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中國史書早有對台灣的記載|卜一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台灣實施新課綱後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很荒謬,令我不禁想到一則故事:有兩個人去動物園看到一隻斑馬,一個人說那是白馬,因為他看的時候欄杆把黑條條都擋住了,另一個人說是黑馬,因為欄杆把白條條擋住了。

 

這本三民書局所出根據新課綱撰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有非常多離譜之處,本文只論有關豐臣秀吉的部分。該書附有一份歷史大事年表(見圖),第一行就寫:1593萬曆21年,豐臣秀吉向台灣的「高山國」發出招諭文書,要求納貢。似乎意味著是豐臣秀吉的詔書開啟了台灣的信史與文明。

《漢書‧地理志》最早記載

中國的史書早在第一世紀的《漢書‧地理志》就提及「會稽海外─有夷州和澶州」,而從第三世紀的三國時代開始,漢族就來到夷州(夷洲、今台灣),其後隋、唐、宋、元、明不斷,均載於史冊。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台灣被稱為夷洲;隋、唐、五代、北宋、南宋稱為流求;元代改為琉球;明初稱小琉球;明朝中葉官方稱為「東番」;明末亦稱「北港」、「大員」、「台員」。「台灣」名稱出自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

三國孫權曾派大軍到台灣

《三國志‧孫權傳》記載:「二年春正月,…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但得夷洲數千人還。…三年春二月,…衛溫、諸葛直皆以違詔無功,下獄誅。」乃是說三國東吳黃龍二年(230)正月,孫權派衛溫、諸葛直帶領上萬士兵出海去夷洲,帶回幾千名夷洲人到東吳;但士兵們因病(註:可能是瘧疾)死去十之八、九。孫權假借衛溫和諸葛直違背詔令,把二位將軍關進監獄,隨後處死。二位蒙冤而死,但卻留下漢人開台壯舉的英名。

當時隨軍去夷洲的沈瑩著有《臨海水土志》,其中記載「夷州,又稱『夷洲』,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戰,得頭,著首還。於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彰示其功。」這些地貌、地理位置和獵頭的習俗,都說明夷洲符合台灣,而非今琉球或其他島嶼。

隋煬帝三度派兵赴台

7世紀的《隋書‧陳稜傳》和《琉球國條》記載從大業3(607)6(610),隋煬帝三度派遣朱寬、陳稜、張鎮周前往台灣(時稱琉求)。特別是最後一次,出動兵眾萬餘人從義安郡(今廣州、潮州一帶)出海,經澎湖群島登陸台灣,在今豐原一帶「虜男女數千人而歸」。隋煬帝不久喪國,經略台灣遂無人後繼。

對於當時台灣居民的生活方式,《隋書》記載:「先以火燒,而引水灌之,持一插,以石為刃,長尺餘,闊數寸而墾之。土宜稻、梁、黍、麻、豆等;…所用武器有刀鞘、弓箭、劍鈹之屬。其處少鐵,又皆薄少,多以骨角輔助之。」說明當時台灣以漁獵和較原始的農業生產維生。

另外,《隋書》還提到「琉球人初見船艦,以為商舶,往往詣軍中貿易。」可見在隋代時,已常有商船從大陸到台灣,與當地居民通商貿易。

南宋時閩台貿易頻繁

南宋偏安江南,民間與台灣有更多的來往。陸游多年在福州任職,曾任「提舉福建路常平茶鹽」,主管茶、鹽事物,寫了《感昔》:「行年三十憶南游,穩駕滄溟萬斛舟。常記早秋雷雨霽,柁師指點說流求。」說明南宋時福建與台灣貿易頻繁。南宋時泉州對外貿易繁盛,澎湖成為泉州航行去呂宋(今菲律賓)的中轉站,大陸漁民也經常到澎湖捕魚或停留。

又據趙適著《諸番志‧琉球國》敘述:「旁有毗舍耶,…,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與其國密邇。」《宋史‧汪大猷傳》記載:「汪大猷…,起知泉州。毗舍耶嘗掠海濱居民,歲遣戍防之,勞費不貲。大猷作屋二百區,遣將留屯。…毗舍耶面目黑如漆,語言不通。」可見當時宋朝已在澎湖屯兵。至於在宋代經常侵犯福建臨海居民的毗舍耶人,有學者認為是當時台灣南部的原住民。

