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從大陸閱兵看台灣防衛能力|畢中和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正當日本忙著通過新安保法之際,2015年9月3日上午10時中國大陸官方在北京舉行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閱兵,世界各大媒體都派員前往採訪,大會的新聞中心從27日開始對外接待近千位中外記者,當天他們分別在天安門現場及北京市各個地點做報導,筆者也是在天安門現場觀禮者之一,大家都專注在會有什麼新式武器裝備展示?對美國和日本會有什麼?

巧合的是,台灣國防部於8月31日上午送交立法院的《201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裡指出,中共目前軍費總額排世界第二,達9,114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6兆元),針對台海地區的短程彈道及巡弋飛彈增至1,700枚,而且各部隊人數皆有成長。國防部評估,大陸仍有龐大經費隱藏於非軍事科目,實際的軍事預算可能是公布數據的2至3倍。

該報告並指出,中共仍未放棄「以武促統」、「武力犯台」,並以對台軍事整備為首要,目前共軍地面部隊總兵力約124萬人,其中可用於對台作戰兵力約40萬人,未來若情勢急迫,將不排除直接攻奪台灣本島。並且明文指出中共武力犯台的7個可能時機:(1)台灣宣布獨立;(2)台灣明確朝向獨立發展;(3)取得核武;(4)內部動盪不安;(5)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對話延遲;(6)外國勢力介入島內事務;(7)外國兵力進駐台灣等。

至於武力犯台的具體步驟,該報告則提出,首先將透過軍事威懾,並運用法律、輿論、心理戰來打擊台灣民心士氣。緊接著針對重要港口實施局部封鎖;再來是聯合火力打擊,運用二砲部隊的東風系列飛彈,打擊部分指揮體系與政經目標,實施斬首行動;最後才是聯合登島作戰,也就是取得制電磁、制空、制海權後,採取三棲進犯台灣本島,在外力介入之前攻占台灣。

2014年3月克里米亞公投結果要從烏克蘭獨立,不久即加入俄羅斯聯邦的事件,給中國大陸一些啟發,一是台灣獨派人士可能仿傚此法,用公投綁架民意宣示獨立;二是美國和北約並未在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聯邦之後,以大規模軍事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而只採取了經濟制裁和外交口水戰而已,一直到2015年春季烏克蘭政府軍和東部叛軍作戰陷入困境,才給予少許軍事支援。

若是同樣模式套用到兩岸問題上,台灣獨派人士很清楚,用台灣自己的武力單獨對抗解放軍攻台是不可能的,必須依賴外力介入,尤其是日本安倍政府的新安保法在通過後;萬一發生解放軍攻台事件,日本自衛隊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和美軍一同「保護台灣的安全」,他們就有機會建立「台灣共和國」,而美國和日本會立即承認建交。

如同下棋一般,中國大陸當然也會想到此種狀況,這次借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名閱兵,展示了「反介入」的東風系列飛彈:直攻美國本土的東風31A固體洲際戰略彈道飛彈、東風5B分導式多彈頭洲際戰略核飛彈,攻擊海上航空母艦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射程達3,000至4,000公里可以攻擊關島和日本全境的東風-26中程彈道飛彈、射程1,000公里的可以攻擊沖繩及台灣的東風16短程彈道飛彈等指標性武器。

中共威懾的目標很清楚,就是兩岸問題是中國人的內戰延續,是中國內部的問題,而非國際紛爭,也明白告知美國和日本別管閒事,以免惹火上身。反之,台灣獨派人士則希望變成國際紛爭,近年來的太陽花學運、中學生反課綱示威等,都是朝向此目標的前哨戰,其實他們也和中共一樣,想運用法律、輿論、心理戰進行奪權之爭。

1990年代台灣進行二代兵力整建,一直到2010年尚能保持台海優勢。之後,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起飛,國防建設的投資日益增加,不論硬體的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或軟體的官兵現代化訓練及專業素質提升,已不再是「小米加步槍」。反觀台灣,近10年國軍的三代兵力整建遇到經濟力衰退,只有少量更新換代武器裝備;最棘手的是推動募兵制後,也遇到少子化的問題,結果離家近,可以常休假的軍事基地、二線或後勤部隊志願兵滿額,需要戰力,駐守外島、高山、海岸等一線及野戰部隊志願兵不足,以至於有人提出2016年5月新總統上任後,應重新考慮恢復徵兵制,否則2018年後,會出現空有軍官的主幹架,基層部隊則會出現「有武器沒兵操作」,或是「有武器有兵,但是不會操作」的窘境。

今天台灣的防衛問題是出在本身,縱使美國願意介入,美軍從沖繩和關島出發到台灣至少要3天,動員第7艦隊馳援到台灣也要5天。以目前國軍的戰力和朝野不可能一心抗敵的局面,台灣挺得住多久呢?

 

 (作者係《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