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及其對兩岸經濟的影響|華曉紅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據WTO統計,截至2013年7月31日,全球向世貿組織通報的區域性貿易協定多達575個,其中生效的有379個,平均每一個世貿組織成員參與了13項區域性優惠貿易安排。

趨勢與特點

1、一體化的進展

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截至2013年1月,亞洲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從2002年的36個增至109個,另有148個自由貿易協定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兩者相加達257個,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在亞洲257個簽署生效以及正在談判的FTA中,「東盟+6」的FTA多達179個,占亞洲FTA總數的70%。

當前全球正在協商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美歐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關係(TT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RCEP)中日韓自由貿易區(CJKFTA),其中三個在亞太地區,並由該地區主要經濟體構成。該三大組織的進展成為影響亞太各經濟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1)TPP:以美國為主導的TPP目前有12個成員,經濟總量(GDP之和)達到26.45兆美元(2011年),大大超過同期歐盟的17.58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近四成,世界貿易的三分之一,可能形成世界範圍內經濟總量最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定。目前韓國也在積極與美國進行協商,希望在TPP結束談判之前能夠加入。

(2)RCEP:如果談判成功,將成為涵蓋人口最多的區域貿易協定。2011年16個RCEP成員涵蓋約34億人口,GDP總和達20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3,貿易規模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為36.69%,出口與進口占世界比重分別達到29.01%和28.34%,超過TPP與歐盟。

(3) CJKFTA:中日韓三國為東亞最重要經濟體,三國GDP占東亞GDP的90%,占亞洲的70%,2012年三國GDP合計達到14.3美元,約占全球GDP的20%。三國都是全球貿易大國,2012年三國進出口總額約為5.4美元,占全球貿易總量的35%。三國經濟規模在全球僅次於歐盟和北美,一旦CJKFTA建成,將是一個人口超過15億的大市場,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聯合起來的自由貿易區。

2、一體化的特點

當前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與傳統區域經濟一體化安排有很大區別,其影響遠遠超過以往,以致對多邊貿易自由化體制(WTO)形成威脅,其特點有:

(1)全球FTA呈現出大國卡位或爭奪特點。其中,美國力推的TPP和TTIP兩洋經貿框架,試圖建立一個新的連接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全球經濟貿易框架,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全球戰略意圖,將40 個經濟體(包括韓國)聚合於兩洋經貿框架之內,相當於建立了一個以美國為核心、聯繫東西兩翼, GDP總量超過43.902 美元,全球占比63%的超大經濟集團,以美國為主導力量的全球經貿新格局也將基本形成。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使得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以大國為核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集團競爭全面展開。

(2)在全球價值鏈貿易模式下,商品貿易、投資、服務貿易的關聯度加強,在新規則的構建中,除TPP和TTIP外,美國2012年提出的雙邊投資協定範本(BIT),美國、歐盟、日本等國2012年啟動的多邊服務貿易協定(TISA)也體現了國際貿易投資的新規則,將形成新的國際貿易體系。

TPP宣導建立高水準的貿易協定,其中新規則包括兩類:一是新議題及水準議題,包括管制的一致性、國有企業的競爭中立原則、電子商務和中小企業等;二是對現有深度一體化協定中已經涉及的內容如智慧財產權、原產地規則及環境保護等提出新標準。2013年12月新加坡TPP部長會議對協議簽署取得實質性進展。所有成員對TPP寄予厚望,認為它的開創性標準可以成為新的貿易規則。

TTIP新規則包括兩方面:一是對於美國和歐盟本身的經濟關係,如管制協調;另一方面是在全球層面,其他經濟體進入歐美市場也需要受這些新規則的約束。

BIT投資新規則包括構建對投資者進行高水準保護的規則、創立更有力的勞工和環境保護條款、對金融審慎例外安排進行明確界定,保護美國作為東道國的權益。   

TISA新規則包括:範圍廣泛的綜合協議,不預先排除任何部門或供應模式;增加世貿組織所通過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之外的附加規則,擬將國民待遇由GATS中選擇性的承諾變為橫向普適性的承諾,自動將新出現的服務部門鎖定在自由化範圍內;建立一些新興領域的管制規則,如國際海運、電信服務、電子商務、電腦相關報務、跨境資料轉移、運輸和快遞。特別是關注網路在服務業的應用趨勢,強調制定適當的條款來支援通過電子管道所進行的服務貿易;同時,加強對國有企業行為的規範。

TPP、TTIP、TISA等協定標準的制定,不僅是為了形成協定本身,而是要引領21世紀的貿易投資標準,在協定範圍和深度上,都超過WTO規則。

新貿易規則回應了全球價值鏈發展對制度的需求,可能改變全球價值鏈格局。全球價值鏈形成了貨物貿易、投資、服務貿易聯繫的紐帶,中間產品貿易增多,全球生產由跨國投資驅動,服務貿易對生產網路的運轉發揮重要作用。新規則對貨物貿易、投資、服務貿易規則加以整合,並對所涉及的新問題進行規範:如全球價值鏈生產中的原產地規則、管制的協調、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發展等,以形成適應21世紀全球生產貿易的新一代規則。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柏格斯坦(Fred Bergsten)認為TPP與TTIP二者加在一起,可能會帶來歷史上最大程度的貿易自由化,成為21世紀全球貿易規則的範本。