元代在澎湖設置巡檢司

元代在澎湖設置巡檢司,也曾派使招諭「琉球」(台灣),擒130餘人而還。當時的旅行家汪大淵寫的《島夷志略》,其中敘述台灣:「琉球土潤田沃,宜稼穡。…他國之人倘有所犯,則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頭懸木竿。…地產…黃豆、黍、硫黃…、鹿、豹、麂皮。貿易之貨,用…瑪瑙、金珠、粗碗、處州瓷器之屬。」可知當時台灣和大陸通商不斷,也是大陸商舶往來南洋各國經常停留之處。

明初頒布海禁但交流不斷

明初朱元璋撤銷澎湖巡檢司,並頒布海禁,影響到台灣與大陸的貿易,延緩了台灣的發展。鄭和七次下西洋,但他以為台灣「地乏奇貨」,遂未造訪。雖政府不鼓勵,但明朝中晚期大陸沿海出現許多亦盜亦商的海上貿易集團,他們多以澎湖為根據地,後被明軍所逼轉入台灣。其中規模最大的有林道乾、林風、顏思齊、鄭芝龍。明朝水師為追剿海盜、倭寇,曾多次進軍台灣。

1602年隨沈有容追擊倭寇到台灣的陳第在《東番記》說:「東番(今台灣)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島中。起魍港(北港)、加老灣,…大幫坑,皆其居也,…種類甚蕃,別為社,社或千人,或五六百。…所斬首,剔肉存骨,懸之門,…居山後,始通中國,今則日盛。漳、泉之惠民、充龍、烈嶼諸澳,往往譯其語,與貿易;以瑪瑙、磁器、布、鹽、銅簪環之類,易其鹿脯、皮角。」把16世紀末台灣居民的生活、風俗,以及與大陸的交流描繪得十分細緻。

16世紀即有大陸人遷台

《明史·雞籠山》載「雞籠山(註:指台灣)在彭湖嶼東北,又名東番,…嘉靖末,倭寇擾閩,大將戚繼光敗之。倭逃遁居於此,其黨林道乾從之。…而雞籠遭倭寇焚掠,國遂殘破,…稍稍避居山后。忽中國漁舟從魍港飄至,遂往來通販,已為常。」林道乾於1566年聚眾3,000、巨艦50餘艘前往魍港(今北港)屯居,作為根據地。而另一位海盜首領林鳳,也於萬曆元年(1573)經澎湖前往魍港駐紮。當時魍港已是海商、海盜及漁民活躍的地點。漢人以布、鹽、銅簪、瓷器,瑪瑙與原住民交換鹿皮、鹿肉、魚等物品。

由以上史實可知,中國從第一世紀東漢開始直到明代,都記載了台灣居民的社會、生活、風俗,以及與大陸的交流。這些史籍除了《東番記》都比豐臣秀吉1593年所發的招諭文書早得多;清初編輯的《明史》更說早在16世紀中葉,具規模性的大陸民間集團已到台灣屯居、貿易,為台灣帶來文明的曙光。

豐臣秀吉的兒戲、幻想

豐臣秀吉(1537-1598)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武士大名(諸侯),出身貧寒,早先依附織田信長,獲得武士身分。1582年,織田信長在京都本能寺遭到家臣明智光秀叛亂而自殺,豐臣秀吉得以脫穎而出。1580年代末,討平各方大名,基本上統一了日本,自任太閣(丞相)1590年代初,豐臣秀吉幻想征服大一統帝國明朝,遷都北京;並四處散發告示,要求琉球、朝鮮、呂宋(南蠻、今菲律賓)、高山國(台灣)、暹羅、瀾滄王國、大越、廣南、占城、莫臥兒帝國、葡屬印度(今印度果阿)及葡屬澳門等國向日本稱臣、納貢。結果沒有一個國家理會他。豐臣秀吉兩度派大軍侵略朝鮮,結果被朝鮮及明朝軍隊擊敗。豐臣秀吉於第二次出征朝鮮時(1598)憂憤而死。

豐臣秀吉向台灣的「高山國」發出招諭文書,要求納貢,完全只是其個人的幻想,不可當真。台灣新歷史課本犯了把斑馬說成白馬、黑馬之錯,滑天下之大稽!

 

(作者係旅美文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