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我是歌手>再創華語樂壇盛世|黃新高、黃紀凡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全球化潮流就像一場戰爭,不只發生在經濟層面,也發生在文化領域。長年以來,台灣看電影的人口其實不曾下降,但是以美國好萊塢片為主的外國電影,總是占了台灣整體票房九成以上,台產片則不到一成,雖然從2008年的《海角七號》開始,台產電影漸有起色,年度票房比例逐漸回升到11%以上,但整體而言,台產電影仍處於極端弱勢的處境。同樣的,台灣流行歌曲也面臨很大的挑戰和危機。實體音樂CD銷售量大幅滑落,非法的網路下載泛濫,合法的網路下載通路則多數掌握在跨國通路商手中,導致台灣流行音樂產業面臨重大衝擊。

  歌唱、表演、創作,都是文化溝通的形式。藉由溝通,尋求共鳴,匯集人類心靈的大交集,追索人類潛能的最大極限,這就是所有溝通者內心永恆的渴望。那麼,在全球化潮流底下,台灣音樂產業的墜落,它意味的就不只是經濟層面的崩潰,更是文化溝通的「失聲」!心靈的交集,潛能的極限,都將成為不可企及的懷想。


拒絕成為失聲的民族!

  2013上半年,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節目突然崛起,因為網羅了兩岸知名歌手於同一個賽場,吸引了海峽兩岸無數觀眾的注目,許多曾叱咤歌壇的好聲音,再度登台獻聲。參與這場比賽的台灣歌手包括:齊秦、辛曉琪、彭佳慧、楊宗緯、林志炫。問題是,就在這個歴史時刻,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套節目出現?

  看到現今西洋音樂如此深遠的影響全球,許多音樂人開始思索,中文歌是否也有全球化的可能?湖南衛視副台長張華立認為,之所以製作這樣的節目,就是因為他覺得華人正肩負著一個共同的責任:「把我們華人的音樂,影響到別人、影響到西方!」

  面對全球化潮流,面對像美國這樣的強勢文化的擠壓,一群人匯集在一起,有的構想節目方案、有的執行各個分工環節、有的在台前、有的在幕後。藉由集體行動,眾人一起把那失去的聲音,集眾人之力,將它重建起來!

  於是,《我是歌手》就在眾志成城的行動下,化為一場巨大的社會能量。2013年4月2日,最後一集總決賽的播出收視率高達4.34%,連台灣的新聞衛星頻道都以即時新聞報導的方式全程轉播,當天晚上,海峽兩岸同時觀賞這個節目的觀眾,至少有一億兩千萬人以上。最後的賽局誰勝誰負,固然是兩岸觀眾共同關注的焦點,但更重要的是,歌手們盡情獻唱的歌,都是所有觀眾共同的情感以及歷史記憶、也是每一位歌手的生命之歌。


有舞臺才有夢想

  林志炫的歌唱生涯並不順利。參加過無數歌唱比賽,終於成功發跡,經由不斷努力才練就出的好歌喉,卻為了幫助父親的印刷廠而暫別歌壇。即使一路上跌跌撞撞,他仍不放棄對音樂的愛好及興趣。他認為,身為一個歌手,一輩子追求兩件事:好歌及知音,「我是帶著好歌來這裡找知音的。」

  藉由《我是歌手》這個舞台,讓上億人同時聆聽到他的歌聲,充分感受到歌曲所蘊含的情感,帶給所有人感動,這就是作為歌手的林志炫所追求的共鳴、所追求的心靈交會,而他做到了。

