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中國人 vs. 台灣人|劉順達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距離5.20新總統就職尚有一個月餘,台灣內部又開始吵「我是台灣人」、「你是中國人」的無聊把戲,看不出蔡英文所說的和諧、團結要如何實現。

記得讀中小學時,老師教我:「中國地圖像海棠葉,地大物博,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與歷史」。聽了老師的這席話,我對身為中國人感到非常驕傲。不幸,兩岸自1949年分裂以來已有67年之久,一個擁有942萬平方公里大陸土地,另一個只占36,000多平方公里台灣小島,如兄弟分家,各自奮鬥,但這也不奇怪,翻開中國歷史一直「有分有合」,但都始終叫「中國」。

兩韓歷屆政府都重視統一大業,不分韓國人或朝鮮人,只有一個「韓民族」。南韓總統朴正熙在其《民族中興之道》書裡強調,要「以和平統一來達成分裂祖國的再次統一,重建富強的民族國家,進而貢獻於世界史的推進」。反觀,台灣民眾卻一直陷於以下幾個問題而自尋煩惱。

一是國家認同問題。有人把中華民國說成「外來政權」,那李登輝和陳水扁各自做了12年與8年「外來政權」的總統,豈不是國際大笑話?蔡英文說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裡玩,但仍有不少人譏其為「借殼上市」。

二是統獨問題。兄弟吵架歸吵架,不應該鬧分家,台灣政客則想成立「台灣共和國」,偏偏要作民族和歷史的罪人。

三是省籍問題。以目前人口結構來說,本省人的比率佔絕對優勢,也在第三次政黨輪替後全面執政,又何必繼續用2.28製造省籍矛盾?

四是愛不愛台灣問題。「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就要說台灣話。不會說台灣話就表示不愛台灣,如此畫地自限,有必要嗎?

五是維持現狀問題。國家要生存就得發展,蔡英文不求前進,反而要維持現狀。台灣資源有限,不大力向外拓展,請問誰給我們飯吃?

無可諱言,台灣看不到外面世界。從1972年退出聯合國以來,外交挫折接二連三,邦交國數據陸續下降,目前只剩22國。現實上,凡想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國家都要事先承諾:「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才能與中國建交。

目前台灣靠美國與日本開的「小門」,就自認美、日支持台灣獨立,簡直是妄想,十分不智。在韓國網站上,如果打Taiwan,就會出現Taiwan, Province of China。這就是現實的國際環境。韓國於1992年與大陸建交後,把台灣歸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無論是韓國政府與媒體對外都一致強調:「全世界只有兩韓是尚未達成統一的唯一國家」,台灣能抗議嗎?

如果台灣每一個人都只能在作台灣人或作中國人兩者中擇一,那麼,一位退休外交長輩H大使所說的:「我寧可作大中國人,也不要作小台灣人」,就值得慢慢吟味了。

 

(作者係韓國昌信大學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