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大陸吸引外資的光環正在退色?|戴肇洋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大陸企業例如阿里巴巴、騰訊等龍頭已再度延後復工,而且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企業也紛紛宣布延後開工,顯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嚴重波及經濟活動。

由於中國大陸是集中全球許多產品組裝、零組配件供應的世界工廠,如果因疫情擴散而一再延後復工,最直接的影響是,這些相關產業的廠商勢必會陷入「斷鏈」危機,也將使得中國大陸難以維持其既有的經濟光環。

回顧中國大陸1980年代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吸引包括台商在內的歐、美、日、韓等全球許多國際著名的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廉價的生產成本及龐大市場潛力的誘因下,前仆後繼前往中國大陸設廠或布局,成為吸引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最重要的地區。

從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每年所公布的「世界投資報告」中可發現,中國大陸每年在全球FDI的流入數量或比重上,始終都獨占鰲頭;特別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每年超過千億美元以上的外人直接投資,對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有一定的貢獻。

不過,上述FDI的狀況在最近幾年已有所變化。依據最近中國商務部所公布的外商直接投資統計月報顯示,雖然20191月至10月外人直接投資金額達到1,108億美元,但同比卻僅成長2.9%;更值得注意的是,外資新設企業家數同比減少了11,296家,下滑幅度高達32.6%。

而且,在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延燒、加徵高額關稅的影響下,超過50家以上跨國企業將其大陸的生產基地採取緊縮或撤出策略,同時開始移轉至鄰近的東協國家,或正在尋找較適合的第三國家重新設廠或布局。210日,美國又取消了對20多個開發中國家的WTO補貼優惠待遇,中國和印度也在其中。

綜上,筆者認為中國大陸在面對各種不利因素之際,應注意以下兩點。

其一,中國大陸在加入WTO時承諾:不以轉讓技術作為市場准入門檻、加入政府採購協議、逐步減少國有企業市場份額、提供外資銀行享受國民待遇、開放外資企業參與通信市場、允許國外電影發行、大幅降低出口補貼、落實保護知識產權、遵守技術貿易壁壘協議等條件。雖然近幾年中國大陸持續增修法規,不斷開放市場,但在執行上並未完全落實,無形中提高了外資企業的經營成本,也可能導致他們最終退出大陸市場。

其二,大陸要求外資企業在內部建立黨部組織,這雖可協助外資企業瞭解政策、化解勞資糾紛,但無形中干擾到外資企業的經營活動。在大陸的德國工商總會曾發表聲明指出,如果中共持續企圖影響外資企業,德國企業不排除退出大陸市場,或重新考慮投資策略。

在中美貿易爭端與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中國大陸實體經濟遭到打擊已無法避免。大陸應在短期內加速透過結構改善、恢
復常軌,以免外資企業在大陸的投資更加緊縮,甚至可能縮減
產能,使中國大陸已持續走緩的經濟受到進一步損害,也導致
陰霾籠罩的世界經濟遭到嚴重拖累。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