  如果沒有《我是歌手》,林志炫是否也能再次嶄露頭角、在尋找知音的音樂之路上繼續前進?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抱持保留的態度。他認為,有別於其他同類型的節目,《我是歌手》的一項特質讓他相當讚賞:「這個節目強調歌手本身歌唱的品質,確確實實的把一首歌當作情感的表述。」歌手不是在舞台上蹦蹦跳跳,而是一個唱著流行歌曲的現代藝術家。湖南衛視節目製作中心主任宋點也提到,《我是歌手》的定位,就是一個擁有唱將級實力歌手的盛會。把過去的好聲音重新找回舞台、讓觀眾重新找回聽歌的樂趣,這是《我是歌手》的初衷,而它也成為了使林志炫能夠再度站穩歌壇的重要推手。


兩岸三地匯流

  其實,《我是歌手》這個舞台不是硬體好、規格高就能打造出來的,它的根基,是兩岸音樂三十多年來的匯流所建構出來的文化磐石。1970年代,兩岸猶處於隔絕狀態,但鄧麗君的歌聲卻成了兩岸人民共同的記憶。

  張華立回想起當年的情形:「那個時候很年輕、對愛情很嚮往,突然國門一開,聽到了鄧麗君這樣的歌聲。」年輕人爭相追捧、長輩卻覺得是靡靡之音,就在這樣的衝突中,開始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逐步接觸到台灣的流行音樂及相關文化。之後,台灣歷經了民歌、搖滾等風潮,流行音樂蓬勃發展,成了華語音樂的創作中心,也持續影響著大陸的歌壇。「台灣的音樂,還是我們的老師。」

  90年代,台灣音樂同時融合了東西洋音樂元素,創造出特有的新風格,並結合了香港的音樂產業,不但造就了更多新生代的歌手,也將華語音樂的產能推向歷史的高峰。1997年,台灣唱片產值達新台幣123億元,高居亞洲第2名、世界第13名。這些歌曲不只影響港台民眾,也深深撼動大陸地區的民眾,成為兩岸三地和全球華人共同的歷史與文化記憶。

  隨著大陸經濟迅猛發展,人民所得提升、流行文化的興起,兩岸三地的音樂匯流進入一個更開放、更迅速也更緊密的年代。就像《我是歌手》的總決賽,來自台灣的彭佳慧和來自北京的順子,二位女歌手交叉演唱台灣歌手蘇芮的《酒矸倘賣嘸》以及大陸歌手崔健的《一無所有》,激盪出不可思議的巨大力量,讓所有觀眾如痴如醉。


讓華語歌壇走向全世界

  兩岸的歌手能夠共同創造出如此亮眼的成績,可以想見,未來兩岸音樂文化的融合將成為新趨勢,而台灣歌手前進大陸市場也是必然的結果。對此,宋點樂觀其成,因為相較於世界各國的音樂,台灣音樂具有先天上的優勢:「因為是同宗同祖,沒有任何語言上的隔閡,音樂的內涵馬上就能感受到,這是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無法取代的。」不僅如此,身為創作者,具有宏觀的思維是不可或缺的,而台灣歌手前往大陸發展也有助於開拓視野。楊渡指出,台灣的人才到了大陸,面對的是一個規模截然不同的華人市場,當海洋文化與大陸市場結合,就會有更大的視野,視野不同,對未來的想像也會跟著改變:「當你站在華人的市場向外看,你面對的就是全世界。」

  《我是歌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楊渡認為,如果華文世界能夠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既有利於產業發展、也有助於培養新的人才,創作者也才能創造出更優秀的作品、具備更強大的競爭力,進一步搶攻全球市場。如此,以華人文化為主體的全球市場才會成形,將華人文化拓展到全世界。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面對韓流以及東西洋音樂的擠壓,如何從「失聲」的危機當中突圍而出,建立屬於中華民族自已的民族自主市場,以及面向全球的華文市場,已經成為一個日益迫切的歴史課題。而《我是歌手》節目,以及它所帶動的風潮,無疑已經建立一個正面的典範。

  《我是歌手》的這場賽局,說真的,誰勝誰敗並不重要,因為全體歌手正在為全球華人的流行音樂,共同創造一個嶄新而無限的可能。所以,所有的歌手,都是最後的贏家!

(作者係大我文創工作對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