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尋找金山的古早味|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數百年來,金包里街受過兩次重創。一是1867年的地震,部分房屋毀損,人們很快重建。第二次是1896年日本殖民者的縱火。近年則擺脫不了台灣老街的商業氣息,古意盡失。如何善用特色,拚文創經濟是個重要的課題。

 

 

大台北的熱門景點

 

端午節過後,筆者住所所在的新北市中和區舉辦里民活動。其中的金山,一直是大台北的熱門景點,從過去的學生團康活動,到近年國人放連假的重要旅遊景點等,金山的老街、溫泉、廟宇、特產、小吃和奇特的海景都是很吸引人的行程節目。我們此次的金山行主要為自然生態的景觀觀摩。從水尾漁港的一線天岩洞,到獅頭山公園的健行;然後以逛金包里老街及在當地用餐,才結束金山的旅遊。

在逛金包里老街時,許多人逛完吃完就走了,好一點的會買些當地名產當伴手禮,可是卻沒有停下腳步,抬頭看看老街所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築。以下筆者將此行尋找到的古早味饗給讀者。

 

金山的人文和自然景觀

 

金山是日據時期改名以來對「金包里」的雅稱,實際上並不產金。明鄭時,鄭成功曾派軍來實行軍事屯墾,至今留下「國姓(聖)埔」(近野柳的核二廠海灘所在)的地名。清代雍正年間(1722-1735)逐漸形成的金包里老街,因近水尾港,故早年稱水尾街。清代在此設金包里堡,範圍西至今新北市石門區的富貴角,東包括野柳,和今天的基隆市接壤。到了清乾隆年間(1735-1795)閩粵人為爭土地械鬥,粵人大敗離去,到石門三芝一帶,金山地區遂成為漳州人的天下。

今天在金包里頂街上的市場邊,仍有一座奉祀漳州鄉土神「開漳聖王」的廣安宮;而野柳的保安宮則在每年元宵節舉行進水(落海)和過火儀式,以保人船平安。

金山位在野柳半島西北方的一小半島上。地勢三面環繞高山,氣候比多雨的基隆稍佳。半島東南有水尾港,北方則有「磺港」,兩港間有一海拔七十餘公尺的小山丘─獅頭山,為頗險要之地。山左右各有磺溪與員潭溪(又稱水眉境川)挾流入海,使金包里堡的42庄受惠,可說是金山的母親河。

獅頭山前有一雙形似燭台的島礁鎮守者,曾名列淡水(廳)八景之一。獅頭山腳左側的磺港漁港,是一個就地利用磺溪出海口的河口港。據說,以前當大潮汐乾潮的時候,從獅頭山臨海最前端的矮腳崖,奮力下躍可以跳過港嘴,抵達對岸的海灘。而水尾漁港因員潭溪在出海口形成一口半鹹水湖,許多海魚紛紛入內避浪尋食,成為釣客的天堂。磺港雖為良港,但在東北風大起,漁船只能到水尾港避猛浪。

 

金山的溫泉、石芋有特色

 

金包里,位於大屯火山群的東北斜面,有硫黃溫泉流出。從西班牙統治時期到清代,本地的特產除了有煤礦和石油礦坑,最好的就是磺溪上「死磺仔坪」的硫磺,據清代舊志稱:「取磺窟之土及湯窟邊外之黃花煎之,皆可成磺。」而火山活動停止後遺留下的地熱,加上金山潮濕多雨的地下水源,讓金山有溫泉鄉之稱。在水尾港附近有總督溫泉;位於磺溪出海口處的地熱溫泉,泉水由地底的砂丘湧出,屬於中性硫磺泉。昔日的溫泉育樂中心是金山最早的溫泉浴場,舊稱金包里溫泉或舊館溫泉,無色無臭,且有簡便的溫泉浴室。

