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記滇西抗戰歷史的收藏者|吳國禎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滇西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非常關鍵的戰役。由於騰沖人段生馗先生過去30多年來孜孜不撓地收集了11萬多件抗戰遺物,後人才能從「滇西抗戰紀念館」的大量文物裡,看到中國抵抗日軍的悲壯事蹟。

 

    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迅速侵占了香港、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並逼近緬甸。1942年1月日軍進攻仰光,中國為保衛滇緬公路(連接緬甸曼德勒和昆明),組成了10萬遠征軍出國抗戰。

 

滇緬抗戰悲壯異常

 

1942年5月3日,日軍攻入雲南畹町,沿著滇緬公路占據了龍陵、騰沖,進抵怒江。5月5日雙方爆發了爭奪怒江上的惠通橋之戰。經過7天的激戰,陳納德率領的美國飛虎隊也臨空助戰,中國軍民以血肉築成長城,挫敗了日軍東進的勢頭。至此,以怒江為界,以西為日軍所據,以東為中國軍隊所防,形成對峙之勢。惠通橋之戰事關抗日大局,中國至此保衛了昆明、重慶等大西南的國土。

滇西淪陷後,日軍在栗柴壩渡口屠殺200餘難民,血染怒江。在龍陵、騰沖,日軍殘暴推行 「三光」政策。在芒市、盈江等地,日軍施放細菌病毒,致數萬人死於瘟疫,慘絕人寰。而在騰沖,以劉楚湘、張問德為首的愛國人士成立了抗日政府,進行遊擊戰,在沿邊各地,土司頭人也組織了自衛隊抗敵。

為打通滇緬通道,1942年下半年,中國重組駐印遠征軍,在史迪威的指揮下,於1944年8月7日攻克緬北重鎮密支那。國內遠征軍則在衛立煌的指揮下,組成11、20集團軍,於1944年5月11日強渡怒江,兵分兩路,向滇西日軍發起了全面反攻。8月初,20集團軍在盟軍的支持下,合圍騰沖,經過血戰,於9月14日光復了騰沖。此役,遠征軍陣亡9,000餘人,傷8,000餘人。

松山是日軍控制滇緬公路的核心據點。11集團軍在1944年8月進攻松山主峰的日軍,經過慘烈的爭奪戰,於9月7日收復松山,此役遠征軍陣亡7,000餘人,傷1萬餘人。中國遠征軍乘勢南下芒市,於1945年1月19日收復畹町。至此,西南國土光復。1月27日兩路遠征軍在緬甸芒友勝利會師。

從1942年3月至1945年1月,為保衛大西南和配合盟軍的反攻,中國政府兩次組建遠征軍入緬與日軍戰鬥。在這場三年的滇緬抗戰中,有來自10多省市,近50萬中華兒女參與了抗戰,有近15萬人戰死沙場,悲壯異常,人神共泣。

 

滇西抗戰大量文物被收藏

 

隨著歲月的流逝,世代的去來,政局的交替,這段可歌可泣的抗戰歷史似乎逐漸變得蒼白了。然而,騰沖、龍陵、松山、芒市的人民並沒有忘記這段悲壯的歷史。

騰沖人段生馗先生本為一位普通的銀行職員,然而,他30多年來,以微薄的經濟收入,傾盡家產,含辛茹苦,挺住了來自世俗政治偏見的壓力,以及因為收集武器槍炮而來自治安部門的壓力,孜孜不撓地收集了11萬多件抗戰遺物。作為普通市民,段先生的遠見、毅力及他的收藏成果,可謂是滇西抗戰歷史的 「第一收藏者」。

早期,段先生的收藏就在騰沖的和順古城中展出。以後,他的收藏價值逐漸為人們所認識、認可,2010年中央官員來到騰沖,對段先生的努力表示高度肯定。有鑒於段先生收藏的數量和規模遠超過和順古城展廳所能容納,於是在2011年秋,由政府出資在騰沖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滇西抗戰紀念館」。

紀念館在2013年8月15日開館,陳展實物以段先生收藏的88,000件文物為主,輔以部分遠征軍老兵和其後裔捐贈的近百件珍貴實物,以及當地政府向國內外徵集到的實物、圖片、文字和影像資料組成。開館以來,來自海內外的訪客有137萬人。現在,該館名聲日益遠播,訪客急劇增加。2016年上半年,就已有80萬人了。

 

滇西人不忘抗戰歷史

 

騰沖地方人士對他們祖輩的抗戰歷史非常珍惜,並引以為傲。目前,成立了「滇西抗戰文化研究會」,成員有上百人,並成立「滇西抗戰老兵遺屬聯誼會」。紀念館和段先生更有長期的規劃構思,例如:將這批珍貴的文物對外巡展;以這批文物為基礎,開發文創、影視產品;加強與國際上二戰博物館的交流;出版研究成果(201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他們推出了關於淪為日軍「民伕」的悲慘經歷,以及日軍100細菌部隊喪盡天良的資料展覽)等等。目前,紀念館還出版《滇西抗戰》期刊。

段先生還擬將過去多年收藏文物背後的故事,寫作成書,向世人介紹這段悲壯歷史後面許多感人的故事。段先生提及,有一次他收集到一件犧牲美軍的衣服,從其口袋裡,找到一個用子彈殼做的一雙和平鴿和十字架雕件。這個美軍的遺物現正是滇西紀念館的館徽標誌。

「滇西抗戰紀念館」臨近有國殤墓園,是20集團軍反攻騰沖陣亡將士的墓園。參觀紀念館和此墓園,以及騰沖來鳳山和龍陵松山戰役的遺址,總會帶給人們無限的感悟。

感謝「滇西抗戰紀念館」提供抗戰史蹟素材,以及當地部門安排筆者拜訪段生馗先生。

 

(作者係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