以貢獻世界文明,或代表中國文化對全球性重大問題發言,以貢獻全體人類。

其三、以歷史上分裂時代的經驗為鑑,兩岸皆應致力強化歷史文化民族總體的中國意識,並都能保有發展對外關係的中國身分,以鞏固整體中國的基礎,謀求終結民族分裂與對抗的悲劇,進而邁向前兩項目標的實踐,開拓新的歷史里程。

然而,此新里程的開拓工程,其實艱辛無比;兩岸有共同的阻難待克服,也各有大山要攀越。從現代世界體系到全球化的浪潮席捲以來,現代化的工程尚未全部就緒,後現代的理性與價值解構已經來襲;兩岸皆難脫離「全盤西化」的幽靈宰制,維繫文化傳統的力道卻愈趨薄弱。

大陸方面較過去重視傳統文化的價值,但仍忌諱台灣在國際上具有中國身分。在台灣,中國歷史不在小學課程已久,不少中學歷史課本甚至將「中國」視為外國;歷史教學只是冰山一角,反映出歷史文化總體的中國意識基礎,正在台灣崩解。台灣分離主義者為遂其政治目的,不惜摧毀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溫柔敦厚的台灣民風。

回顧甲午,反思中華民族的前途,若缺少「歷史文化民族總體的中國」意識,終是惘然!這是文化千秋問題,絕不只是政治、軍事問題。

 

(作者係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