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總統及立委大選進入倒數計時,朝野政黨激烈競爭,經濟表現良好與否,勢必成為左右大選勝負關鍵的因素之一。因此,執政當局大肆宣揚台灣的經濟表現。但台灣經濟是否確實呈現「穩健」成長,值得探究。
梅萼含苞,2019年在國際情勢動盪不安的氛圍中結束。台灣經濟預測機構按例對2019年經濟實際狀況進行回顧,並就2020年可能動向加以展望。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主計總處11月29日公布的預測指出,由於中美貿易爭端在帶來訂單移轉的同時,台商回台投資劇增超過7,000億元,民間投資實質成長7.61%,2019年台灣經濟呈現「穩健」成長,再度將8月預測的2.46%上調至2.64%,創下2014年以來新高,使得台灣經濟成長,重返亞太四條小龍之首,扭轉過去數年台灣經濟成長始終不如全球的現象。至於2020年台灣經濟的成長,則是從8月預測的2.58%上調為2.72%。
經濟表現影響大選結果
由於此刻正逢2020年總統及立委大選進入倒數計時,面對朝野政黨的激烈競爭,經濟表現良好與否,勢必成為左右大選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執政當局經常利用各種公開場合,大肆宣揚目前台灣的經濟表現,藉以獲致選民支持。究竟台灣經濟表現,是否為主計總處指出的呈現「穩健」成長,抑或是執政當局宣揚的亞太四條小龍之首?
依據美國彭博資訊公司報導,最近國際重要金融機構先後預測2019年台灣經濟成長,除美國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預測數據較為樂觀外,大致都低於台灣經濟機構預測的數據。至於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則認為,在台商持續回台投資及外資投資加碼等因素下,雖將維持在2%以上,但是否能達到主計總處預測的數據,得視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尤其中美貿易談判結果,更是關鍵。
庶民對政府作為沒有感受
在此同時,如果我們將執政當局大肆宣揚的經濟表現,以及最近國際重要金融機構所預測的數據加以解讀,其實可以發現,2019年台灣經濟狀況並非十分良好,2020年台灣經濟動向更是難以樂觀。換句話說,雖政府認為台灣經濟已經脫胎換骨,但從選舉氛圍中卻又發現,庶民對政府的作為似乎沒有感受。
筆者認為,或許可以將其真正原因歸納為三個「三」種現象。
第一個「三」是經濟的「三溫」。包括:「外熱內溫」,出口貿易因訂單移轉而持續熱絡、內需消費卻又因薪資停滯而溫和保守;「大熱小溫」,大型企業經營獲利尚稱良好、中小企業經營則生意慘淡;「北熱南溫」,北部的服務業撐得住,南部的服務業卻又上不來。
第二個「三」是社會的「三M」。包括:「所得M型化」,中所得階層加速沒落、低所得階層則是大幅增加;「工時M型化」,高薪行業工時因一例一休而短縮、低薪行業工時則是因能增加收入而被迫不斷延長;「薪資M型化」,尖端科技薪資不斷上揚、傳產零售薪資則是長期停滯。
第三個「三」是族群的「三立」。包括:「統獨對立」,兩岸關係陷入意識形態之爭,導致企業降低投資、青年出走就業;「勞資對立」,一例一休修正忽略工作多元,造成勞方未蒙其利、資方先受其害;「世代對立」,年金改革淪為民粹思維,引發年輕族群相對剝奪、高齡長者極端不安。
亦即2016年5月政府再度政黨輪替之後,面對內、外錯綜複雜的環境,在處理經濟議題上,其接觸的是個別表面的假相,較少從全球整體的脈動趨勢深入探究癥結,加上政策越走越短期、措施越來越媚俗,導致難以掌握上述所呈現的現象,以及對症下藥加以解決。此乃為何政府在經濟議題上所指出的各項數據,或所推動的政策願景,除遭到社會各界批評之外,更讓庶民對政府作為沒有感受的原因。
經濟未聚焦在「民之所欲」
很顯然地,政府過去三年多來在治理思維上,並未將經濟議題核心聚焦於「民之所欲」,而是在民粹主義下以政黨利益為前提。再者,在處理手段中,缺乏理性溝通,甚至無視社會氛圍,加上採取先射箭、再畫靶的作法,使得部分政策藍圖模糊、程序暴衝。導致社會各界對政府的執政信心下降。
《經濟學人》曾明確指出:「若欲將更繁榮的經濟歸納為政治人物的功勞,則其政策必須取得庶民有所感受」。難怪最近主計總處所公布的經濟成長預測,社會各界對這亮麗的數據「毫無感受」。尤其,因應大選來臨,採取旅遊補貼、農機補助、老農津貼等各項「補貼」政策,根本無助於促進台灣經濟成長,反而更加造成財政虧損。其實,台灣經濟是否已脫胎換骨,邁入「穩健」成長,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庶民感受最為真實。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