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銀領協會常務理事孫立德:懂得比擁有更享受|陳羿潔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孫立德先生,高齡96歲,仍擁有一個健康硬朗的身體,訪談這天,他獨自騎腳踏車來到伯朗咖啡館,從走進來到坐下來一起吃飯,展現出不疾不徐、從容自在,相較之下,我顯得急躁、緊張與不安。

「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吃,待會再好好的聊!」孫董事長打斷一手拿著三明治、一手翻著資料,嘴上還滔滔不絕的我,接下來約20分鐘,我們就靜靜地品嘗著食物。對孫董事長來說,沒有所謂的養生之道,他有自己的一套哲學思考,他懂得如何生活、如何享受人生。「擁有就會害怕失去,懂得比擁有更享受。」

 

孫:接受先天  努力後天

 

人生出來就分成一個先天、一個後天。先天,我們管不到,父母以前給我們什麼,甚至於以前祖父母給我們什麼,我們只有接受。有的人基因比較好,有的人遺傳某一種疾病。我一共有五個兄弟姊妹,最後就剩我一個,早年孩子常常生病,我算是拚出來的。有人問說老孫你吃了什麼東西,我說最好就是雞蛋,天天吃蛋炒飯啊!

先天我們無法掌握,後天卻是可以努力的。現代人營養沒有問題,但除了生理健康以外,心理的健康亦同等重要,生理與心理兩者是會互相影響的,心理更常影響我們的生理健康。拿我自己來說,以前我們家裡的環境還不錯,但問題是沒有人懂什麼是營養,唯一是我父親很看重「體動」,常常鼓勵我去運動。我在家裡要幫忙做很多事,去井底抽水,我每一天都要盛四個大水缸的水,在這種過程中成長建立了以後身體的機制。我現在平常也會去打兵乓球,跟年輕人一起,我去兩個鐘頭,可能就玩個40分鐘。

 

腦筋一定要動

 

我不是很聰明,念書時父母親嚴厲的不得了,所以念書很努力。上課的時候,我認為老師講兩三遍的一定很重要,於是我就把它歸納起來,變成一個簡單能夠記的東西,舉凡數學的三角函數、生物的氮、磷、鉀肥料、歷史的井田制度,我到現在都還能解釋給人聽。我有一本小冊子,隨時帶著,寫著一些東西,在外頭做事時我都會拿出來翻,雖然很多東西不一定記得,但我會重新把記憶提取出來,這很有用。以前有一些舊的基本道理是不變的,並時時補充新的東西,記憶就越記越好!

記憶是越用越會記,我出差坐飛機時,躺在那裡,我就背國文、唱戲。記憶不用就會退化。老了後,記憶只是慢一點,但還在那邊,只是反應比較慢,可以用很多方法來把它提取出來,舉例來說,有時候忘記這個人叫什麼名字,我就把百家姓拿出來念個兩三個,就記起來了。有一次我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一個東西不記得,就去書房找出來,睡覺時就很開心。記憶要靠自己,這樣子你的生活就很不一樣。

所謂溫故而知新,我讀老書,同時也學習新事物。「舊書不厭百回讀」,有時看書自己還高聲朗誦,因為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感受,而每一次有新的感受時,心裡就會很高興,驚訝怎麼之前自己都沒有想過。讀書成為我的習慣,養成吸收廣泛知識的習慣,每天早上我定期會看三份報紙,每三到四個禮拜會到市立圖書館或中央圖書館,閱讀一些我沒有訂的雜誌。

我抱持著開放的心胸來學習,平時下午只要有時間,我一定出去走一走,主要是去看新事物。另外,我們是社會的一員,不能自外於社會。我跟年輕人互動,會回想自己曾經也是年輕人的心態,畢竟我都是過來人了,怎麼會有代溝問題呢?我會去了解年輕人的想法,並且用他們平常學習的話題跟他們互動。

 

心態是根本

 

緣份是無法解釋的,一個機緣怎麼形成?我們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感恩跟惜緣其實是連在一起的,旁人對我們好,不免要感恩,「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我之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看得見的好要感恩,若有人對你不好,要想法子改變情況,這樣的不好,反而是另外一個好的開端,因此,就算是壞事,也要珍惜,這樣人就會心情愉快,感受到滿足,身體也會好。

滿足或不滿足關鍵都在「節制」。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很多事情都沒有做過的話,好像少了什麼,於是不管什麼事情我都跟內行去討教,知道它的好壞,甚至自己試過了就知道。像是抽菸我試過,我也賭過,但很快就了解賭頭遠遠賺三分之一,反正我們輸定了。所以每樣東西都可以嘗試,但要知道節制,一旦過了頭,就要想後果。

期望值就是大多數人的平均,是我們期望的最高值,也是我們心理上的範圍。舉例來說,全班平均分數是80分,我如果比80分高,代表已經在平均水準之上了。好比我有一次去復健,我跟醫生說,最近我的腿好像走一下就酸了,但醫生卻對我說,你已經比任何跟你同年紀的人都好得多,應該滿足了,不需要太擔心。總而言之,一個是節制,一個是期望值,只要不過分地去想,就容易滿足,心情也就愉快了!

 

(採訪者係台大社工所碩士生、銀領協會兼任研究助理)