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爭擾亂不斷的國民黨內總統初選民調結果終於塵埃落定,韓國瑜大勝郭台銘17%,獲得提名,代表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但他是否能為國民黨奪回執政權,各有各的評估,顯示其挑戰才剛要開始。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表示,此次辦理黨內初選提名的過程,採取用全民調的方式產生總統候選人,為歷年來初選最公開、參與人數最多及過程最透明的一次。儘管,韓國瑜獲得壓倒性的勝利,然其挑戰才要開始。尤其是面對黨內多方勢力整合,庶民政治路線與傳統政治精英主義衝撞,以及第三勢力的虎視眈眈。
國民黨及韓的當務之急
首先,黨內勢力需進一步整合。初選過程中,各候選人相互攻伐造成某種程度裂痕。不僅王金平未參與黨內初選,甚至傳聞郭台銘將脫黨競選,如果郭台銘與柯文哲或王金平結盟,都將造成國民黨實質的分裂。
「韓國瑜現象」衝擊國民黨內既有的元老政治結構,邊緣化四大天王馬英九、朱立倫、吳敦義及王金平。相對的,民進黨黨內初選賴清德挑戰蔡英文,過程中黨內派系競合、激進獨派向維持現狀派挑戰,但確定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後,各派系迅速整合整軍待發,尤其深綠選民開始回歸。韓國瑜此時的當務之急應是盡速整合黨內各政治勢力及地方派系、韓粉與黨中央,避免分裂的國民黨對抗團結的民進黨。
其次,縫合傳統政治精英與庶民政治路線的差距。國民黨傳統政治精英已為具庶民主義風格的韓國瑜所取代,如政治歷練非常完整的吳敦義甘為「造王者」,朱立倫、郭台銘及王金平亦皆望其項背。
回顧去年九合一選舉,「韓流」產生外溢效果,國民黨執政的縣市版圖從6縣市躍升至15縣市,得票率從40.7%成長到48.79%。從九合一地方選舉,再到國民黨總統黨內初選,印證「韓流現象」並非短期、瞬間及趨於泡沫化,反而凝聚成推動「平民政治」、「庶民總統」的新政治運動,此意味著庶民主義不僅改變了國民黨的建制精英主義路線,同時也翻轉了台灣傳統政治精英路線,回歸以人為本的群眾路線思維。而這樣的庶民路線若能改變台灣的選舉政治,傳統型精英主義的政治人物勢將逐漸讓位給平民主義者。
最後,若為蔡英文、柯文哲、韓國瑜三組人馬競選,韓國瑜可能會是「被抹紅」最嚴重者。在三大天王的兩岸論述政治光譜中,蔡英文、韓國瑜位列在政治光譜的兩端,柯文哲表示「理解與尊重」大陸當局對「九二共識」的堅持,同時呼籲「兩岸一家親」,最近更提出兩岸關係不是外交關係,為具有專屬特殊定位的關係。
至於韓的兩岸論述不僅立基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還陳述「兩岸你儂我儂」、「指腹為婚」的臍帶關係,預設兩岸關係性質是「兩岸一中」的政治定位;兩岸在主權與領土上重疊。這超越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的兩岸論述;也超越柯文哲、蔡英文的兩岸路線。若柯文哲參選,由於柯在藍綠之間採取中間路線,恐怕淺藍、淺綠的選票會被柯吸納。柯文哲路線極可能成為兼具經濟發展與政治自主性的第三條道路選擇。
柯的兩岸論述有其特色
柯文哲自我定位「要成為有別於國民黨的交流派代表」,對大陸堅持「九二共識」表示「理解與尊重」;同時要當「中間、淺綠希望兩岸和好的這一群人的代言人」,故呼應大陸領導人「兩岸一家親」的說法。若柯文哲參選,極有可能成為韓國瑜取得執政的「攔路虎」,且柯粉與韓粉亦具有部分重疊性,柯粉與韓粉的區隔,勢將分散韓國瑜的選票。
此外,雖然柯文哲、韓國瑜市長任期皆未過半,然柯文哲是第二任任期間參選,其參選正當性高於甫就任的韓國瑜。
韓流現象並未消失
從此次韓國瑜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顯見「韓流現象」並沒有消失,反而因不滿意民進黨的治理績效,導致底層民怨急速積累,同時象徵著平民主義向精英主義挑戰。韓國瑜出身非傳統建制精英,低階軍官與眷村子弟身分更貼近庶民生活,既無傳統國民黨權貴階層所具的宮廷政治習氣,也無技術專家治理的傲慢,更無富人階層治理脫離公眾生活的跳躍式思維。此種庶民主義從南部崛起,以傳統具台灣主體意識十分濃烈的高雄出發,形成中國意識復甦抗擊台獨意識或極端台灣意識,正在悄然改變南台灣甚至整個台灣的國族意識。
尤其,韓國瑜的兩岸論述直接挑戰蔡英文的兩岸路線。韓國瑜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雖繼承馬英九執政時期國民黨的兩岸路線,但卻以其庶民語言去除自太陽花反服貿運動以來,「九二共識」一再「被標籤化」及「被污名化」的問題,韓的「貨出人進、高雄發大財」及南南合作的主張,即奠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
韓式的平民政治風格及運用具有高度台灣本土性的庶民語言,重新融合了其兩岸路線與濃厚的中國意識。兩岸關係「你儂我儂」、「指腹為婚」的說法,隱喻兩岸關係性質具有統合取向而非是分立,這不同於民進黨當局所提出的「維持現狀」主張,「韓流現象」是否能有足夠的動力翻轉台灣政治,創造兩岸關係改變的契機,令人拭目以待。
(作者係佛光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