(3)「邊境外」議題延伸至「邊境內」,影響各經濟體內部規制改革:以對亞太經濟格局影響最大的TPP為例TPP目前對於未來亞太區域可能產生的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對自由貿易規則的較大改變與創新,從傳統的「邊境外」議題轉移到「邊境內」議題,比如在勞工、環境標準、金融服務、合作能力與建設、國營企業、反貪腐、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嚴苛要求和高標準的制度安排。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經濟體之間的密切聯繫使得這些標準一旦在TPP內實行,將迫使非協議成員為了維持以往的經濟聯繫與增長,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價且提高相關標準。

二是TPP在區域內部要建立新的製造鏈與供應鏈,便於商品生產與服務能夠及時有效的進行,再結合TPP可能會實施的嚴格原產地規則,比如在TPP區域內部建立「追溯到紗」的紡織品供應鏈,則意味著已經在東亞建立起來的紡織品生產網路,將面臨損失生產訂單與損失出口市場的雙重打擊。這類排他性的規則,對非協定成員的貿易投資衝擊要遠高於簡單的關稅減免。加入TPP意味著成員要改變自身內部的規制,因此對兩岸來說,是否加入TPP,不僅僅是選擇問題,還是能力問題。

對兩岸的影響與應對

1、對兩岸經濟的影響

三大區域經濟一體化安排涵蓋了亞太地區主要經濟體,其實現將對兩岸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經全球貿易分析專案(GTAP)模型測算,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對兩岸都帶來不同程度的挑戰。我們提供兩組模擬預測(表1-4)以供分析。

第一組類比顯示(表1-2),TPP的實現,兩岸均將遭受負面影響,大陸福利損失31.4億美元,GDP下降0.23%,損失超過台灣。

第二組類比顯示(表3-4),三大區域合作組織同時實現,由於大陸在其中兩個,台灣損失會遠超過大陸,福利損失為39.13億美元,GDP下降2.53%。

台灣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對外部市場依賴極大,沒有大陸市場,台灣經濟將發生重大危機,沒有國際市場,不僅台灣經濟會發生危機,台灣在大陸的經貿活動也會發生危機。兩岸之間雖有ECFA保障,但如果大陸在亞太區域經濟合作中出現被動,ECFA將會受到衝擊,台灣的區域地位也將隨之下降。

2、ECFA是應對的重要策略

兩岸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路徑有多種選擇,兩岸各界對此存在不同看法,這裡僅就兩岸經貿關係與ECFA做一簡單論述。

(1)兩岸經貿合作位於全球價值鏈與東亞生產網路的製造端。例如,全球10大電子代工企業的前6位中有5個為台商,全球10大代工企業排第一位的離岸生產地均為中國大陸;再如,2005-2011年大陸台商貿易出口方式70%為加工貿易,雖呈下降趨勢,但沒有實質變化。

因此,國際生產分工和區域生產網路格局變化對兩岸經貿合作會產生深刻影響,而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正是造成變局的重要動因。兩岸經貿合作要準備應對變局,突破制約瓶頸,尋求新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兩岸要深刻認識兩岸經貿合作在國際生產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在各自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以發展的眼光掌握各自的長遠競爭優勢,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視野中尋求最好的經貿合作方式。

未來影響兩岸經貿合作前景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國際經濟形勢,即價值鏈上下游的形勢。目前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態勢基本確立,但要持續增長難度還很大;

第二,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對區域生產網路的重組。目前大國間的較量還存在很多變數,貿易替代和格局改變還需要深入研究;

第三,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方向。第三次國際產業轉移仍會沿著其固有發展規律繼續進行,但是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已經開始,並有其獨特之處: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動力之一源自大陸的產業升級與科技創新;大陸龐大的內銷市場與生產能力將吸納全球產業集聚;服務業加速跨境轉移將成為產業轉移的主要組成部分;形成以「大陸為核心、亞太為腹地」的亞太生產與運營體系;

第四,大陸市場化改革與經濟結構調整雖然過程艱難,但時間最終會使大陸成為世界經濟和亞太經濟中最有實力的大經濟體之一。

目前由國際生產分工和東亞生產網路主導的兩岸經貿合作,正面臨考驗和挑戰,但未來無論可能發生何種變化,對台灣來說,與大陸的經濟關係是任何經濟體所無法替代的。

(2)ECFA作為兩岸雙邊經濟一體化協議,試圖通過減少貿易投資障礙,提高便利化程度,開放雙方市場,拓寬和加深兩岸經貿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而共同提高國際競爭力。ECFA對兩岸經貿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更給台灣搶占大陸市場提供了先機。

但是目前ECFA只是兩岸全面經濟合作協定的階段性成果,協定的最終完成還要看後期單項協議的簽署和實施,然而,兩岸僅在2012年8月9日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而開闢服務業市場重要契機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雖於2013年6月21日簽署,卻在台灣立法機構受到阻礙,遲遲未能通過,致使服貿協議前景岌岌可危,也拖累《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的協商進展。

儘管ECFA設計了獨特的早期收穫大單,但覆蓋面有限,若後續不能商簽單項協議,其效益會受到限制,還將嚴重影響台灣未來商簽區域合作協定的信譽。

當前兩岸經貿合作還存在很多障礙,其中最大的障礙是互信問題。雖然經貿往來不應以政治分歧干擾,但實踐中完全去政治化也很難做到,雙方內部都有阻力和不可控制力。為此,對兩岸在經濟問題上,諸如ECFA及其單項協議上的爭議,首先應給予經濟上的判斷和協商,避免過多引入政治歧見,特別要盡量避免在經濟平台上公開政治論戰。

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使兩岸共同面臨挑戰,該問題的長期性和複雜性,非靠急功近利所能解決,為避免格局變更的損失和應對新世紀國際競爭的加劇,兩岸不僅要有造福民生的包容心,更要有突破僵局的新思維。

 

(作者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本文發表於第23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