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的舞台上,沒有華麗的布景、道具及燈光。幾名穿著黑色練功服的演員,彎著腰低著頭,把自己身體當積木,堆疊變成一張桌子。此時一名演員在暗黑中露出一張面無表情的臉直視遠方,身體藏在桌子正後方。緊接著後排,另一名演員再從黑暗中站起來,拿出白布擋住自己的頭臉上半身。台下觀眾靜靜看著這一幕。幾秒鐘過後,滿座鬨然大笑,原來演員們正在演「放在桌上的遺照」。從台下往上看,演員身體疊成「靈桌」、不動聲色的臉是「遺照」、白布是襯「遺照」的白底。充滿想像力的表演,輕鬆幽默,實在令人捧腹。
改自莫言小說談生育計畫
4月22日下午,在台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演出肢體劇《1971》。由影視學院表演專業科系老師唐劍威導演、部分11級表演專業科系學生表演的《1971》,首演於2014年6月。該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所寫的一部寫實主義小說《蛙》,真實反映1971年,也就是大陸將計畫生育訂為國策的開始年,在山東高密東北鄉艱難推行計畫生育的過程。
劇中女主角萬心,鄉里人稱之「姑姑」,她的父親是一名軍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姑姑繼承衣缽,在鄉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婆娘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姑姑用新法接生的嬰兒近萬名,遍布高密東北鄉。鄉親感恩之餘,都尊稱姑姑為「送子娘娘」。
1971年後,姑姑一面行醫,一面帶著自己的徒弟執行計畫生育政策,讓已經有小孩的男人結紮,讓二度懷孕的婦女流產。因為不符人倫精神,人人又恨稱她為「殺人妖魔」。對姑姑而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無法逃脫的極度矛盾和痛苦中。
演員身體像積木
然而,要如何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內,用肢體敘述鄉村女醫生近50年的人生經歷,表現出近60年來的生育史?
肢體劇不同於舞台劇有燈光、道具及配合劇情的服裝,並以話語為主要表達方式。肢體劇沒布景、沒華服,沒複雜的燈光,只有少數道具及對白,甚至有些音效還是由演員以口技表現。舞台劇若出現遺照劇情,通常會在舞台上擺一張桌子,並在桌上放逝者照片。然而,肢體劇舞台風格簡約樸素,獨特的藝術風格,反而讓觀眾隨著劇情本質宣洩情感,時而歡笑時而掉淚。
影視學院院長趙炳翔解釋,肢體劇顧名思義是以肢體語言來呈現,證實劇中情境的存在,僅用少量的話語、音樂作為人物交流的手段,舞台上的道具,布景大多由演員肢體的形式來呈現。因此演員們得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情神態這種更直接的方式,向觀眾表達著劇中的每一個細節。
《1971》前半段誇張的表演,令觀眾歡笑不止,然而後半段,姑姑堅決執行計畫生育政策,逼迫懷胎10月就要臨盆的孕婦不能生下孩子,引發對人性的思考,又催人淚下。
由於《1971》劇情扣人心弦,雖然沒有花俏的舞美燈光,也不靠動人台詞增添戲劇光彩,更不依賴明星演員的光環,整齣作品卻傳達出感人肺腑的力量。前來觀賞的台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等10多名教師和500多名國中部、高中部同學,還有中央大學中文系前主任、台灣崑曲團團長洪惟助,台灣大學講座教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台灣大學戲劇系主任林鶴宜等學者專家,都被學生演員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動。
用肢體打動人心
王安祈觀賞後表示,「僅用1小時15分鐘的時間,就能準確地再現莫言這部作品的內容和揭示出複雜的人性,很不簡單」。莫言的《蛙》內容豐富,表現手段是現實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相結合,若用傳統的戲劇形式如戲曲、話劇,很難傳達出該作品的意蘊,而影視學院能改編成肢體劇,說明導演與演員對原著的把握能力和演繹能力很強。
蔡欣欣也高度讚譽《1971》,認為該劇表現人性深刻、表演技藝高超,有著震撼人心的審美享受,是一部真正的肢體劇,給台灣戲曲學院的教學帶來很多的啟發。唐劍威指出,在《1971》劇中,身體有時是跳出舞台與觀眾交流的「故事敘事者」,有時是舞台上有靈魂、有個性的「角色表演者」,有時又是舞台上所有道具布景的「展示者」。因為身體的全能與靈活,使舞台時空能自由轉換,節奏快慢也隨意自如。原來,「全能的身體」正是肢體劇《1971》的魅力所在。
(作者係文化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