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惠台、強台交鋒對南台灣的影響|馮國豪 在 Facebook 上分享!

    3月16日,大陸發布31項惠台措施(下稱惠台措施)半個月後,民進黨政府回應將以四大方向和八大強台策略(下稱強台策略),試圖兼採獎勵和禁止方式,鞏固民心之餘,特別是希望產生反磁吸效應。

惠台措施、強台策略強力碰撞,凸顯兩岸當局為爭取台灣人民的認同,競相釋出利益。而不論是兩岸政府或是台灣人民,或有不同立場,但共同關心的還是在於何者能對台灣人民產生更多吸引力?筆者特別聚焦南台灣產業和專業人才的特性和需求,檢視該些政策的不足。

其一,目前南台灣產業結構特色,仍以代工為主的中小企業為主,研發人才和研發經費比重明顯落後於北部地區,因此惠台措施磁吸人才政策對南台灣影響有限,但也可能造成雪上加霜的結果,讓南台灣產業更加難以提升研發活動。

其二,科技人才與醫師在南台灣也仍處於相對缺乏狀態,惠台措施對南部地區科技和醫學人才吸引力不大。

其三,政府過去對南台灣人才培育部分在餐飲、休閒旅遊產業著力頗深,如餐旅學校在高雄設立,因此無論惠台措施或強台策略,缺乏對南台灣觀光、休閒旅遊產業造成正面影響的內容。

其四,台南、高雄觀光飯店目前住房率多數已低於60%,高雄飯店平均住房率為61.7%,已有19家飯店求售,原本要在台南市興建的六福莊旅館也於日前決定撤資,觀光旅遊業帶動餐廳、交通等服務業,影響至鉅。

其五,加強影視產業發展為強台策略之一,可見其重要性,但細讀內容會發現除了投入獎補助資金比較具體外,其餘不僅空泛,也無新意,不禁令人擔心南台灣近來崛起的影視產業,是否會因惠台措施磁吸人才效果而受到負面影響?

準此,筆者以南台灣居民角度對兩岸政府有以下建議:(一)兩岸化解僵局,以提升南台灣旅遊休閒觀光環境的量與質;(二)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南台灣科技產業與醫療環境投資與改善;(三)調整教育投資政策,逐步加強南台灣資通訊科技與醫學人才培育,降低觀光旅遊餐飲產業人才比重;(四)調整強台策略中與強化影視產業相關重點,轉變以獎補助為主的作法,提出整合創意、產製、平台的具體措施。

整體而言,台灣面臨的人才流失問題,應視為是全球化下人才流動的自然趨勢,尤其台灣的內需市場小,加上少子化與低薪化,更催化了問題的嚴重程度和速度。台灣雖強調「台灣不只面對中國競爭,也要面對全球化之下,來自其他國家的挑戰」,但因應措施卻窄化為「回應中國大陸的威脅」,限縮格局結果不但誤判當前局勢,更會錯失透過改善兩岸關係,以兩岸合作方式共同培育人才的可能性。

 

(作者係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