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為什麼說「一國兩制」比「德國模式」更有優越性?|編輯部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為什麼說「一國兩制」比「德國模式」更有優越性?台灣民眾為何排斥「一國兩制」?

 

鄧小平在1980年代初(早於1990年德國統一之前)就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所以說,「一國兩制」並非兩德統一之後的經驗總結,但德國統一初期出現的經濟動盪,以及西德的不堪重負,均反襯出「一國兩制」的優越性。

德國統一是以西德吸納或吞併東德的方式來實現的,在兩德統一後的最初幾年裡,用於體制改造的支出大量增加,急劇的制度變更又使得社會產生大震盪,經濟衰退、失業嚴重、通脹加速、社會秩序混亂隨之而來。在經過一段過渡時期後,這些不利的影響才逐漸消失,統一的正面積極效應才逐漸顯現出來。

與德國吸納或吞併式統一模式相比,「港澳模式」的「一國兩制」通過「兩制並存、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減少了香港、澳門回歸後,因制度差異而可能產生的碰撞,從而避免了社會動盪。從政治實踐來看,「一國兩制」與「德國模式」 相比較,不僅風險小,而且成本低,其優點是顯而易見的。

「一國兩制」本身不是目的,它是為早日實現國家統一,以及保持統一後的穩定與繁榮而做出的一種制度設計。在實現統一後,通過「一國兩制」的安排,讓兩種不同性質的制度在幾十年(至少50年)內並存互動、自然融合。至於將來(特別是50年之後)的制度狀況,則取決於兩種制度的自我演化過程,抑或兩者相互影響並逐步共同演變為一種新的體制,那是一個自然的歷史演化過程,不是人為強制的結果。

「一國兩制」是未來兩岸實現統一的模式選擇,只不過其模式內容與「港澳模式」必然有所差異,以更體現兩岸關係的特殊性。大陸方面一再表示,在台灣的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也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的意見及建議。不過,不可否認,截至目前為止,「一國兩制」在台灣仍然遭到排斥,主要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台灣不願意跟大陸統一。「一國兩制」是基於統一目的而設計出來的制度安排;如果一方沒有統一的意願,另一方提出再好的統一方案也會被拒絕,這是「一國兩制」遭排斥的最大原因。台灣民眾缺乏統一意願的因素複雜多元,其中以不承認「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最為凸出。因此,「一國兩制」要順利並成功地運用於台灣,需要同時妥善解決兩岸之間的主權爭議。

二是「一國兩制」在台灣被意識形態化。台灣當局長期以來的誤導宣傳,使台灣民眾對「一國兩制」產生刻板印象和種種誤解,認為「一國兩制」是「吞併台灣」、「矮化台灣」的統一方案。所以,唯有把意識形態化了的「一國兩制」還原為原始意義上的「一國兩制」後,台灣民眾才能以客觀、冷靜、中立的態度來審視「一國兩制」,也才會發現「一國兩制」的真正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