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應公平對待歷史人物功過|王仲孚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今年1月13日是蔣經國先生逝世30週年,中國國民黨舉行盛大紀念,民調也認為歷任總統以蔣經國貢獻最大。

蔣經國生前喜歡人們稱他「經國先生」。他在位期間的政績,清廉愛民的作風,留下令人懷念的典範。不過,蔣經國的成就,還是建立在蔣中正統治的基礎上,沒有前面蔣中正的奮鬥,則難有蔣經國後面的發揮。所以,近年來台獨份子發動的倒蔣、毀蔣一連串動作,是別具用心、扭曲歷史的,缺少公平正義。

首先,我們要確定,蔣中正已經走入歷史,不再具備任何政治上的權勢了。歷史人物當然可以批判,甚至清算鬥爭,但不應該為了實現台獨政治的目的,把歷史人物當作政治人物批判或鬥爭,甚至不惜扭曲歷史。

蔣中正於1949年退守台灣,在島內仍然權傾一時,因而歌功頌德者遍地皆是。但直到蔣氏逝世之後,紀念堂才以「中正」命名,新設大學以「中正」命名,原本就是為了紀念他建立的,全台許多道路以「中正」命名,這些未必都是出於逢迎拍馬,沒有一絲感恩懷念的意思?

蔣中正自1949年至1975年逝世,總計在台26年,除高唱反攻復國,至少有以下三項措施,對於建設台灣具有正面意義。

一、推動地方自治的選舉:1949年政府遷台時,蔣中正還不是總統,1950年3月「復行視事」後,才恢復總統的身分。蔣中正在「危急存亡之秋」實施縣市長民選,此後,在長期戒嚴的情況下,縣市長選舉並未中斷,而且還普及到鄉鎮里的選舉。今日號稱民主進步黨,執政沒有幾天,就想把鄉鎮長改為官派,還厚顏罵別人獨裁。

二、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台灣光復後,國民教育只有六年,由於初級中學不多,為達到升學目的,國小五六年級學童流行「惡性補習」,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老蔣總統又看到實施九年國教的以色列和日本成為亞洲先進國家,乃決心實行九年國教,於1968年付諸實施。每鄉鎮設一所國中,許多國中為了感念蔣公的德澤,於校園內置銅像一座作為紀念,有何不可而必須拆除?

三、改革土地制度,繁榮農村:政府遷台後先後實施375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等政策,農民生活大為改善,農村經濟欣欣向榮。過去台灣因貧困而有養女制度,造成許多悲慘故事與社會問題,社會富裕了,配合教育的發展,養女制度也隨著自然消失了。這些難道不是蔣中正改善台灣經濟環境,脫離困苦所致嗎?

若說蔣中正對台灣最大的貢獻,當然應屬領導抗日戰爭勝利、光復台灣。本文暫且不論,單就建設台灣、實施民主憲政,仍應歸功於蔣中正。「秉筆直書」,是中國歷史傳統的精神,歷史人物的功過,不論個人好惡,都應該公平對待!

 

(作者係退休史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