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願兩岸同慶光輝十月|紀欣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中華民族近代從衰弱屈辱走上復興之路的三個重要節日,皆在10月。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中國人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結束了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甲子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中華兒女百年來的不懈奮鬥,中國不僅撫平了歷史創傷,也已然成為強而不霸的世界大國。只是,綜觀古今中外,凡大國強國莫有分裂分治者,只有國家完全統一,中國才能脫離西方反華勢力的牽制,中華民族才能偉大復興,台灣也才能真正光復。
  在兩岸早期勢不兩立和李、扁執政時期,要想兩岸共慶光輝十月,簡直緣木求魚。2008年,自詡為中山先生傳人、三民主義實現者的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邁入和平發展新局後,有識者開始倡議兩岸應共慶台灣光復及辛亥革命,以促進兩岸和解,提升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010年10月25日,大陸邀請數十位台灣抗日志士後人,隆重慶祝台灣光復65周年。馬英九不僅未在該年擴大慶祝光復65周年,在其執政五年多後的當今,「日據」或「日治」居然仍是爭議,光復節也未恢復為國定假日,導致台灣幾乎無人記得光復節及其重要歷史意義,而台灣抗日志士後人也只得每年赴北京紀念台灣光復,怎不令人唏噓?
  2011年武昌起義屆滿100周年之前,北京當局多次公開提議兩岸合辦辛亥百年紀念活動,以體現國共兩黨和解,馬英九則堅持「兩岸各辦各的,不會合作」。結果,2011年10月10日大陸隆重紀念了「辛亥百年」,並從中國歷史的高度肯定中山先生及辛亥革命的成果,在台灣嘉年華似的國慶晚會卻因爆發「夢想家弊案」而灰頭土臉,學界被要求以「中華民國在地化的轉型史觀」所撰寫的「中華民國百年發展史」,更被質疑國民黨想在政治論述上「去中國化」,以突顯其在台灣的「正統性」和「合法性」。一年比一年暗淡的雙十節,近日因關說案主角王金平是否將主持慶典,以及馬、王二人將如何互動,忽然受到社會高度關注,豈不令人啼笑皆非?
  從大陸每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上懸掛中山先生巨幅畫像,連年盛大舉辦「中山論壇」,隆重紀念台灣光復,日前又將9月28日孔子誕辰日訂為教師節,可看出,大陸正努力尋求兩岸歷史的連結,希望聚同化異,使兩岸及早取得更大的共識與互信。我們期許值此中華民族復興展現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自稱炎黃子孫、中山先生信徒的馬英九,應從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把握兩岸關係大局,為所當為,在振興中華的歷史任務上扮演積極正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