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走進台灣人原鄉處處閩台臍帶|李中邦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本刊參與了第二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漳州的活動,不單目睹兩岸出版人坦然交流,更洗禮了一次台語的根源閩南語、「開漳聖王」發跡的源頭,以及「幽默大師」林語堂紀念館。

 

儘管兩岸官方聯繫斷絕,蔡英文為拚選舉而肆意反中,不斷扼傷兩岸關係,但兩岸的民間交流仍熱絡進行,並未受到影響。

兩岸出版人經驗分享

1030日,福建社科院在廈門舉辦了一場「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集合了兩岸各地出版社經營者、編輯部和版權部負責人,以及大學信息、出版系所學者80多人,彼此分享經驗、交換心得,希望再創紙本書的黃金時代。

台灣唐山出版社社長陳隆昊建議,應抓住「一帶一路」所帶來兩岸合作開發海上絲路文化工程的機會,譯介中華經典,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城邦集團總經理林福益介紹,城邦從2007年開始數位轉型,將紙本的內容、趣味轉換去發展產品的價值鏈,運用數位媒體評估精準的出書量,且每年舉辦200多場付費課程,了解年輕讀者的需求,並由市場去找作者。筆者則從台灣文史教育被民進黨當局扭曲,導致新生代國家認同錯亂,呼籲兩岸出版合作應在文、史、地等方面多加著墨。

中場休息、餐飲時,大陸幾位來自當地(漳浦)學者用道地的閩南語對話,腔調跟台語有些許不一樣,但我們來自台灣的人都聽得懂,雙方也可以相互對談,鄉音繞樑。

然而,正當論壇進行之際,卻傳來台灣立法院民進黨團突將「中共代理人法」修法提案付委審查,令人擔憂該法若不幸通過,將對兩岸交流產生更進一步的嚇阻作用。

開漳聖王陳元光、黃道周

翌日,與會者一起到漳州(含下轄的漳浦縣)、台灣人的原鄉參訪。沿途景觀看起來與從台北市往中南部去差不多,福建跟台灣隔著海峽相對,山多也是與台灣極類似的特色。

歷史上,漳浦出過多位名人,台灣人最熟知的首推唐代平粵、閩之亂的名將、被授予鷹揚將軍的陳元光(657-711)。陳本是河南人,隨父出征來到漳州,曾任首位漳州刺史兼漳浦縣令,他創辦鄉校,推行科舉制度,使當地文風鼎盛,又引進中原先進稻作技術,後被漳洲人奉為「開漳聖王」。早期來台漢人以漳州人最多(約三成五),據統計,「開漳聖王」廟宇在台灣高達360多座,信眾近500萬人。

到了明、清,較出名的有:明末理學家、教育家、書畫家黃道周(1585-1646),其書法自成一體,稱為「黃漳浦體」,他也精通易學,其紀念館就設置在他當年的講學處,裡面保留著他易學思想精髓的天方盤;明亡,黃道周以大學士的名銜率兵抗清,在婺源戰敗被擄就義。清代則有乾隆帝師蔡世遠(1682-1733)、嘉慶帝師蔡新(1707-1799)。這些紀念館雖不大,但顯示大陸這些年很認真地在恢復中華文化,提倡愛鄉愛國教育。

林語堂文化園區引人入勝

而最引人入勝的是林語堂文化園區。它位於林語堂的祖籍地漳州(龍溪)市薌城區天寶五裡沙,占地面積約2,000畝,有紀念區、文化創作區、故里遊覽區等20多處遊賞節點,四周滿是香蕉樹海生態景觀。紀念館200110月對外開放,是大陸第一座林語堂紀念館,外壁附上林的題字「兩腳踏東西文化 一心評宇宙文章」,館前有林語堂坐式青石塑像,為大陸著名雕刻家李維祀的封筆之作。館內有包括林語堂演示其所發明「明快中文打字機」的照片等137張、實物、複製品及媒體造型藝術等。

有面牆上掛著一首林語堂的方言五言詩,解說員用閩南語唸「鄉情宰樣好,讓我說給你。民風還淳厚,原來是按尼。…」煞是動聽。

而其故居是台北陽明山林語堂故居的複製,為中西合璧建築,體現林語堂的格調和生活態度「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漳州、台北兩館實可彼此輝映,不過,可以感受到,大陸近年很重視、推崇這位20世紀將中國文化精神向西方引介的重要人物,而在台灣,林語堂相對被冷落許多。

閩台歷史源流無法斬斷

最後一站漳州古城,像台灣的一些老街,但更寬敞,中間有一條台灣路,開著老字號的藥店、布店、茶莊;而振成巷內則有清代台灣最後一位進士、反對馬關割台「公車上書」第一人汪春源(台南安平人)的故居。

廈門、漳洲走一回,語言、建築、街道及文物中,俯拾皆是閩台臍帶,這正說明兩岸本是同文同種,民進黨種種「去中國化」的政策和教育,根本是昧著歷史良知,總有一天會被拆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