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地是個多民族相處、共生、共發展之地,從遠古的年代開始就是這樣的。過去人們認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在黃河流域。但是,這些年來的考古發掘,似乎表明中華的古文明固然定型在周朝,但它的起源,實則聚匯了幾個更為早期文明的精華。即便是一些長期「侵擾」中原地區的遊牧少數民族,在歷史的進程中,也起到了和中原文明既相互融合,又互增添生機的作用。這個多民族融合的過程,貫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直到今天還在持續不斷。這當中,漢、藏民族的歷史關係尤為久遠。
大家熟悉的唐文成公主進藏的史實,已經成為經典的歷史記憶。青海湖畔的日月山是當年文成公主進藏的所經之地,現在每年吸引著眾多的遊客。而作為這方面歷史遺存的見證,體現漢藏關係有名的文化景點也不少,舉如拉薩的大昭寺、青海的塔爾寺、雲南迪慶(現名香格里拉)的松贊林寺,以及承德外八廟的普陀宗乘之廟等。然而,具有同樣歷史文化意義,位於青海西寧郊區的瞿曇寺卻少為人知。
歷史悠久、建築宏偉
瞿曇寺是一個很獨特的藏傳佛教寺院。該寺院俗稱「小故宮」,與北京的故宮相仿,但卻早於北京的故宮。由於該寺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因此,知道的人少,去過的人,就更少了。按瞿曇寺始建於洪武25年(1392),至宣德2年(1427)落成,總共修建了35年。
它的建築年代早於故宮,歷經600多年,至今保存完好。從建築形式講,瞿曇寺是北京故宮的翻版(準確地說,應為北京故宮是它的翻版,但故宮的太和殿曾經毀於大火,又復建過),且為木質結構,可謂建築宏偉,讓人歎為觀止。幾年前,大修故宮前,北京還派了專家來到瞿曇寺,仔細觀摩,考察一番它的結構,以為參考。此外,尤令人感興趣的是它的歷史,實則反映了600年前中原王朝和青海地區少數民族間的親密關係。
話說元朝末年,隨著元朝的滅亡,青海邊疆地區異常混亂。當時青海的三羅喇嘛眼看局勢最終還是要定於朱元璋,他不忍生靈塗炭,便憑藉其聲望,招撫藏族部眾歸順明朝,使得青海地區結束動亂。有鑒於三羅喇嘛的功勞,朱元璋順應了他的請求,建寺賜名,於是有了瞿曇寺。
體現政教合一紐帶
瞿曇為梵文譯音,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姓氏和尊稱。明太祖將該寺命為瞿曇寺,可見其重視的程度。以後,明朝歷代皇帝,包括永樂、洪熙、宣德,都對該寺扶持有加,擴建寺院,頒敕諭,賜田地,施佛器。可見瞿曇寺不是一般的,而是和中原皇室關係緊密的寺院。因此,它雖為藏傳佛教,但整個建築卻是漢傳的風格。總之,瞿曇寺起到了明朝中央政權聯繫青海藏區,體現了政教合一的紐帶作用。
瞿曇寺殿居中院正中,其上懸有朱元璋所賜的「瞿曇寺」匾。隆國殿則是瞿曇寺最大的主殿,建築宏偉,類比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瞿曇寺的壁畫也是一絕,描述釋迦牟尼從降生到圓寂的生平經歷,這些明代壁畫,至今仍鮮麗奪目,是國內絕無僅有的藏傳佛教繪畫瑰寶。
雖然瞿曇寺在清朝中葉以後逐漸衰落。但它是清朝在承德建外八廟的早期樣板。清朝以少數民族興,它更知道如何統治多民族的廣袤中華大地。外八廟就是清朝初期,為了聯結、籠絡蒙藏的王公統治者而修建的寺院。「派十萬兵不如修一座廟」,是明、清兩代的治國方略。我們從歷史的政治角度看,便明白這些寺廟─不論大昭寺、塔爾寺、松贊林寺、普陀宗乘之廟還是瞿曇寺,都體現了中原王朝對於邊疆地區的統治意義,也對邊疆的長治久安起著支撐的作用。
瞿曇寺雖是全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它地處西寧郊外的樂都地區,交通不便,訪客也少。近年,有關部門正在擴修公路,以方便遊客。相信這個在西北地方,不論從宗教的角度,歷史的角度,還是藝術的角度言,均負盛名的寺院,一定能迎來眾多的八方遊客。
(作者係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