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國民黨沒人肯作周恩來|林明正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郭台銘宣布退黨,引來許多國民黨人的痛罵,國民黨組發會主委李哲華痛批郭台銘「國民黨哪一點對不起你?」郭台銘負氣退黨確有可議之處,可當初郭能夠「成為國民黨員」難道不可議?那些謀畫頒發「榮譽狀」,使郭取得初選參選資格的人,難道不該為歹戲拖棚負責嗎?

 

國民黨不甩中央是其傳統

李哲華在批郭台銘時說,「國民黨又不是菜市場,讓你想來就來,說走就走」。但我們回顧國民黨的選戰史,來來去去者多如過江之鯽,帶槍投奔敵營者更不在少數,甚至反黨、叛黨者,事過境遷後,回黨繼續擔綱重要職位者,也不乏其人。倘若要論其原因,應該說不甩中央,本來就是國民黨的傳統。

1927年,北伐正打的方興未艾,當時的中央是誰?不是汪兆銘嗎?可蔣介石有甩中央嗎?沒有啊!硬是搞了個寧漢分裂,逼中央只能聽他的;1949年,蔣介石第三次下野,當時的中央是誰?不是李宗仁嗎?可蔣介石有甩中央嗎?沒有啊!硬是在溪口架起電台,私自調動軍隊,中央也拿他莫可奈何。

國民黨的問題,自蔣介石以後,就是拳頭大的說話,有錢有權,中央就拿你沒輒,所以地方勢力尾大不掉,尾巴搖狗,誰也不聽誰的。這個問題延續到今天,就形成了國民黨選舉提名時,黨只看是否有實力當選,不管此人黨性、理念,是否符合國民黨的精神與宗旨,導致國民黨地方派系宛如軍閥割據,山頭林立、山頭主義橫行。

周恩來甘作毛澤東助手

轉過頭來看看共產黨,為何共產黨有山頭卻沒有山頭主義呢?這個關鍵人物可以參考周恩來。周恩來在共產黨成立初期,論政治資歷比毛澤東大,南昌起義時,周恩來任敵前委員會書記,是起義的實際最高負責人。而毛澤東既未參與南昌起義,當時還只是在湖南邊區準備秋收起義的地方書記,跟中央實際政治權力幾乎沾不上邊。即使到了井岡山,毛在黨內依舊起起伏伏,稱不上什麼重要角色。

可為何最後周恩來卻成為毛澤東的助手呢?關鍵就在於周恩來瞭解,毛澤東才是真正有辦法完成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人。在412清黨大屠殺後,中國共產黨遭到一連串的失敗,多次起義都被鎮壓,事實證明,以攻打中心城市來奪取全國勝利的「立三路線」根本行不通。而毛澤東以農民革命為主,開展邊區根據地的路線,在實踐中獲得成功。因此周恩來不在乎自己是一把手,還是二把手,甚至當三把手也無所謂,毅然將毛澤東拱上領導人的地位,一路支持毛澤東的革命路線到底,這才有了定毛於一尊的遵義會議。

國民黨則沒有這樣氣度與胸襟的人物,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大,眼中只有自己,對身邊的人才視如敝屣,甚至把人才當奴才用,有才能的人施展不開,國共兩黨的實力自然此消彼長。

共產黨為何有許多周恩來

電影《建軍大業》中,飾演蔣介石的演員有一句台詞說,「毛澤東一個農民,朱德一個兵痞,周恩來一介書生,憑什麼跟我鬥?」確實,如果整個共產黨只有一個周恩來,那也不可能團結一起打敗國民黨。關鍵在於他們有許許多多的周恩來。

共產黨不是沒有發生過山頭主義的問題,長征時張國濤就曾另立「第二中央」,差點造成了中共的分裂,但正因為共產黨有許多的周恩來,雙方才沒有兵戎相見。

例如,當紅一方面軍選擇先行北上,與紅四方面軍分離時,一度可能與紅四方面軍交火,結果徐向前一句「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不能打」,制止了一場血戰和內訌。而朱德更是不畏自身的安危,堅持留在南下部隊中,一面反對張國濤另立中央,一面積極拉住部隊與幹部,最終戰勝了張國濤的分裂活動。

有一個周恩來並不稀奇,但共產黨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多的周恩來,而國民黨卻做不到呢?

有信仰才能有力量

關鍵就在於「信仰」,毛澤東說「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因為有共同的目標與理念,所以可以放下個人,成功不必在我,「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各有山頭,但沒有山頭主義,彼此相互支援。

共產黨信仰「主義」,國民黨則搞個人崇拜,「主義」只是擺飾,人人都要「服從領袖」。沒有主義的政黨,如同沒有靈魂的殭屍。國民黨的最高宗旨叫「重返執政」,彷彿擁兵自重的軍閥,成天只想著要「進北京,當皇帝」,雞犬升天一同分贓而已。對民眾沒有偉大理想的召喚,只能如同「迎闖王,不納糧」一般,用「發大財」來誘民以利。只是,「迎闖王,不納糧」成就了闖王,最終也敗了闖王,因為不納糧,如何維持中央的開支、如何穩定社稷?兩岸的結不解開,台灣又如何「發大財」?

中共70年前建國後,有周總理坐鎮大局,而台灣的周總理在哪裡呢?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