除了溫泉,金包里土地的豐饒足以和板橋並駕齊驅,漁獵豐富也不亞於澎湖,故早年以米穀、製茶和漁獵聞名。近年的三寶「石芋、地瓜、鹹水鴨」中的石芋,種在金包里老街北方近5公里的跳石海岸上方的丘陵梯田,因為湧泉充沛,長出芋頭擁有「一家蒸芋三家聞香」的特點,但此盛況已不復見。

 

曾為北台灣的軍事要點

 

從清代開始,金包里堡就為濱海之一要地,也是官府的軍事和郵遞的要站。

因昔日從陸路到基隆為險路,從海路到基隆和淡水各需花兩個半和六小時。故在金包里各地配置土勇營,兵數約兩千人。乙未戰爭前夕,當局為避免日軍由基隆背後的金包里登島,命總兵陳尚志所率領的尚字軍三營和漳州人的大家長─板橋林本源旗下的勁字營,駐防金包里。1895年端午節隔日,日軍軍艦「併力砲擊金包里,張聲勢,作欲登島狀以綴我;而潛結教匪、挖金砂匪從澳底登岸。」於是,金包里暫時免於戰火。

189512月底,當地石造的家屋有1,300戶,頗為富庶。隔年1月,與日寇有不共戴天之仇的簡大獅,率軍出入金包里與今陽明山系的大屯山中,伺機襲擊日軍。當時日軍在金包里街的慈護宮,派一支10人憲兵隊駐守。憲兵隊就住在慈護宮的東廂房內。某天早晨,10人在街口整隊巡邏。突然,抗日義軍從周邊巷口殺出,立時擊斃砍殺9人,另外1人帶傷逃走。日本大部隊趕來報復,然而義軍早己退至山林。日軍找不到人,一怒之下,縱火焚毀金包里街,僅街口的慈護宮及少量建築倖存。

1897年冬,本地人就其燒址重新蓋屋,達60戶。1898年簡大獅迫於形勢向日方「歸順」後,暫率眾從事修復士林往金包里的道路工程,即今日的「魚路古道」。該年12月,簡大獅再度起義,與日軍激戰於大屯山區,軍敗後逃至金包里。其後數日晝伏夜出,後從海道往滬尾(今台北的淡水),搭船內渡大陸。二戰時,日軍為固守基隆要塞,在獅頭山做了許多軍事部署,故從野柳到此有禁區的存在,直到近年才開放觀光。

 

古味不再的老街

 

金包里老街作為中山路背後的老市街,其歷史意義重大。它不只是北海岸唯一一條從清代開始建設的商業老街,也是北部濱海僅存的百年老街,飯店和租館等店鋪林立,保存著台灣傳統店屋的形貌。窗是以長條杉木板榫接而成;還有穩重大方的磚拱亭仔腳和雕工細緻的木造亭仔腳。雖物換星移,也不改清末「金包玉」斗仔砌紅磚牆的本色。老街街屋在本世紀初仍有20餘間民宅店鋪,如今僅剩兩間,甚為可惜。而位在金包里下街上的慈護宮俗稱「大廟」,因金山是個濱海的移民聚落,因此奉祀被視為海上生靈守護神的媽祖,故附近一帶為金山信仰和政治中心。但未見遊客前來尋幽訪勝。

 

金山未來的展望

 

金包里老街和台灣其他老街一樣,擺脫不了商業化的思維。對照年節時的人潮洶湧,平常和周休假期,周邊商家通常於接近中午才開始營業,到黃昏就打烊。如何能達到台北市前副市長的立委候選人李永萍喊出的「新北觀光拚文創經濟」口號,是一重要課題。筆者建議,除了活化原來老街所倖存下的店屋,也應將金山市街郊外具有兩百年歷史的古厝-下瓦厝芑豐居,以及附近300年的黃氏古厝列為重要亮點。前者家族早期人丁旺盛,家業甚大,眾志成城,富甲一方,名震全合,當時在金、雞、貂、石(金包里、基隆、三貂、石碇),堪稱為第一富戶。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