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能源是俄、土、敘利亞衝突的根源|姜書益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俄國學者芮利佐夫(Сергей Жильцов)月前在俄國獨立報上撰文指出,目前俄、土、敘利亞的衝突,其實皆因能源而起。為對抗普丁的能源外交,美國及歐盟企圖壓縮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市場的占有率,大量引進中東及中亞的石油和天然氣,然而,企圖掌控中東的土耳其,卻因能源管線的修建問題而與伊朗、敘利亞相互對立,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敘國內戰和中東情勢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注意。

 

土耳其的能源政策     

 

近20年來土耳其的能源政策非常積極,安卡拉當局支持和進行多項能源管線的開發計畫,不僅希望取得國際能源管線的中心地位,更希望能成為歐洲石油、天然氣供應的門閥。美國之所以支持土耳其的所有能源政策,主要也是由於這些擬議中的能源管線皆在俄羅斯周邊國家修建,而且不通過俄國本土,經由這些管線進行能源出口,將可達到壓縮俄羅斯能源戰略的目的。

土耳其政府之所以同時加入兩項相互競爭的能源計畫,目的是要在東西方之間玩兩手外交。其一就是由歐盟所提出,從土耳其至歐洲的能源管線開發計畫。另一則是俄羅斯提出的藍溪管線修建計畫(Гoлубoй пото, Blue Stream),後者是將能源管線由南俄通過黑海海底直抵土耳其。此計畫不僅將俄土關係發展推到更高層次,土耳其可成為俄羅斯管線的主要過境國家。由於俄土合作加強,亦使安卡拉成為莫斯科重要合作夥伴,因此,也使雙方貿易額大幅增加。兩國能源合作關係雖不斷擴大,不過俄羅斯卻未考慮到土耳其的真正戰略意圖。

21世紀的前10年,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能源管線計畫發生不少衝突情事,歐盟乃推動納布可天然氣管線計畫(Nabucco)。根據此項計畫,歐盟希望以海地區生產的天然氣,取代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修建納布可管線,其實也是美國與歐盟希望減少向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戰略之一。此外,俄羅斯為避開烏克蘭也推出一項南流管線計畫(Южный поток,South Stream),此計畫是由南俄修一條管線經黑海直抵保加利亞,再由保加利亞分別向北到塞爾維亞、匈牙利、奧地利;向南到希臘,過亞得里亞海直達義大利。

但是,無論歐盟或俄羅斯的能源管線計畫,土耳其在中間均扮演重要角色,當然,安卡拉更可趁機向布魯塞爾和莫斯科提出其討價還價的條件。不過,土耳其與歐盟卻另有共同的戰略目標,也就是將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市場的占有率予以縮小。美國更企圖將俄羅斯輸向歐盟的天然氣出口,侷限在政局不穩的烏克蘭境內,俾供華府操作與利用。安卡拉當局便利用美國、歐盟與俄羅斯的能源矛盾,根據本國的利益在華府、布魯塞爾及莫斯科之間,大搞所謂的多邊外交。

然而,近年土耳其的外交政策似乎發生變化,這是由於歐盟的能源管線計畫,無法找到適當的天然氣來源,土耳其雖對南流管線計畫有興趣,不過,由於美國與歐盟的壓力而無法加入。安卡拉乃考慮到海的能源,並與亞塞拜然簽署安納托里亞管線協議,企圖用巴庫生產的天然氣供應歐洲市場,可是,亞塞拜然的天然氣產量不大,不足以影響歐洲能源市場的平衡。換言之,就是無法對俄羅斯天然氣構成威脅。鑒於上述各種因素,土耳其遂將其目光轉向波斯灣附近擁有豐富天然氣的卡達。

 

敘利亞加入戰局

 

(一)土、伊管線的衝突

土耳其原本希望從卡達修建一條通過沙烏地阿拉伯的管線,2009年卡達酋長訪問安卡拉,雙方同意進行這項能源合作計畫,這條天然氣管線將由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經土耳其到歐洲。毫無疑問,倘此項能源管線完成後,土國在中東的戰略地位會更形重要,也將使得土耳其在與俄羅斯、歐盟談判時份量增加。而且,從長遠來看,卡達天然氣向歐洲出口,最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因為它可威脅到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

