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張會」已經結束。馬英九對王郁琦的大陸行,以「有突破」和「超過預期」來高度評價。從王郁琦大陸行的整個過程來看,馬的評價確有所指,同時也彰顯出兩岸的政治分歧。
為馬「治權」概念探路
馬英九追求兩岸「治權相互承認」,但從來沒有明確這個「治權」概念,其內涵外延既與國際法的慣常定義多所不合,也有兩岸之間的含混模糊。因此,在沒有明確「治權」概念之前,馬當局要摸清大陸所能承受的底線。
王郁琦返台後透露,此行前,他就將一些會碰觸到的政治敏感問題與大陸國台辦「打過招呼」,大陸也表示了「不希望」的態度。但是在實際行程中,他還是做了。他認為大陸對他所提到的「孫中山創建中華民國已103年」「釋放了善意」,認為大陸對這樣的說法可以「忍耐」;而在謁陵花圈上只可落款「陸委會」,不能出現「行政院」字眼,他認為這是「北京可以忍耐的極限」。
「馬習會」是王此行想確認大陸底線的另一個議題。對「習馬會」的憧憬,台灣首先鍾情於國際場合。早在去年8月馬英九出訪中南美洲時,就釋出他希望以「經濟體領袖」身份出席在北京召開的APEC 的訊息,雖然馬承認參加APEC的條件還有待成熟,但是其後,台灣方面仍然積極爭取。以王郁琦的說法,APEC本身就含含兩岸因素的考慮,會員不是國家,是經濟體,馬英九以「經濟體領袖」身份跟習近平見面,可以滿足兩岸對等及APEC的設計,因此「是我們評估可以接受的方案」。對此,大陸始終表明反對立場。國台辦發言人表示,大陸對兩岸領導人會面一直持積極開放態度,但APEC有其自身規定,應根據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行事。2月17日,張志軍再次明確指出,兩岸之間的事情不需要借由國際會議的場合,還是找兩岸的地方談最為合適。18日,王郁琦回應,既然北京不接受APEC場合見面,而陸委會又沒有規劃任何其他方案,那麼「馬習會」「短期內可能性不高」。「馬習會」至此,在兩岸高層來講似乎是告一段落了。
顯然,王郁琦的大陸行不僅試探到了大陸的底線,而且在兩岸政治問題上的歧異處有所作為,特別是王在大陸帶出了「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語義,這是馬認為王大陸行有「突破」、「超過預期」的原因。
「治權」概念應釐清
兩岸最大的難題就是在協商解決「中華民國」的問題。就筆者理解,大陸之所以能「忍耐」王郁琦一席「中華民國已經103年了」之說,是因為它是歷史性的闡述,「中華民國」也正屬於兩岸要政治談判解決之處,因此在總體戰略的考慮下,可以「一中各表」。但馬的政策目標是極力維護「中華民國」作為一個「存在了103年」的「主權國家」的形象與地位。馬認為,以國際法定義中的「國家」要素來看,「中華民國」最為欠缺的就是國際認可度,因此,「中華民國」一定要不斷擴展國際空間,參與國際組織及活動,彰顯中華民國存在的意義,尋求國際社會對「中華民國」的支持。此外,馬也爭「中華民國法統地位」。與兩蔣不同,兩蔣堅持「中華民國法統」,是為了重新奪回包括大陸的全中國的統治權,而馬不提兩岸統一的終級目標,只爭其實際管轄下的台灣的「完整統治權」,這就造成兩岸間的政治及法律問題。
一是國民黨提出的「治權」概念需要兩岸充分對話討論、清晰界定。陸委會這個治權單位,因有明確的「一中憲法」及「一國兩區」下的相關法律規定,內涵外延都定義得較為清晰,不涉主權意涵,大陸可以認可。故釐清「治權」概念,可能是兩岸統一前進行「合情合理政治安排」的第一步。
二是馬追求隸屬於「完整治權」中的「外交權」,必然導致兩岸在國際場域的主權衝突。這也是兩岸最高領導人見面,大陸堅持不在國際場合的原因。
馬英九清楚了大陸的底線,就應該認清,未來兩岸間政治敏感問題,還是通過兩岸政治對話和協商來加以解決吧。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