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了印尼、馬來西來,並出席APEC第21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習近平結束訪問的次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又出訪東南亞,參加第16次中國-東協(10+1)領導人會議、第16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八屆東亞峰會,並對汶萊、泰國、越南進行正式訪問。顯然,構建習李時代的中國與東協關係,是這一系列外交活動的主旨。在中國國力日益強盛和美國亞太戰略再平衡的背景下,在南中國海局勢持續緊張的氛圍中,中國領導人要傳遞一種什麼樣的「中國聲音」值得關注。
中國-東協外交的新基調
習李年初主政以來,在備受關注的外交方面有不俗的表現。領導人展現頻密的外交活動力,向世界展現中國坦然磊落的姿態。習李還對此前側重發展大國外交的策略進行了微調,與美、歐、俄的關係仍然是重中之重,但也開始全力打造包括中亞、東南亞在內和平穩定的周邊關係。
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發展方向,今年是中國發展東協戰略夥伴關係的第10年。10年前,中國率先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同東協建立起「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也是中國首次與地區國家組織建立國際戰略夥伴關係。此次新一屆中國領導人密集出訪東南亞,有兩個主要目的,其一是構建穩定發展的中國-東協關係,推進經濟發展前景;其二是營造有利於和平發展的國際,尤其是周邊環境,化解對中國的戰略疑慮。10月3日,習近平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倡議中國和東協建立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關係,友好協商解決海洋權益爭議,共建海上絲綢之路。習近平的演講為未來十年中國-東協關係的發展定下了一個總基調,即致力於與東協國家構築「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創中國-東協關係的新「黃金十年」。
打造命運共同體
中國領導人以海上絲綢之路與命運共同體等富有歷史意涵、人性情懷的詞語,來描述中國-東協未來藍圖,從現實來講,是展現一種中國對東協「更溫和、更吸引人、更靈活」的姿態;從未來來講,既是藉由海上通道密切雙邊關係的經濟發展戰略,又是開放包容、和衷共濟的區域政治發展框架。這樣的未來是美好的,但是,腳下的路並不平坦,諸多的困難考驗著中國和東協國家。
首先是互信問題。「國強必霸」是歷史形成的固有觀念,上個世紀末「中國威脅論」論調在東南亞地區也十分盛行。現今,中國國家實力迅速上升,並日益擁有廣泛的地區和全球影響力,客觀上會帶來周邊的焦慮感。但是一個新興大國的出現,是否一定帶來既有地區或全球秩序的改變,是否一定會導致資源與市場的緊張與失衡,能否表現出與其地位相應的國際擔當與胸懷,這是周邊國家,尤其為南海問題困擾的東南亞國家常有的疑懼。中國與東協之間走上海上絲綢之路缺乏足夠的信任,而現有雙邊機制尚不足以產生突破猜忌的信任感。
其次是實力問題。自從2010年中國的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中國的經濟實力與發展速度為世界矚目,美國甚至在2009年陷入經濟危機後,向中國拋出G2的橄欖枝,中國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名聲,彷彿已不再是個夢想而是現實。然而,即使歐巴馬因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關門而缺席APEC峰會,即使中國手裡拿著數萬億美元的美國債券,中國這個「老二」的實力,與第一名的美國還是有相當的差距,在經濟、軍事、科技等諸多領域,至今還是美國領先、中國追趕的態勢。東南亞國家需要戰略安全的依靠,對美國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是心嚮往之,又對中國-東協10+1、10+3、亞太自貿區有很多期待,從而陷入了「愛美國,還是愛中國」的兩難之中。
第三是聯繫紐帶問題。當今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功利心很重,他們期待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得到更多的貿易機會和經濟發展的空間,這種純粹以經濟利益支撐的關係,如果沒有價值觀上的認同與寬容,沒有文化上的敬佩與尊重,將是很脆弱的。中國與亞洲周邊國家有各種摩擦,各國對中國的動機素有疑懼,因此僅有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是無法近悅遠來的。古代中國的朝貢體系依賴的不僅是經濟與軍事實力,更是中華文明在文化上的吸引力。中國與東協需要一種超乎利益的聯繫紐帶,需要打造一個生命共同體。
需與東協國家建立共識
要打造一個生命共同體,走上一條海上新絲綢之路,最基本的前提是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要建立共識。因此,在期待東協國家也致力於這樣一種關係的同時,中國自身還需要做很多努力。在區域發展問題上,中國應將東協作為整體對待,充分發揮區域內國家合作共贏的威力,形成區域共贏,而不是某個國家獨贏。對東協國家所擔心的,中國可能藉雙邊關係以大壓小、分化東協、進而各個擊破,生命共同體的提法表明了中國與亞洲各國的命運相連,東協的分裂對中國沒有好處,對東協分而治之只會弱化這一地區的發展合力,帶來更多的不滿與疑懼,中國需要在政治安全、經貿、互聯互通、海上合作、社會人文等議題上,尊重東協國家的整體利益,也需要東協整體的合作。
在合作機制問題上,中國應支持東協的發展壯大,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東亞存在多個合作框架與機制,這是東亞地區多樣化的客觀反映,中國對各合作機制都採取積極支持與參與的態度,主張「東亞合作精神」。考慮到美國對東亞地區的影響,以及中國崛起對於地區和全球的客觀效應,中國應繼續堅持東協主導、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則,以推動者、協調者、建設者,但非主導者的立場,參與構築相互補充、開放包容的東亞地區合作格局。
在南海問題上,中國不應迴避東協國家的核心關切,應承認各國海上航行的利益,也應考慮經貿發展與區域安全的相連關係。在10月10日落幕的第23屆東協中國峰會上,李克強表示中國政府尊重航行自由,主張爭端應通過直接當事方談判與協商解決,在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框架下,繼續就制訂「南海行為準則」開展磋商,同時表示美國不應插手這一亞洲事務,應尊重本地區的多樣性。這種務實和不迴避的態度,反映了中國處理南海問題的新思維,南海問題如能妥善處理,中國-東協之間這條海上新絲綢之路會走得更順。
習近平這次在印尼國會的演講中引用了一句中國古語,「計利當計天下利」,以期待中國與東協的合作雙贏,共謀地區長遠利益、整體利益。巧合的是,這句話也是著名書法家于右任1961年給蔣經國的題詞中的一句,是蔣經國的座右銘。或許,儒家文化中積極入世的理念與「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價值,不僅可以帶來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也可以構築親仁善鄰的周邊外交關係。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