然而,就在卡達天然氣出口計畫推出的同時,又出現另一條能源管線計畫,也就是伊朗、伊拉克、敘利亞所提出的南帕斯管線計畫(South Pars)。2011年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三國簽署一項能源備忘錄,三國準備合作修建一條年供應量4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的管線直通歐洲。原本計畫將於2016年正式完工並通氣,未料敘利亞內戰造成這項管線計畫受阻,而且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在推動管線修建時,更遭到來自各方的壓力。

(二)敘利亞發現能源

敘利亞早就是通往歐洲能源管道的重要過境國家,這主要也是由於敘利亞本身的能源出口不多,不過,數年前外界對敘利亞能源的看法,恐怕要徹底改觀。因為就在敘國發生內戰前不久,根據地質探勘結果發現,在敘利亞地中海東部海域,有巨大石油蘊藏存在。此項發現使各國對敘利亞的興趣大增,所以,目前各國對敘利亞領土的爭奪野心,恐怕已不是單純的能源管線過境而已。

根據報導數據顯示,地中海東部海域估計有35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以及170至200億噸的石油蘊藏量。此外,最近在敘利亞霍姆斯(Homs)省也發現大量的天然氣,這也就是各國為什麼在大馬士革及霍姆斯打得不可開交的原因所在。最近,交戰各方在討論敘利亞衝突的同時,也開始就敘國石油、天然氣的分配和出口問題爭執不休。

 

俄、土能源衝突加劇

 

能源管線走向的衝突也反映了不同國家的利益及看法,各國都想鞏固其在中東地區政治和地理上的利益,並且獲取更多優勢,所以敘利亞內戰的主要原因,並非什麼民主、人權或陳義太高的道德要求,而是兩條代表不同利益之能源管線的衝突問題。無論是卡達、土耳其線,抑或伊朗、伊拉克到敘利亞的南帕斯管線,最終目標都是歐洲,西方於是希望利用中東生產的能源,來壓縮多年來為俄羅斯獨占的歐洲能源市場。

土耳其之所以堅決反對伊朗的南帕斯管線,蓋因為倘此計畫獲得成功,土國一定會失去其對中東的控制權。目前土耳其從伊朗進口的天然氣不到100億立方公尺,未來仍將維持此一進口量。此外,伊拉克對安卡拉的政策也極度不滿,因為土耳其直接與庫德族自治區討論天然氣和石油的出口問題。這個由美國一手扶植在伊拉克境內成立的庫德族自治區,竟公開表示未來將自行向國際能源市場出售天然氣,此事自然引起巴格達當局的憤慨。對此,伊朗已表示支持伊拉克政府,導致伊朗與土耳其的關係受到影響。

俄羅斯最近在敘利亞問題上所採取的各種行動和措施,就是為維護其在敘利亞能源的長期利益。莫斯科協助阿塞德政府對付反對派,希望能阻止新能源管道的出現,以免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市場的既有地位受到嚴重威脅。最近俄土關係惡化,南流管線計畫已告取消,未來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市場的地位,將視敘利亞政府的態度和立場而定。

綜言之,敘利亞內戰及中東的衝突其實皆因能源而起,目前敘國內戰也可說是一場國際能源的爭奪戰。普丁挺身支持阿塞德政府以武力對付反對派,就是在維護俄羅斯在敘國的能源利益,以及阻止新管道之修建,避免其在歐洲能源市場的占有率受到壓縮,而前次俄戰機遭土耳其擊落的事件,也是敘利亞能源衝突的直接反應。所以,敘利亞的內戰不僅導致俄土駁火,而為引進卡達天然氣更使得沙烏地阿拉與伊朗的衝突浮上檯面,並由經濟轉變至宗教層面,甚至成為兩國在伊斯蘭世界的領導權之爭,未來中東情勢發展非常值得注意。

 

(作者係前駐俄羅斯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